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滸傳》裡,為什麼魯智深對潑皮們那麼客氣竟然還掏錢請他們吃飯?

魚非白在職場


魯智深可以說是水滸傳裡比較受歡迎的人物,這主要是和他的性格有著很大關係。魯智深是一個直性子,為人愛憎分明,見義勇為,豪爽痛快,率直粗獷。他還有一個特點,也符合他最後成為高僧的結局.那就是:在他眼裡,眾生平等。

魯智深在相國寺內看菜園時,眾潑皮要來給他個下馬威,他們的目的很單純,把魯智深打怕了,以後他們偷菜就方便了。結果沒想到魯智深武藝高強,且粗中有細,看出潑皮們不懷好意,結果一腳一個,把領頭的兩個潑皮“過街老鼠”張三和“青草蛇”李四踢進糞窖,震住了眾潑皮。

後來眾潑皮對魯師父心服口服,挑豬擔酒來請魯智深喝酒。魯智深也自掏腰包,回請他們。很多人都不明白,象魯智深這種大英雄,為何要請眾潑皮這樣的小人物喝酒?

潑皮們見識到魯智深的厲害之後,深知自己不是魯智深的對手,對魯智深是心服口服,然後便經常來菜園裡找他,這時候他們的目的就是想找一個靠山,或是一個帶頭大哥。畢竟這些潑皮都沒有什麼正當營生,除了賭博討錢,主要就是靠這一片菜園為生。書中雖然沒有明說,但是央視電視劇就演繹得很清楚。魯智深肯定沒有藉著自己的威風,嚴禁這些人再來偷菜。否則斷人生路,這些潑皮再怕他,也只會成仇人,不會拜服。而魯智深之所以這麼做,自然不是因為他需要對這些潑皮們示好。魯智深性格豁達,不拘小節,最主要的還是可憐這些人生存不易,純屬是佛家慈悲之心。

其實這些潑皮般的人物,雖然本事低微,但是性格反而更加有可取之處。所謂“仗義每多屠狗輩”,他們愛憎分明,也可以算得上是江湖中人,不過是江湖上的底層人物。電視版的水滸中曾演繹過一段,後來眾潑皮設計哄騙高衙內,一頓好打,也正是發掘出了這一點。可以說這些沷皮的行為做事,倒更合魯智深的胃口。

這些潑皮,只要痛改前非,魯智深還是願意與他們禮相待的,這就是魯智深的特點。他的心中並無高低貴賤之分,你做了壞事,別說是高太尉的公子,就是天王老子,我也敢跟你懟。反之,如果你沒有什麼不對,哪怕身份再低,我也不會看不起你。魯智深的這一性格特點,其實就是佛家所提倡的眾生平等。五臺山智真長老很早就看出了這一點,所以才說魯智深有佛性,久後卻得清淨、正果非凡(姜郎)。


司馬路的歷史會客廳


這其實是和魯智深的性格特點有大關係的。然後,按《水滸傳》原作小說的描述,魯智深的主要性格特點是豁達大度、樂於助人和喜歡交朋友(尤其是酒肉朋友)。然後,

(1)魯智深因為要救助金翠蓮父女,是三拳打死了“鎮關西”鄭屠了。之後負案在逃的魯智深得了趙員外的引薦,乃得出家五臺山當和尚修行了。

(2)在五臺山當和尚才沒有過多久,魯智深又因為喝醉酒大鬧了五臺山。然後,經由五臺山智真長老的大力引薦介紹,魯智深就來到東京大相國寺看守菜園子,魯智深終於做了大相國寺菜園子的頭兒了。

(3)而東京大相國寺菜園子,早就是張三、李四等一幫地痞流氓的天下了。魯智深來管理菜園子當然引起張三李四等一眾潑皮的不滿了。然而,一番較量下來眾潑皮們全都傻眼了--按原作小說的描述,眾潑皮們被魯智深踢到糞池裡去的就有三五個人,其餘的就都學乖啦……硬的不行就來軟的唄,於是眾潑皮們反過來拜魯智深為大哥,並且是每天好酒好肉地款待魯智深。於是,魯智深在東京大相國寺菜園子,終於又找到了大碗吃酒大塊吃肉的瀟灑的感覺了。

