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您的家人被查出癌症,可即使傾家蕩產也只能延長3-5年的壽命,您還會繼續治療嗎?

綜合內科張醫生


作為醫生,看過太多的人間百態。有人查出癌症後傾家蕩產也要繼續治療,最後落得個人財兩空;也有人查出癌症後不捨得花錢回家“等待”死亡的到來。曾經我也想過這個問題,如果是自己家人該怎麼選擇呢?

其實,不管是什麼病,不管是花多少錢,不管可以再活多久,繼續治療與否完全取決於有沒有“意義”,亦或者叫有沒有“尊嚴”的活著。

很多在ICU躺著的腫瘤晚期病人,氣管切開,全身插著數不清的“管子”,不能吃飯、不能說話、不能喝水,靠著機器及營養液維繫著生命。

每天與家人只能“見面”半小時,我們稱之為“探視”。每次家屬看到病人這樣子都會痛哭,看到那一身的管路插在自己最愛的人身上誰會不心疼呢?

其實不僅僅是親人痛苦,病人自己也痛苦。他偶爾會睜開自己的眼睛,看著自己滿身的“管子”,看著周圍同樣情況的患者,聽著機器的報警聲,或許有那麼一刻他覺得自己就是處在“人間地獄”。所以很多病人在清醒的那幾分鐘喜歡總自己拔管路,一方面是真的不舒服,另一方面他真的不想繼續這樣活著。

還有更讓人大跌眼鏡的事情,家裡老人是離休幹部,所有治療費用都報銷,孩子們即想分退休金又不想照顧老人,於是就讓老人一直躺在醫院裡。他們的要求只有一個,只要人活著就好。他們自己從來不去醫院看望老人,只是請個護工幫忙“照顧”一下。可憐的老人辛辛苦苦把孩子拉扯大,沒想到直到去世還要被孩子們繼續“啃老”。

人與動物最大的區別是人活的有尊嚴,但是像這樣的繼續治療意義在哪裡?人活著的尊嚴又在哪裡呢?

與上面的例子相反的是有的病人查出來癌症,通過手術或者抗腫瘤藥物暫時控制住了腫瘤細胞,病人可以像個正常人一樣生活。哪怕這只是暫時的,哪怕治療花費巨大,哪怕傾家蕩產,但是為了病人能正常的活著家人也會借錢、賣房子去治療,看到自己愛的人複查時病情未再進展,他們會覺得平時的辛苦是值得的。

我之前收治的一位肺癌病人,手術之後建議他進行4個週期的化療,按照治療計劃每隔21天打一個療程化療,而他每次都是30天再來。在進行完第二個療程化療出院時,我特意叮囑他的家屬下次一定到21天時回來,不要再超期了。病人家屬對我說:“醫生,我們也想21天就來,但是我們只能等著每個月退休金髮下來後才能有錢來治病,否則來了交不上錢打不了針還浪費床位費。”

聽了家屬的話後我很受感動,同樣是傾家蕩產的來治病,但是我認為這樣是值得的,因為病人活的有尊嚴,走在大街上別人看不出他是個癌症患者,哪怕多活一天,這樣的治療也是值得的。

這個世界上沒有什麼比自己心愛的人有尊嚴的活著更幸福的事了。不管是什麼病,不管是花多少錢,不管可以再活多久,繼續治療與否完全取決於有沒有“意義”,亦或者叫有沒有“尊嚴”的活著。


胸心外科醫生Lion


我就說一個真實故事:


最近病房裡來了一位70歲的老者,精神矍鑠。

我問他“你是什麼原因來住院呢”?

