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的父母都需要工作,孩子的奶奶在家住著,看孫子不應該嗎?

八方搜搜


奶奶要不要幫忙帶孫子,這是日常生活中經常會遇到的問題,作為爺爺奶奶的我們認為要從兩方面來說,作為兒子媳婦方面不應該硬性認為這是爺爺奶奶的責任,而作為爺爺奶奶來說只要身體可以,應該儘量幫忙帶的,其實我們也一直是這樣做的。

我們兩個都有退休工資,也有自己的房子,媳婦剛懷孕就跟兒子媳婦一起住,兩個雙胞胎孫女出生時,我還在工作,雖然當時有請一個日班保姆,但大多數事情都是奶奶在做,我回家也會盡量幫忙,孫女三歲時,我退休回家就主動跟兒子說把保姆辭了,由我和奶奶一起帶,奶奶負責看孩子做衛生,我負責買菜做飯,現在孫女上幼兒園中班了,我負責接送,奶奶在家做事情,周未兒子媳婦在家,我們自己就去公園走走,兒子媳婦很孝順,兩個孫女很可愛,一家人和睦相處,其樂融融。

總的來說,作為一家人不存在應該不應該的問題,只要有能力,身體還可以,我們認為都要互相幫助、互相關心,這樣生活才能過的充實開心。


藍天白雲53591


說真的這個問題真的好難回答?首先我想問下,在你家住,幫你搭把手應不應該?這個老人家有多大年紀,如果年紀太大,或許她自己都力不從心。就拿我的婆婆來說72歲了,72斤,白髮蒼蒼。我老公兄弟姊妹7個,他最小,所以婆婆年紀偏大,真的在我家我真心不敢要她亂動,只要她能照顧好自己就行,不要讓熊孩子碰到撞到就行,我的小孩也才3和4歲。所以,這樣的你就不要指望搭把手,你就希望菩薩保佑她老人家身體健康平安的了。正所謂家有一老如有一寶嘛!才能體現有老有小的家風感!

假如你的婆婆現在50-60之間,身體硬朗的情況下,還是多少希望她能夠搭把手,畢竟女人最難的就是這幾年,你也要處理好婆媳關係,既然是想求她幫你看看,那你就也要對老人家更好,人嘛都是以心換心,將心比心。加油


我是賣包的小行家


這個寒假集齊漫長 孩子打一月中旬就在奶奶家 爺爺奶奶高興壞了 說了疫情期間放他們這踏實安全 我們要自己帶他們還不放心呢 而且爺爺奶媽的廚藝見長 奶奶學會了烙燒餅爺爺學會了炸油條……

如果我不讓爺爺奶奶帶 後果可想而知 反正我不敢想

因為疫情孩子一直在奶奶家 姥姥那邊還不幹呢 孩子媽已經去安撫姥姥了


老薑0101


沒有應該不應該的問題。他們已經養大孩子,你們已經成人,現在他們是養老階段,自己孩子自己管,到兩歲送託兒所,三歲後送幼兒園,記得兒子小的時候,是託給人家阿婆管的,早送晚接,整整辛苦一年半,老公上班兩條路,颳風下雨全是騎自行車🚲帶去的。


很2的日子


哪有那麼的理所當然呢。幫你是情分,不幫你是本分。

現實生活中,有很多人,把奶奶照料孫子當成是應該的,抱有這種思想的人簡直是不可理喻。作奶奶的年齡大了,已經為了家庭付出了一輩子了,老來老去,本該享享清福了,你還要她看孩子,還把這當成是她應該的責任,這不是蠻不講理嗎。說是家裡情況特殊,好好和老人說,請幫助帶孩子,並且是有償的,這還說的過去。

當然了,多數情況,家裡的老人為了家庭和睦,會主動要求帶孫子,有的老人還靠著兒子養老,雖不情願也沒辦法,只能替兒媳看孩子。

但作為子女的,我們應該多替父母著想,要多盡孝道,而不是一味的蹭老啃老,把你父母當牛做馬,就為了自己的小日子過得舒服,就對父母不管不顧,讓老人在晚年又揹負沉重的負擔,作兒女的於心何忍啊。

