陳世清:對稱辯證法、科學觀與學術評價標準

陳世清:對稱辯證法、科學觀與學術評價標準


核心提示:

  陳世清:對稱辯證法、科學觀與學術評價標準

  提要:建立在對稱辯證法基礎上的科學觀說明科學不可證偽,檢驗科學真理的標準只能是社會實踐。數字經濟為學術評價的實踐標準提供了現實可操作的模式。

  關鍵詞:對稱辯證法 科學 數字經濟 實踐標準 學術評價規則 範式轉換 對稱經濟學

  什麼是辯證法?辨證法即思辯與實證相統一的方法。思辯性與實證性相統一的辯證法的發展有一個過程。辯證法發展的第一階段是通過辯論達到真理,是辯證法發展的思辯階段;第二階段是揭示宇宙發展的普遍規律,是辯證法發展的實證階段;作為思辯與實證相統一的第三階段是前面兩個階段的綜合,即思辯性與實證性相統一的階段。如果說第一階段是認識論的辯證法,第二階段是本體論的辯證法,第三階段則是本體論和認識論相統一的對稱辯證法。思辯性與實證性相統一的辯證法即對稱辯證法,是辯證法發展的最高階段。 對稱辯證法的產生是辯證法發展的自然歷史過程。

  辯證法,是科學觀的哲學基礎;對稱辯證法,是科學真理觀的哲學基礎。根據本體論和認識論相統一、主體和客體相統一的對稱辯證法,科學是正確反映世界本質與規律的理論,包括正確的概念、命題、原理與理論體系;其對象是客觀本質與客觀規律,內容是科學本質與科學規律,形式是語言,包括自然語言與數學等人工語言。科學和科學真理是同義語。科學或科學真理的本質屬性是正確性,可證實性是科學或科學真理的本質特徵,不可證偽性是科學或科學真理的屬性之一。根據科學反映對象的領域,科學目前分為自然科學、社會科學、思維科學、橫斷科學、縱深科學、哲學六個大類。在中華民族整體論的思維方式看來,科學是一個整體,科學不等於學科,也不等於分科,不同類別的科學之間的區別是相對的而不是絕對的。不同類別的科學之間的聯繫是絕對的,是跨學科、邊緣學科、交叉學科、綜合學科研究的理論依據。

  根據上述建立在對稱辯證法基礎上的科學觀,可以看出,學術觀點可以不同,但真理只有一個;實踐是檢驗科學真理的唯一標準,實踐檢驗是學術評價的根本規則。數字經濟為學術評價的實踐標準提供了現實可操作的模式。數字經濟時代,與實踐檢驗不相干的學術評價規則已經悄然改變。前互聯網經濟以信息為基礎,數字經濟以數據為基礎。數據和信息的本質區別:數據是對主體有用,主體篩選、加工後的信息。數字經濟把不同觀點、不同理論乃至不同範式的學術爭論,演變為實證性的知識質量的鑑別、過濾、篩選、驗證。以大數據為基礎,利用互聯網—雲計算—區塊鏈—物聯網技術的數字經濟實現了理論和實踐的無縫對接、正確理論與錯誤“理論”的直接碰撞;舊範式共同體對新範式科學成果採取的不接觸、不評論、不承認的“三不”鴕鳥政策、掩耳盜鈴我行我素自欺欺人的阿Q精神已經宣告破產,空間並列、近在咫尺的新舊範式雞犬之聲相聞老死不相往來、各說各話的局面被先進落後、有效無效、質量好壞的優劣比較驗證所替代;民科—官科不著邊際無休無止隔空對罵隔靴搔癢互秀肌肉,也變成了真刀真槍的短兵相接、真才實學的直接較量。在此對接—碰撞—比較—較量過程中,大浪淘沙、優勝劣汰;正確的、先進的理論不但馬上得到實踐的驗證,而且直接融入實踐中,成為實踐的有機組成部分,在實踐中生根、開花、結果,其影響力自動生成;錯誤的、落後的“理論”直接淘汰,不管曾經多麼光輝燦爛光芒萬丈自我感覺良好,都只能無可奈何花落去,成為明日黃花。與錯誤、落後的“理論”一起淘汰的,是一切虛假、荒唐、與原創理論和實踐檢驗不相干的學術評價標準。以傳統經濟為基礎、和實踐檢驗嚴重脫節的學術評價標準,必將被以數字經濟為基礎、和實踐檢驗直接融合的學術評價標準所取代。

