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便士是生活月亮是夢。那要怎麼在賺取足夠“六便士”之後還記得看“月亮”呢?

小陸蠢子


“不忘初心,方得始終。”

月亮就是我們一直追求的夢想。我們在賺取六便士的路上會疲憊,狼狽,放棄,而我們堅持前行的力量,是為了心中那一片淨土,是我們想要去守護的。

月亮是指引我們前行的方向。

我們會被誘惑引誘,變得貪婪,迷失自己。忙忙碌碌一生,卻會在一個情緒低落的夜晚,在午後一覺睡醒之後面對夜幕降臨的茫然,在華燈宴席,觥籌交錯間人影交疊,恍若如夢。一瞬間,金錢,權利,功名利祿幻化輕煙,什麼才是最要的呢?汲汲營取一生,帶不走,留不住。最後,我們只剩自己。

月亮,一直都在。是我們在不經意間丟失了它,午夜夢迴時,卻發現一直陪在我們身邊。


做個山神


六便士能夠賺足夠嗎?你需要正視這個問題,《西紅柿首富》中王多魚繼承了鉅額財產,準備捐贈時仍然因為孩子的教育問題而苦苦計算所需財產,因此財產不是你仰望星空的唯一桎梏,在滿足基本生活需要的同時,想想阿波羅神殿上的名言:認識你自己,相信你會在追求六便士的同時記得看一看月亮。


一匹馬的村莊


每個人的心中都有著一個“月亮″,但“月亮"卻總是被“六便士″擊得粉碎。現實生活中人們都在為了“六便士″而努力。

“六便士"和“月亮″在現實中很難兼得,保羅.高更、小說《月亮和六便士》的主人公思特里克蘭德都是看到了“月亮″卻失去了"六便士"。

事實上在獲得“六便士"的過程中“六便士"便漸漸成為了“月亮"。這也並不是說我們應該放棄“月亮″,而是在賺取“六便士"的時候偶爾抬頭看看“月亮″,淨化一下自己世俗的心靈。

生活的意義就是這樣,知足長樂就是最大的幸福。




雜談今古


魚和熊掌不可兼得,物質和精神本來就是相對的,古人云詩窮而後工,大意如此。當然我也不否認在金錢和藝術之間遊刃有餘的少數人士。但那畢竟是少數。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