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知道吗?你好勇敢!”

20年前,“范长江新闻奖”获得者、《武汉晚报》记者范春歌,曾历时3年,只身重走“郑和路”,对我国航海史上这一重大历史事件进行了全面考察和采访。其间,可谓艰辛备至,跌宕起伏,历经磨难,但更多的是人性的回归与守望。

——题记

“你知道吗?你好勇敢!”|中国女记者奇遇记004

江苏太仓长江入海口 张向冰摄影

长江入海口十分平静。

随着江面的渐渐开阔,水域上看不到其他行船,更显得“崇明三号”客轮形单影只。偶尔有一两只水鸟围绕它盘旋了两圈,又旋即消逝在远方。

这是范春歌在书中描绘的臆断场景。而早在公元1405年,这片海上,帆墙林立的,宏大的场面,如水鸟一样,无影无痕。

望着这片海,范春歌的心早已飞向远方。

“郑和的宝船到底有多大?”“崇明三号”客轮上的老船长不知何时来到范春歌的身边,好奇地问道。

“崇明三号轮有多大?”范春歌反问。

“450吨”。老船长笑着说。

老船长的问题,在郑和船队重要成员巩珍的《西洋蕃国志》中找到了答案:“其所乘之宝舟”;“体势巍然,巨无能敌,蓬帆锚舵,非二三百人莫能举动。”

史籍中还记载,郑和宝船“长四十四丈,宽十八丈”,按此推算,当代学者分析载重量可达7000吨以上!

如果说巩珍书中的描述,还有文学夸张成分的话,那么,按南京龙江宝船厂遗址出土的一根长达11米的舵杆推算,船只的吨位也应该在3000吨以上。

“你知道吗?你好勇敢!”|中国女记者奇遇记004

复制的郑和宝船 张向冰摄影

无论前者还是后者,它们都堪称那个时代的“海上巨无霸”。

郑和船队的人员规模也是惊人的。27800多人,相当于现代一个军团的编制。当今一支航空母舰混合编队,也不过七八千人!郑和船队除了配备的文武官员,还有大批技术人员、翻译、工匠、水手,仅医士和医官就有180名。

船只的配备分工十分科学和精细。既有运载分送给各国名贵礼品和通商物资的宝船,也有支撑船员后勤供应的粮船,装运马匹的马船,则是便于船员登陆后使用,坐船和战船都是军用船只,以保卫船队安全及应对突然的战事。除此之外,还有专门储藏淡水的水船。

在没有卫星导航和无线通讯工具的中世纪,两百多艘船只组成的庞大船队,投放在浩渺的海洋之上,不亚于“海上牧羊”。但聪明的中国古代航海家们,依靠罗盘、牵星版、重锤、天盘等地文导航和天文导航设备,能综合分析和准确测定船舶的位置与航向。

15世纪人类的最高智慧,可以说都集中在这支生气勃勃的中国船队上了。

一位拍摄大型纪录片《海权》的英国制片人,在遇见的美国一支航空母舰编队浩浩荡荡游弋在红海的时候,不由感叹地说,早在600多年前,中国人就可以这样在红海上航行了。

这是世界历史上首次大规模的洲际航行,它催生了人类大航海的磅礴日出。可惜的是,参与这次航海的船员们和发动这次航海的中国永乐皇帝,却都未能意识到中国带给世界的影响。

英国著名学者李约瑟在他著名的《中国科学技术》一书中曾描述,明代海军在历史上可能比任何亚洲国家杜出色,甚至同时代的任何欧洲国家,以至所有欧洲国家联合起来,可以说都无法与明代海军匹敌。

15世纪就以有能力全球航行的中国明代船队,穿过印度洋、直抵非洲东海岸时,欧洲的海船,还只能在近乎于内湖的地中海游弋;当中国的航海家郑和已经完成七下西洋的航海壮举时,欧洲航海家达·伽玛还是嗷嗷待哺的婴儿,哥伦布、麦哲伦还没有出生。

“你知道吗?你好勇敢!”|中国女记者奇遇记004

但历史总是富有戏剧性。偏偏是后者发现了新大陆,偏偏是后者完成了环球航行。

日暮时分,“崇明三号”轮徐徐靠上崇明岛,船员们抢着帮范春歌把行李搬下船。

一次特殊的启航“仪式”结束了。

老船长关切地问,下一站是哪里?

“直奔郑和在海外的第一站——越南。”范春歌回答道。

老船长又问,什么时候可以回家呢?

范春歌迟疑了片刻,摇了摇头。

“你知道吗?你好勇敢!”老船长慈祥地望着范春歌。


参考文献

1.范春歌,《被遗忘的航行》2005,中国出版集团东方出版中心

2.张向冰,相关系列报道2000-2005,中国海洋报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