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法口訣中“撇要回鋒鋒向上,捺要回鋒鋒向下”裡的“回鋒”該怎麼理解?

藝趣博覽


我來回答:

首先我們要對書法的理解和認識,因為書法是東方藝術之首冠,它的來源是我們祖先用事物行體演變而來。比如太陽,人行走規律之態等歷經無數個朝代才逐步到我們現在日常生活中的漢字。

提起書法,在我們上學時,老師就教我們寫字心得,橫平,豎直,點如瓜子,撇如刀!這是常識,掌握這此要領相信你一定能寫出一手好字,只有喜歡書法的人才能心領會神。

書法本身是一門藝術,常寫書法的人更能使人修身養性開拓情超,書法從提筆握筆都有講究。點筆起,中鋒起落針收,墩筆,回鋒這都是要領!🙏🙏🙏







皖寶無處不在


書法與字的區別,就是書法不但要把字寫出來,而且還要把字寫的好看,要有藝術性。

寫字要遵守規矩,先寫什麼再寫什麼,必須遵守秩序。不管好看不好看,寫出來即可。

書法,就是在寫字的時候,為了外形美觀,既可以按常規寫,也可以打破常規寫。

回鋒,就是為了增加字的美觀而設。

撇回鋒一般是指長撇,撇到合適的長度向上回鋒,不但收住了筆,而且外形美觀,具有立體感。如果撇的時候向下回鋒,啊喲,難看死咯!

捺回鋒,向下回鋒他就好看,向上回鋒死翹翹了。

但是也有例外哦,毛主席寫人民的人字,那一捺就是向上回鋒,也挺好看。


易海


回鋒是筆畫收筆的一種書寫方式。

認為有兩種方式:1、實回鋒,2、虛回鋒。

實回鋒就是收筆時,將毛筆的筆豪回收或者叫隱藏掩蓋在來時的筆畫中,使筆畫完滿,讓筆畫的完成形態符合自己的要求或需要。

虛回鋒就是筆畫書寫時,筆豪的運行已經達到書寫的要求,或者趨於完美,已經完成筆畫形態的全部過程。那麼在筆豪的筆尖、筆腹或筆根在離開紙面後,有一個逆向的回收動作,是一個虛勢,但卻至關重要。

虛實回鋒,都是筆畫整個過程的組成部分,可以讓筆畫生動、勁勢、完整等,還有調整、完善、修補筆畫的作用。

不管那個筆畫都應儘量有這個回鋒的動作要求,增強書法作品的韻味,建立立體感,使書法的黑白兩色得以突破,出現生機和境致。


真書門


撇畫通常不是末筆,要鏈接下同字的一筆畫。而捺畫經常是一字結尾,要鏈接下一個字,所以向下。口訣是總結普遍情況,不是必然。


雷水初六


撇要回鋒鋒向上,指的是撇在收筆的時要稍微翹起,捺要回鋒鋒向下,說的是捺在運筆時要輕按向下順出


劉河祥


這個提法沒錯,印證了沈鵬之類重筆法之謬論,大眾之所以噴他們字是因為他們不管字法,強調筆法,每一筆畫都藏頭藏尾,撇捺筆畫都是回鋒收筆,根本沒有順鋒收入筆,因此,行內人說是好筆法,老百姓說是醜書


書法改變人生


楷書由草書而來的楷書書寫法的說法,楷書的撇、捺也就是草書的空間意、筆(宣紙上)連貫的理解。

如唐楷中顏、柳的"捺要回鋒則朝上"。


匹夫之責


毛筆的筆尖筆勢向相反的方向運行,稱為回峰收筆


慕立波


沒聽過這個口訣,不予評論


煮雲吹月


回鋒就是收筆不同,收筆時向上挑,回鋒,形成一個鉤,筆鋒收回。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