他指了指頭頂,仔細一看,原來是頭皮上長了一個包。

頭皮的包塊,在神經外科來說是最小的手術。

但是,看了他的頭部磁共振之後,我發現情況沒那麼簡單。


這個包塊是從顱內生長出來的,穿破了顱骨,突出到頭皮上,甚至壓迫到老人分管運動的“頂葉”,導致老人家雙腿乏力,如果任其發展下去,可能會導致癱瘓。

在這樣的情況下,特別是對於如此高齡的患者,我們通常會做一個全身的檢查。

包括腹部的B超,胸部的CT,甚至是全身的骨掃描等等。

目的很簡單,就是排查是不是其它地方的腫瘤轉移而來的。

2天之後,所有的檢查結果都出來了。


在肺部、腹腔都查到了腫瘤,到底是哪裡最早長出了腫瘤,哪裡是後來轉移過去的,不得而知。

面對這樣的結果,我們立即叫來了老人的子女,把這個消息正式的告知了他們,並給他們提供了2個選擇,繼續治療還是放棄治療。

繼續治療顯然很難做到,但是可以切除頭部的腫瘤,讓老人不會太快地面臨癱瘓的問題,然後做出病理檢查,明確一下到底是哪裡來的腫瘤。

放棄治療,很簡單,就是回家休養,不過也時日無多。


在國外,這種情況一般都會直接告訴患者。讓患者選擇是否告知家屬。但是在國內,一般會先告訴家屬,家屬決定是否告知患者。

子女們聽到這樣嚴峻的結果時,臉上的表情很嚴肅。

也許是沒有理解癌症和惡性腫瘤這些字眼;也許是面對這突如其來的壞消息不知所措。

“家屬還有什麼問題麼?”我們一般還會這樣問一下。


但是氣氛安靜,沒有人提出問題。

這是擺在子女面前的一道坎。繼續治療,面對的是花錢卻並不能延長老人的壽命;而放棄治療,就要背上“不孝”兩個字。


無論是花光積蓄還是背上罵名,在中國,哪一條路都不好走。

這樣的橋段天天出現在病房裡。

患者想要放棄,但是家屬拼命鼓勵;或者是患者想要求生,但是家屬不管不問。

即使在如今,中國依然是人情和親情的社會。生命從來就不單單屬於自己。

你有子女的責任,愛人的責任,父母的責任。

年輕人壓力大,患上抑鬱症,跳樓自殺。父母養育你那麼久,卻白髮人送黑髮人,那是“不孝”。


而老人在生活不能自理之後,生活質量甚至壽命完全掌握在子女的手裡,“久病床前無孝子”,或是不能成為子女的累贅,這都不是自己說了算。

這個患者的家屬,沉思了半天,告訴我們要回家討論。


第一天, 沒有討論好。

第二天, 依然在討論。

第三天, 回老家討論。

醫生不能勸家屬不放棄,畢竟手術雖然無法根治,但是可以解決一定的問題,至少讓老人不至於很快癱瘓。

家庭條件並不寬裕的3 個子女,誰也無法做出繼續治療或者放棄的決定。


情況陷入了僵局。

老人自己的選擇已經變得並不重要,特別是對於這種憨厚淳樸,每次查房都對我們露出稍顯呆滯微笑的農村老人。


這時候,根據我的經驗,只有一句話能打破僵局,也只有醫生能打破僵局。

“治療意義不大,還是回家休養去吧。”


這句話,像是全家人的救命稻草。一下摘掉了子女們頭上“不孝”的帽子。

其實,這個選擇對老人來說,又何嘗不是一種解脫。無論是對自己所剩不多的時日,還是對老人離世之後的家庭來說,都是一種釋放。


在一個平常的中午,我結束手術後回到病房,看到一大家子人離開了病房。兒子拎著箱子,女兒抱著臉盆,而老人拎著一個黑色的小包,低著頭,遠遠地跟在兒女的後面。

看到這個場景,我的鼻子一酸,也就是在那個時刻,我決定要把這個故事記錄下來。

這個故事絕不是個例,而是每天都在醫院反覆上演。

如果這個問題擺在我的面前,我自己也不知道該如何選擇?

那麼,你呢?