所以,魯智深就對眾潑皮無賴們很客氣,甚至是主動掏錢請他們吃飯了。






天香雲外飄


題主所說的魯智深掏錢請潑皮們吃飯,出現在《水滸傳》的第八回“花和尚倒拔垂楊柳”中,為什麼魯智深對這些潑皮如此客氣,還掏錢請他們吃飯,要明白這一點,我們首先需要先弄清楚整件事的來龍去脈。

魯智深在相國寺看管菜園,一群日常偷菜的街頭小混混想要給他來個下馬威,收服了他,於是就假裝歡迎,拿些果盒、酒禮,哄騙魯智深到糞窖邊,想要“小耍他”。

沒想到魯智深粗中有細、功夫了得,不僅識破了他們的伎倆,還將兩個領頭的踢到糞窖內,一下子鎮住了眾潑皮,掉到糞窖中的兩人也趕緊討饒,於是魯智深問清這些人的來歷,便放走了他們。

後來,眾潑皮湊錢買酒殺豬,多次請魯智深吃酒,並看他演武,對他真心拜服,禮尚往來,魯智深便“安排些還席”,宴請他們。

從整件事來看,魯智深和眾潑皮雖然一開始有些糾紛,但相互之間沒有什麼仇恨,而且潑皮們對他很崇拜,多次宴請他,從禮尚往來的角度看,魯智深回請也是理所當然之事。

其次,從魯智深性格來說,他本是豪爽仗義之人,結交朋友不看出身,只看脾氣是否投緣,還喜歡懲強扶弱,這些潑皮雖然“賭博討錢”為生,偶爾還到相國寺偷偷菜,只能算的上社會底層的小混混,連高衙內身邊的“閒漢”都比不上,在當時並不算什麼惡人,再加上都被魯智深倒拔垂楊柳的本領鎮住,對他真心拜服,一心想要和他結交,魯智深本來就不看重錢財,花錢買酒買肉宴請一下眾人也是水到渠成之事。

再次,魯智深剛到相國寺的時候,就想要討個“都寺、監寺”之類的職位做,因為是新來的,沒有什麼功勞,只能看管菜園子,但他也弄清楚了寺廟職位的升遷順序,並因此說“也有出身時”。

可見,他是真心想要在這裡長久落腳,並希望能夠一步步升遷的,和身邊人打好關係也是應該的。

而他的身邊,眼前只有這些潑皮們,俗話說“強龍不壓地頭蛇”,他們祖居在此,打一次還會來一次,又不能將他們全殺了,只能收服:先露一手鎮住他們,然後再宴請他們,也算得上是恩威並施,讓潑皮對他又怕又敬,真心信服他。

當然,通過一系列的事情,魯智深和眾潑皮也算是真正結交上了,到後來,魯智深因為大鬧野豬林救了林沖,惹惱了高俅,高俅差人去捉他,也是眾潑皮報信,他才能及時逃脫,也算是種善因得善果。

有書君語:一直倡導終生學習的有書君今天給大家送福利了啦。2019年最值的讀的52本高分暢銷好書,免費領取。從認知思維、情感故事、工具方法,人文社科,多維度承包你一整年的閱讀計劃。

活動參與方式:私信回覆“福利”或點擊閱讀原文即可免費領取。限時福利,先到先得哦~


有書共讀


自古有言,“強龍不壓地頭蛇”,況魯智深出身市井,頗知市井之交。既然是可以輕鬆擺平的事情,何必結怨?

魯智深性情中人,本色英雄。他也有好漢應有的高傲,但天性卻是入世的,最以豪爽著稱。

什麼叫豪爽?豪爽就是不拘小節。潑皮們的攪鬧,在魯智深的眼裡不過是兒戲,小孩子過家家一般,根本不當真。也就是說,在他眼裡,並不覺得潑皮們算什麼惡人。

既然不是惡人,何必惡形惡相地大鬧?江湖事,江湖了。既然已讓潑皮們吃了些苦頭,知道了魯智深的厲害,這也夠了,何必把事情做絕?