  數字經濟學術評價標準,是以大數據分析為基礎,通過互聯網—雲計算—區塊鏈—物聯網技術,實現實踐對理論直接、精準檢驗並快速優勝劣汰的學術評價標準;其本質特徵,是實踐性、直接性、透明性、快捷性、精準性、公正性。數字經濟不但帶來新舊動能轉換,而且帶來新舊範式轉換;不但推動經濟高質量發展,而且推動學術高質量發展,極大加快了去粗取精去偽存真的信息過濾、知識淨化、知識更新速度與新舊範式轉換速度,大大縮短了新舊範式轉換的過渡期,舊範式共同體試圖一手遮天用各種莫名其妙的學術評價標準與似是而非的學術准入門檻阻擋新範式科學成果的推廣與科學的發展只能自我邊緣化與自我淘汰。數字經濟,不怕不識貨只怕貨比貨沒有時空距離,是驢是馬牽出來溜溜瞬間完成,李鬼與李逵、假李逵與真李逵的鑑別也只要彈指一揮間——數字經濟時代誰是真科學誰是偽科學一目瞭然,貼標籤扣帽子炒概念頭銜身份、劣幣驅逐良幣逆選擇逆淘汰的學術評價規則只能退出歷史舞臺,原創理論與實踐檢驗成為學術評價唯一的、規範的標準。那種靠課題經費交版面費發表“論文”、交書號費出版“專著”,拉幾個同聲相應同氣相求的“同行”裝模作樣正襟危坐道貌岸然開個座談會新書發佈會、然後春風得意滿面紅光喜氣洋洋跑個什麼最高獎,找幾個名為同行實為同夥、披著同行外衣的同夥寫幾篇貌似中肯一分為二、明貶實褒、名為批評實為表揚的評論文章來拉抬人氣抬高學術地位擴大影響力的做法已經過時;靠行政手段操縱宣傳工具社會關係網大吹大擂,表面上他吹他擂實際上自吹自擂或披著他吹他擂外衣自吹自擂、大肆吹噓大力炒作披紗帶帽拔苗助長製造輝煌也只能曇花一現,吹起來的泡沫迅速破滅,影響力迅速歸零。

  對稱經濟學產生已經整整10年,十年來對稱經濟學在我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的建立與完善、產能過剩、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經濟新常態、包容性發展、產業融合、產業升級、新舊動能轉換、政府宏觀調控、經濟新增長點、數字經濟、現代化經濟體系、現代化產業體系、經濟可持續發展方面的現象解釋、問題解決、趨勢預測、發展模式設計方面發揮了其他經濟學理論(如西方經濟學含新古典經濟學、新自由主義、市場原教旨主義、精緻市場原教旨主義、凱恩斯主義等在內的任何經濟學流派)根本做不到的積極有效的作用。這說明對稱經濟學是正確反映經濟發展的客觀規律的科學理論,客觀上已經對中國經濟的健康發展產生巨大的指導作用,並由此產生了巨大的社會影響力。對稱經濟學的科學性、學術地位與社會價值就根植於中國經濟發展的社會實踐之中。數字經濟時代對稱經濟學的科學性不靠同行評價來確認;其影響力,也不是刊物級別、影響因子、SCI錄入、引用率排名、同行評價標準可以衡量的。所以對稱經濟學不可能也沒必要靠所謂同行評價,對稱經濟學也從來沒有想過要靠所謂同行評價。兩岸猿聲啼不住,輕舟已過萬重山。所謂的同行評價就在一邊歇著吧,對稱經濟學的科學性已經得到實踐的驗證,並必將在時間的長河中奠定自己的歷史地位。

  本文作者:中國管理科學研究院終身研究員 中慧健河北科技發展有限公司董事長

  上海邦泰經貿發展中心總策劃顧問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