DrX健康科普


我的一個親戚,被查出了腸癌,查出後及時治療。當時就住進了我們這裡的省腫瘤醫院,醫院大夫也很積極,馬上進行了全面檢查,等檢查結果全部出來後,制定了一套完整的手術治療方案。

很快進行了手術治療,大夫說手術十分成功。

出院後,這個親戚按照大夫的醫囑,按時進行了化療,定期檢查身體。從做手術到現在,已經有15多個年頭了,現在老爺子75歲,身體很好,不僅能完全生活自理,而且還要接送孫輩上下學。

我的這個親戚恢復的如此之好,除了按照大夫的醫囑定時檢查治療,還有其它重要的因素。

第一,他的心態好,戰略上藐視疾病,戰術上重視疾病。

其次,注意起居和飲食習慣。每天堅持練太極拳,注意飲食的粗細糧搭配,蔬菜水果足量,牛奶雞蛋肉食適量。

在我來看,人是一個奇妙的組合體,一直在發生著微妙的變化,大夫也是根據檢查以及大夫的經驗做出判斷。不能不信也不能全信。因此,有一線希望也應該去爭取。


向前看29792


如果不是母親得了胃癌,從沒想過原來癌症離我們如此之近。在縣醫院確診後送母親上車後眼淚止不住就掉了下來,一個大男人淚點也這麼低。

我們家農村的,母親知道後一度想放棄治療,怕最後落的人才兩空,我告訴她治好後還得幫著看孫女呢,再說是早期,現在的醫療條件完全沒必要擔心,有醫保也花不了多少錢,拗不過我和姐姐總算選擇治療。

和姐姐不放心縣醫院的治療水平,選擇在市三甲醫院住的院,接下來就是術前檢查,誰曾想又出狀況,醫生告知心臟可能有點問題,讓去諮詢下心內科醫生,得知想確診心臟問題需做造影,可做了造影半年後才能做胃部手術。母親是個急脾氣偷偷的去問了主治醫生,告訴他選擇手術,手術中出現問題絕不會讓家人找醫院的麻煩。醫生讓先吃一個禮拜營養心臟的要藥,手術中不會有太大的問題。

擔驚受怕的熬到五月十四號,總算要做手術了,告知手術中的各種風險,我簽了手術同意書,和姐姐,父親,表姐(表姐在縣醫院賣藥的,是他託人在市醫院找的關係)在手術室外的等待,是煎熬的三小時,擔心母親下不來手術檯。看著母親出來的那一刻,姐姐眼淚當時就掉了下來。

感謝醫生總算沒有出現吻合口嘍的重大後遺症,接下來就是每月一次的化療,或許是上天垂憐,胃癌是PT3n0m0,還不算太晚。

到七月二十五號母親已經化療兩次了,各項情況看起來還不錯,希望她能耐受住六個療程的化療,永遠健康長壽。媽媽的胃是全切,騙他說只切了三分之一,希望他永遠不知道這個秘密。

我呢不求大富大貴,只求平平淡淡的生活,家人健康就好,可生活還是如此艱難。只要能多看母親一眼,我會傾家蕩產的延長他的壽命,感覺只要母親在,這個家就還在。每天能看著她,我就會很開心。

祝願天下的母親,父親永遠無痛無災,忘科學家能早日攻克癌症。


不棄前緣不離今生


我不但會給治,而旦得下當決心,不留餘地地治,我也是這麼做的!我老婆一七年得鼻咽癌晚期,我就先賣房,老婆身邊的錢一分不動。車上買好床墊。決定治到死後回家!一七年底鼻咽癌治完,淋巴結癌也化療起作用。一八年初行甲狀腺,甲狀旁腺癌切除,同時對淋巴結清掃切除。現在一九年,對肝上三塊病灶己行一次介入。準備切除。我老婆到現在才減了十斤肉,整天笑哈哈,能吃能睡,能幹活。明年再對脾上病肚進攻。相信她,一定能把三四年的命改寫成十幾年吧!


趙建中21


如果傾家蕩產能換回三到五年的生命,會猶豫嗎?不會。我會毫不猶豫地做出決定,用財產換生命!

我不是說說,真的這麼想也是這麼做的。我先生查出即晚期。他第一決定是放棄治療,避免我人財兩空。可是,我對他說,如果沒有了人,財產於我有什麼意義?經過我和他妹妹勸說,他同意了接受治療,時間過了四個月。

我們開始了靶向藥治療。靶向藥是自費藥。他很快見效又很快耐藥。一年多的時間,我們做了三次基因檢測,換了幾次靶向藥。從一代到三代,吃的都是正版藥,最後換了抗血管生成藥。每一次換藥,都給了我絕大的希望。我很清楚,只要有效,就爭取到了時間。新的醫藥研究每天都有可能問世。說不準哪個藥對他有效,我們就能絕處逢生。