為什麼說魯智深是個真正的英雄?一來,他看待眾人都是平等的,並不以身份高低貴賤來決定該看重誰、輕視誰;二來,他並不全倚仗武功來行事,是講得通道理的。

老版《水滸》主題曲裡,有一句“該出手時就出手”,幾乎家喻戶曉。其實做到這一點也不難,難的是“該容情時就容情”“該放手時就放手”。

魯智深或許講不出這樣的道理,但他卻一直在按照這樣的原則行事。結交潑皮,正是魯智深本性的體現。


純鈞LHGR


魯智深客氣地自掏銀兩請一幫潑皮吃喝,讓人有所不解。因為有些人看來,像魯智深這等豪傑人物與一群偷寺院蔬菜的潑皮為友,似乎有損魯智深的疾惡如仇的本性。

如這樣來解讀魯智深那未免太單純了,恰恰相反,這是魯智深人格魅力的展示,生活情趣與俠肝義膽多方位的體現。

自從魯智深三拳打死鄭屠夫後為避禍上五臺山做了和尚,你想那魯智深性情極是豪爽,風格又極為不羈,怎能受得了那佛門清規戒律,不久就因兩度醉酒鬧事,損壞山門傷及僧人而引發眾怒,幸虧主持是個靈慧之人,早看出魯智深前程,知他是非等閒之人,出於保護將他推薦到大相國寺為僧。

魯智深在大相國寺,成了一個管萊園的和尚,這是不是太貶低魯智深了?不是。對魯智深來說,這個位置最合適不過了,因為寺廟園子裡種的菜常被一群潑皮偷盜,管理菜園對這裡的和尚來說真是個苦差,不是被捉弄就是受欺負,跟本不是那些潑皮的對手。對魯智深而言那就不一樣,就是幾個山大王也不會放在眼裡,這幾個潑皮與園子裡的幾顆菜並無區別。與其在寺院誦經唸佛,遠不及寺外那一片菜園來得自由,喝酒吃肉誰管得著來,這才是廣闊天地大有作為啊。

這群潑皮也真是的,還只當是新換了一個管菜園的和尚而已,只要前來幾番捉弄到位,給點苦頭,還怕今後不服服帖帖?所以故意示好,引魯智深到一大糞坑邊,為首兩人假作下拜行禮,出其不意抱住魯智深雙腿想將他掀入糞坑,哪知魯智深絲紋不動。潑皮這才知道碰到狠茬兒了,想逃都來不及了。

魯智深左右兩腳將兩個潑皮踢入糞坑,其他人想走被魯智深喝住,命他們糞坑撈人換了衣服再前來說話,這群潑皮早已害怕,無不服服帖帖。

當潑皮們和道魯智深身份後,不但從此不敢有偷菜之舉,反而好酒好菜拿來孝敬,發自內心的敬佩。魯智深本就不是倚強凌弱之人,也從不吝嗇手中錢物,吃過別人的自然懂得回禮,所以自掏銀兩請潑皮們一道吃喝,只求痛快。

雖說魯智深與潑皮為友,但困脫離了廟堂之清規戒律,才處處顯露出了他的真性情,即交了朋友又保住了菜園。

不得不說自從魯智深三拳打死鎮關西出家當和尚以來,與潑皮們的交往還算是一段最快樂而有趣的日子。


湘水微波


魯智深是個情商和智商都很高的人!

事件起因:魯智深來到東京大相國寺,被主持派了一個管菜園的職務,但是因為菜園日久失修,經常有潑皮無賴來偷菜,而魯智深接了這個工作每個月有一定的任務額度,這就不可避免的兩者之間產生了矛盾!

事情經過:那群潑皮無賴聽說大相國寺菜園來了個新的管事,想要給他一個下馬威!奈何他們不知道魯智深的本事,以賀喜的理由接近魯智深並且將魯智深騙到糞坑那裡,誰知魯智深早已識破潑皮們的軌跡,將他們摔進糞坑,眾潑皮只能求饒!

眾潑皮掉糞坑▼


事情結尾:魯智深不計前嫌,還和眾潑皮一起把酒言歡!

問題:為什麼魯智深不生氣甚至結交這些潑皮無賴?

因為魯智深情商很高!第一個原因:交友滿天下,不計身份高低!

