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黔蓉:平凡的生命,徜徉在書海里

我總喜歡在安靜的夜晚,坐在一盞杏黃的燈光裡,讓光陰從一行行書海里悄然滑過。那些塵世中偶有的或悲或喜,也在“嘩嘩”翻動的書頁中漸漸消散,直到無影無蹤。


對於讀書的嗜好,還得從幼年的我說起。


小時候家裡很窮,兄弟姐妹好幾個,母親每日忙於農活,很少顧及對孩子的照管,為了減輕對母親的拖累,作為家中最小的我,從小隨著在外工作的父親走南闖北。


而生於一九四二年的父親,在那個饑荒的年代,吃了上頓沒下頓,讀書就成了奢侈的事兒。據說父親在高小沒畢業就揹著鋪蓋卷隨著招工的工作組到貴州修鐵路去了,故而父親工作之初“斗大”的字也不識幾個。


陳黔蓉:平凡的生命,徜徉在書海里


記得我七歲那年,隨調動工作的父親來到瀘州納溪瀘天化車隊生活。因為父親每月不多的工資要負擔鄉下的大家庭,我們父子倆就以極簡的方式生活著。


由於父親單位屬於國有企業,管理制度非常嚴格,每年都要組織員工多次學習考試,每每這時,父親便會焦頭爛額,常常拿著試卷回來叫剛入小學的我照葫蘆畫瓢。看著滿試卷歪歪扭扭的字跡,父親左看右看均不滿意,常常唉聲嘆氣。


父親有著不服輸的性格,為了工作順暢,甩掉“斗大字”不識的局面,他利用工作之餘開始讀書學習。因家裡沒有餘錢購買書籍,父親就從單位帶回丟棄的廢舊報紙,每天晚飯後,我們父子倆必定會坐在燈下一字一字閱讀報上的內容。燈光下一老一小的剪影引來數不清的蚊蟲叮咬,但我們依舊讀得津津有味,有時讀到有趣的內容時還會哈哈大笑,遇到不認識的字,父親也必定會教我翻閱字典,學著字典裡的讀音反覆拼讀……


隨著閱讀量的增加,父親已經能非常順利地書寫了,在後來單位每年的測試中,再也用不著請人代筆了,父親終於丟掉了“大老粗”的帽子,心裡不知有多高興。


嚐到甜頭的父親,更是嗜書如命,他總能想方設法借閱到一些書籍回來。夜晚,父親總是挑燈夜讀,我常常一覺醒來,看見他還在燈下忘情閱讀。


記憶中還有這麼一段一直揮之不去。記得有一年夏天,父親幾天沒借閱到書籍,他躁動不安,在家裡翻箱倒櫃尋找可以閱讀的東西。


有一天中午,鄰居們都午休了,父親悄悄出了門,不一會兒就帶回幾捆老菜葉。他輕輕地關上門,一邊小心翼翼地挑選著菜葉,一邊神秘兮兮對我說:“我們撿一點菜葉來吃,就能節約一點錢來買幾本書看”。原來父親趁著大家午休的時光,偷偷撿回鄰居們丟棄的老菜葉。晚飯桌上,嚼著枯老的菜葉,看著父親捧著一本新書顛去倒來欣賞的興奮勁兒,我卻似懂非懂。


……


風沙吹不老的是歲月,塵埃遮不住的是歷史的光輝,淌過時光的海,輕柔撫去歷史的塵封,再去審視那個流金歲月中的陳年舊事,父親在燈下如痴如醉讀書的剪影真實地凸現在眼前 ,讓我內心泛起許多青澀的漣漪,近四十年來一直揮之不去,且懷念不已。


陳黔蓉:平凡的生命,徜徉在書海里


偶有經過舊地,我總忍不住駐足仰望四樓那個熟悉的窗口,在記憶中努力翻找出一些溫情往事,任由它們在眼前一一呈現,一種細軟的柔情就會慢慢溫潤眼眶。


現在的我,忽然發現父親讀書的習慣已經在我身上凸現,在我半百的生命中,書本已經成了我最親密愛人。我感覺我的生活標準什麼都可以打折扣:手機我可以用家人不要的;衣服我可以穿工裝;女性所有的瓶瓶罐罐我可以捨去......但唯有書籍,卻無法從我平凡的生命中剝離。


每月,我會定期出現在書店,報刊雜誌亭。我對所有可有可無的消費總會不捨,但唯獨書籍卻會掏幹我包裡不多的零花錢。


我將平凡的生命徜徉在不平凡的書籍裡,直到在某一天,終於拿起了手中的筆,讓那些溫軟的情緒從筆端汩汩奔湧而出。從此,我的生命之花就慢慢開始綻放。


更讓人欣慰的是,我發現,曾經閱讀過的書籍從我的書櫃裡遷移到了女兒的枕邊,偶有閒暇,女兒總是安靜的一卷在手。這份讀書的愛好似乎又在女兒身上慢慢開出花來。


作者簡介:陳黔蓉(筆名:蓉兒 ;四川省瀘州市納溪區人。)一個以溫暖行走在文字中的女子,充滿正能量、陽光、熱情、熱愛生活。喜歡閱心儀的書,常以稚拙之筆書寫夢之心語,用每一份感動收藏點滴美好。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