這個問題給了三到五年時間。看這麼幾年,也許癌症已經被攻克,我是永遠了。用財產換來愛人的相守,是財產最大的價值實現。

在生死關頭,財產算什麼?相比生命,其它皆不重要。


揚州小兔子


人的生老病死是自然發展的正常規律,不能強求。如果病人還年輕,或許可以博一次。但是如果是到了一定年齡的老人,就沒有必要強求了。

為了一個人而導致一個家庭後半輩子無法正常生活,是得不償失的。

中國傳統就是孝順,但是不是愚孝。

我父親就是食道癌,去北京治療後,大夫說希望不大了。就算繼續治療,延續一個階段生命也是在痛苦中度過,我毅然放棄治療 帶他去遊山玩水。

父親去世好到一年了,我問心無愧,他也沒有遺憾。


山頂洞人000


我覺得應該治必須治,我也是這麼做的,老爸18年4月4號無意中查出肺癌小細胞型,惡化程度最高的一種,國際上三十年對這種病沒有任何進展。不能手術沒有靶向藥沒有免疫治療。當時很多醫生了解情況後建議我放棄治療,我還是堅持治療!化療八次,放療十次,能用的各種偏方,網上傳的各種名醫中醫都走遍了,最近幾天老爸狀態嚴重惡化,基本癱瘓在床,意識模糊。很多人都說我白花錢,但是我從來沒有一刻覺得後悔過.人活一口氣,老爸這口氣在他得知得病那一刻卸了一半,但我們全家人一定要替他提起來!要他明白,要全家老少都明白,無論發生什麼事一家人都要在一起共同面對,天塌下來我們一家人一起頂著。生命有長短,這份情卻要永遠傳承。


興哥_5188


如果老人年齡偏大,我建議不動手術,保守治療。我家鄰居64歲,膽結石手術後傷口惡化感染,術後48天一命歸西。我母親70歲,同樣是膽結石,醫生說由於病人體質虛弱,並同時患有‘肺氣腫,腎臟炎。手術風險過大,成不成功她們醫院也沒有把握,動不動手術全由家人做主,她們醫院會盡力但不敢保證百份之百的成功。最後還是我父親做了主,果斷說即然沒有保證那就不做,一把年級了也沒必要挨那一刀。醫院最後給開了一些長期用藥。我們就辦理出院了。在家養息了9年之多才壽終正寢。享年79發。這就是老年人手術與不手術的對比。


大山194205248


查出癌症,可即使傾家蕩產也只能延長3-5年的壽命,這個問題其實是個假設問題,你怎麼知道只能延長3-5年,可能不到3年,也可能超過5年,沒有發生,就只是可能,你只有做了,才能知道生存多長時間,比如,乳腺癌晚期,有的類型是有可能生存七八年,甚至十多年的,但如果不治療,可能只有一兩年,而治療了也不是保證每個人這種病人都一定能活十多年,有的可以多活兩三年,有的可以多活四五年,有的可以多活七八年,你如果沒去做,你就無法知道還能生存多外。當然,醫生學還是會有概率傾向的分析,但也只是“可能”。


我說上面這段話,估計會有人認為我是在鼓勵患者不顧一切治療,其實不然。其實我是在向大家傳遞一個信息;癌症如果是明確不能治癒,只能有限延長生存時間,那麼你的治療得量力而行,我一般不太建議借太多的錢,或所謂的傾家蕩產去治療,因為努力確實是有可能有收穫,但努力了也可能並不是一定能得到你想要的結果,比如前面說了,某些乳腺癌晚期確實有可能通過治療生存七八年甚至更長,但這一方面是需要經常治療的,也就意味著花不少的錢,另一方面是不是一定能生存七八年或更長,這個是不一定的,只是有這個可能,如果完全不考慮經濟情況,當然要去積極爭取,但現實是不可能不考慮經濟情況,所以還是要量力而行。當然,對於生命的理解,各人有各人的不同,並沒有對錯之分,本質上生命當然是無價的,但畢竟還有家人,他們還得繼續生活,所以,對於不能治癒的晚期癌症,要根據病情,預後,經濟情況等理性決策。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