大家還記不記得魯提轄拳打鎮關西那裡,先偶遇了打虎將李忠和九紋龍史進,魯智深對他二人並不熟悉,只是有所耳聞,便有意結交,三人上酒樓吃酒,這才碰上了金老兒和金翠蓮,接著路見不平拔刀相助,才有了經典的《魯提轄拳打鎮關西》!

金翠蓮父女▼

不論是對於九紋龍史進還是底層的金老兒,魯智深並不輕看任何人,他本性豪爽,不拘小節。


大家還記得裡面有個細節描寫,魯提轄聽了金老兒的遭遇就要資助他父女倆,因為是偶遇,所以事先並沒有帶很多錢,但是將隨身帶的錢全拿了出來,我們看原文怎麼寫的:

魯提轄道:“這個不妨事,俺自有道理。”便去身邊摸出五兩來銀子,放在桌上,看著史進道:“灑家今日不曾多帶得些出來;你有銀子,借些與俺,灑家明日便送還你。”史進道:“直甚麼,要哥哥還!”去包裹裡取出一錠十兩銀子放在桌上。魯達看著李忠道:“你也借些出來與灑家。”李忠去身邊摸出二兩來銀子。魯提轄看了見少,便道:“也是個不爽利的人!”

在宋朝時期,一兩銀子換算成現在的購買力在800-1300元之間,就算800元,魯智深的五兩銀子也最起碼是4000元,而史進更豪爽,出手就是最低8000元,作為路費是絕對夠了!而對於小氣的李忠則是連要都沒要!

對於一個素不相識的人出手闊綽足見魯智深的為人!而之後逃亡路上那金老兒也幫了他大忙,真是善有善報!


第二個原因:閻王好鬥小鬼難纏!

那些潑皮無賴都是土生土長的人,消息靈通兼之無賴成性,若是不處理好,日後給你找這樣那樣的麻煩誰也受不了!

再說日防夜防小人難防,魯智深又不可能時時刻刻提防著他們,老虎也有打盹的時候,魯智深雖不懼怕但也會心煩!這時候交好是最好的解決辦法!

關注萬物皆明,我們一起交流經典名著!


萬物皆明


水滸傳中,宋江的一句話,很合乎世道人情。宋江刺配江州,路經水泊梁山,吳用想要舊識、在江州擔任兩院節級的戴宗關照宋江,於是給了一封信給宋江帶去給戴宗。

宋江因為有這層關係,又有吳用的推薦信,所以在戴宗的身上就有些有恃無恐,遲遲不把孝敬戴宗的五兩常例銀子送去。當戴宗來討要銀子,宋江當即假裝發作,說了一句話“人情人情,在人情願”。反駁戴宗敲詐勒索,公然受賄,銀子他宋江有的是,但是他就不給戴宗……。

中國自古就是一個人情社會,有道是你敬我一尺,我敬你一丈。

沒有理由你恭敬我,我反而板著個臉,就好像你欠我二五八萬似的,這樣太沒有人情味了,而且也不合群,最終只能成為孤家寡人一個。

魯智深雖然武藝高強,是一個亨有江湖聲名的江湖好漢,但他也是人,也需要人情世故,更需要融入社會的潮流之中去。

魯智深請那些地痞吃酒,其實不是客氣,或者說,在這件事情上用客氣二字,我個人認為有些不恰當,而是魯智深在還人情,這是其有世故的一面。

那些地痞,本來想給魯智深一個下馬威的,不想在魯智深手裡吃了癟。

於是那人只好買酒買肉的來賠罪,魯智深得知那些地痞欲給他下馬威的原因,那些人都是無產無業之人,一直以來均以魯智深管的菜園子為衣食的。

魯智深得知了後,當即表態,我以為是什麼大事,既然你們的衣食都在菜園子,以後但有所需自管來取。我只是來管菜園子,非是來壞你們的衣食的。

這也可看出魯智深富有同情心的一面。

魯智深表態後,眾地痞對他更加的崇拜尊敬,時不時都買酒肉來孝敬魯智深。

所謂:吃肉三餐,還人一席。魯智深見眾地痞對他恭敬殷勤,自然也要表示表示的。

這就是人情社會中的世故人情。

像魯智深這般魯莽率直的人,在其性格中,其實根本就沒有客氣二字。

其為人行事,率性而為,很接地氣,雖然曾經是一個提轄官,卻從不自視清高、高高在上,無論是其與眾地痞打成一片,還是為金翠蓮父女出頭,犯事後,又遇見了金翠蓮父女,金翠蓮父女對他感恩戴德,恭敬有加,而他卻不拿腔作勢。

這樣的一個有狹義心腸、接地氣、有血有肉的魯提轄,確實讓人觀之可親,觸之暢然。


月夜扁舟


花和尚魯智深應該是一個快意恩仇、灑脫、不拘小節的人物。魯智深在水滸傳中出場就是“拳打鎮關西”為的是替金氏父女出頭,將欺男霸女的鄭屠打死了,這樣一個路見不平一聲吼,該出手時就出手的英雄形象展現在我們面前,真真的是快意人生、灑脫的很。

為躲避官司落髮文殊院,魯智深不拘小節、不遵寺規,最後醉鬧五臺山,其中有一個細節就是魯智深在寺院內吃齋飯不排隊、飯前不誦經,智真長老帶著眾人去誦經,說等智深吃過以後眾人再吃,智深也不以為意,還說大家都是兄弟,就應該一起大口吃肉,大口喝酒,從此處可以看出我們的魯智深真的是“天真無邪”,直爽性格。

到了東京大相國寺,智清長老將魯智深發送至菜園子做個“菜頭”,原來的菜園子處經常有幾個潑皮來偷菜,對於新來的菜頭想給個下馬威,被魯智深教訓了一頓放他們走了,隔天幾個潑皮就買好酒肉來像智深賠禮,魯智深就和潑皮一起吃肉喝酒,因柳樹上鴉叫擾了興致,智深倒拔垂楊柳,幾個潑皮謂之神人,納頭便拜,稱之為“真金剛”,隨後都帶些酒肉來看智深演武,智深也客氣相待,請他們吃飯真真是平常不過。

在花和尚魯智深眼裡,眾生平等,都是兄弟就該一起大碗喝酒、大口吃肉,別人以禮待自己,自己就對他人推心置腹,坦蕩男兒就應如此,所以智深對幾個潑皮客氣還請他們吃飯在正常不過了。

自從落髮鬧禪林,萬里曾將壯士尋。臂負千斤扛鼎力,天生一片殺人心。
欺佛祖,喝觀音,戒刀禪杖冷森森。不看經卷花和尚,酒肉沙門魯智深。

糖心可人


有道是強龍難壓地頭蛇🐍,那些人都是些潑皮無賴,他們不是什麼正人君子,指望總行動感化他們,無異於痴人說夢。

過去那個看守菜園的和尚,被他們欺負的要死。魯智深雖然有功夫,也有一身的蠻力,但是,畢竟自己勢單力孤,這些潑皮專會做些讓人不齒的勾當,雖然給了他們些厲害看看,但是他們是不會善罷甘休的!
對付這種人,你根本防不勝防。他們就是專門偷雞摸狗的,雖然表面強守著你不敢怎麼樣,但是背地裡使壞可是他們的強項。因為魯智深也是有人命在身,不宜過於張揚,為了這些潑皮鬧大了,也是怕惹下很多是非,權衡利弊,倒不如和他們和平共處比較好。



他們要的無非就是利,菜園是寺裡的廟產,早已吃慣了甜頭的他們,不會放棄這塊肥肉。魯智深也是奔著多一事不如少一事的想法,和他們相安無事罷了。再說這些潑皮,都是當地的地頭蛇,他們也許會在很多事情上,對魯智深也有一些幫助。魯智深也屬於寄人籬下,他雖然脾氣暴躁,但是也屬實不願意為寺裡招來更多的麻煩,因為他不知道還要在這裡呆多久!


人在做天在看報應不爽


《水滸傳》中魯智深在開封大相國寺管菜園子的時候,收了一群潑皮徒弟。這些徒弟原本都是在菜園子偷菜的,聽說魯智深來管他們,於是設下圈套,企圖把魯智深扔進糞坑。結果反而被魯智深先下手為強給踢進了糞坑。他們只好乖乖求饒。

智深喝道:“一個走的一個下去!兩個走的兩個下去!”眾潑皮都不敢動彈。
只見那張三,李四,在糞窖裡探起頭來……叫道:“師父!饒恕我們!”智深喝道:“你那眾潑皮,快扶那鳥上來,我便饒你眾人!……你且去菜園池裡洗了來,和你眾人說話。”
……那張三, 李四,並眾火伴一齊跪下,說道:“小人祖居在這裡,都只靠賭博討錢為生。這片菜園是俺們衣飯碗。大相國寺裡幾番使錢要奈何我們不得。師父卻是那裡來的長老?恁的了得!相國寺裡不曾見有師父。今日我等情願伏侍。”……次日,眾潑皮商量,湊些錢物, 買了十瓶酒,牽了一個豬,來請智深,都在廨宇安排了,請魯智深居中坐了。兩邊一帶坐定那三二十潑皮飲酒。智深道:“甚麼道理叫你眾人們壞鈔?”眾人道:“我們有福,今日得師父在這裡,與我等眾人做主。”智深大喜。

首先魯智深這人,雖不守佛戒,卻有顆佛心,同情弱小,且沒有什麼門戶之見,通俗的說就是看得起底層人民。他最討厭的,第一是仗勢欺人的人,第二是小氣不耿直的人。所以他打了鎮關西,又在桃花山搶了周通李忠的金銀酒具。相反,對貧窮賣唱的金翠蓮,還有瓦罐寺的幾個飢腸轆轆的老和尚,他都是仗義出手相助。

這些潑皮一開始想要把魯智深扔糞坑裡,所以魯智深對他們毫不客氣。但整體來說,對這種武力上的較量,魯智深並不是很厭惡,何況他大獲全勝把張三李四給踢進了糞坑,自然也不會耿耿於懷。這時候張三李四大叫饒命,已經服軟下矮樁,魯智深也就不吃伏食,讓其他潑皮把張三李四拉上來,基本上就是表達饒恕之意了。

之後,張三李四等一起給魯智深跪下,說自己是普通的破落戶市民,偷菜為生,又吹捧了魯智深,說“情願伏侍”,意思就是願意認魯智深為老大。魯智深本身也是一位草莽豪傑,過去在關西當軍官,也是一呼百應的主。現在有幾十個潑皮願意奉自己為老大,對自己又這般恭敬,他當然不會反對。

於是,兩家的舊怨化解,成為了一夥。

這些潑皮也確實會做事,第二天就請魯智深喝酒吃肉。魯智深本來就喜歡酒肉,而且這種市井之人,二三十個聚集在一起大吃大喝,本身就是魯智深喜歡的環境,一定比當初在大相國寺下面偷吃狗肉要爽快多了。而這些潑皮本來不是什麼有錢人,卻這麼大方地請魯智深吃飯,這也讓魯智深覺得這些人可交。

這頓飯上,魯智深倒拔垂楊柳,進一步震撼了潑皮們:

眾潑皮見了,一齊拜倒在地,只叫:“師父非是凡人,正是真羅漢!身
體無千萬斤氣力,如何拔得起!”智深道:“打甚鳥緊。明日都看酒家演武器
械。”眾潑皮當晚各自散了。
從明日為始,這二三十個破落戶見智深匾匾的伏,每日將酒肉來請智

深,看他演武使拳。

可見這些潑皮對魯智深是真佩服。畢竟有了魯智深這個靠山,他們在開封黑道上也可以橫著走了。

而魯智深呢,並不是那種小氣人。看見潑皮對他這麼好,他也就考慮回請:

過了數日,智深尋思道:“每日吃他們酒食多,酒家今日也安排些還 席。”叫道人去城中買了幾般果子,沽了兩三擔酒,殺翻一口豬,一腔羊。 ……請那許多潑皮團團坐 定。 大碗斟酒,大塊切肉,叫眾人吃得飽了,再取果子吃酒。

魯智深這頓飯的規格肯定比潑皮們的要高,有了當時珍貴的羊肉。不過,潑皮們是請了好幾天的。所以整體雙方花費應該是一個量級。最關鍵的是,潑皮們早期對魯智深的恭敬和友好,使得魯智深真正把他們當做自己人。豪爽的魯大師,又怎麼會光舔著臉吃自己人的酒飯,而不回請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