重申,幫忙可以,但決不是應該的。


願君多晴天


這個問題回答起來很難得到提問者的滿意,最近看火山,有人說爺爺奶奶必須帶孩子,那是他們的義務和責任,那麼請問你做完孩子的母親,只管生他嘛?說著那麼理直氣壯。也有人說,爺爺奶奶必須給孩子買奶粉尿不溼,那麼你作為孩子的母親,一點經濟都不付出嗎


按道理講,爺爺奶奶沒有義務看孫子孫女,兒媳也不應該對老人這樣。應該先撫養自己的孩子,讓老人休息休息才是。

但話又說回來,爺爺奶奶幹不了重體力活,給兒女看看孩子滿可以吧。因為這是你熬的,應無怨無悔才是,兒女又忙於工作,壓力山大。任何事都是相對的,沒有絕對的。

爺爺奶奶當然有權拒絕“帶”孫子。“帶孫子”,應該是該“孫子”的父母應盡的義務。 子女有贍養父母的義務,父母有撫養子女的責任。沒有法律法規規定爺爺奶奶必須承擔“帶”孫子的義務。在家庭中,爺爺奶奶帶孫子是出於親情而並非是法定的義務,如果爺爺奶奶身體不適或出自於不願意,作為兒子媳婦一輩,本就不應抱怨。如果爺爺奶奶肯帶孫子,作為兒女的更應感恩戴德。記住一句話:百事孝為先。


首先更正一下,很多公公婆婆比如我自己為了兒子兒媳,孫子孫女,那可是心甘情願的。每天忙得不亦樂乎,卻任勞任怨。有時候我們還不如保姆,給他們幹活了,不但不要他們的一分一毫,還要補貼他們。保姆會這樣嗎,我是沒有聽說過這樣的好事。


時下,大多家庭都是這樣的。這種現象我們改變不了,只能適應。這也沒法子的事啊!怎麼辦呢?年輕人工作壓力大,每天都在忙於事業,忙於生計,哪有時間照看孩子呀。做為父母,為自己的兒子當保姆,照看孫子孫女,也是樂意的。

但是,還有一些做父母的人,是出錢不出力。他們花錢為兒子兒媳僱保姆,讓保姆照看孫子孫女,這也是個好辦法。做為父母,應該理解兒子兒媳的難處,趁著身體好,能幫他們就盡力幫他們一下,雖然累點忙點,但也充實了自己的生活。仔細想想,過日子,我們圖的什麼?不就是圖個有兒有女,有子孫嗎?

做為兒子兒媳,也不要認為父母應該為你們照看孩子。撫養孩子是你們自己的責任和義務。父母幫你們照看孩子,應該是自願的,強求不得。兒子兒媳要學會感恩,要知道盡孝心,只有這樣,父母的心才會平衡。

還有些父母捨不得離開自己的子女,跟著和自己的子女住,由於他們平時習慣了勞動,現在也閒不下來,在家就做的比較多。總得不能把這種愛和保姆劃等號哈。

我希望有父母的朋友,多抽時間陪陪他們。在他們的有生之年,多盡一點自己的孝道。有父母是件很幸福的事。是那句話,父母在,家就在。

在當今社會這種現象越來越普遍,我覺得雙方都是有責任的,首先公婆淪為兒子兒媳的保姆,多半也是自願的,他們倒不是想成為保姆,而是自己的孩子再不好也是自己心裡的寶,總想把自己最好的給孩子,當孩子慢慢長大父母老去的時候,父母會更加覺得自己老了,不能在孩子的事業上有所幫助。

唯一能幫忙的就是照顧好孩子的家庭起居飲食,所以家裡一應事務都自己操勞,覺得會給孩子減輕負擔,殊不知這種想法只能讓父母越陷越深,淪為保姆。其次兒子和媳婦的問題,他們不懂得感恩,習慣性的認為我只要上班掙錢,父母退休或者老了在家就是幹家務的,不懂得珍惜父母的付出,殊不知你自己也有孩子,在不久的將來,當你體會父母不易的時候恐怕悔之晚矣!

這件事要辯證地看,想開了,看開了,知足心常樂,和諧萬萬年。


表情姐59893537554


奶奶幫帶孩子是情義,不幫帶也是理所當然的,沒有誰規定非要奶奶帶孫子,只是傳統裡大家就覺得奶奶就得幫帶孫子。

老人也該有老人自己的生活和想法,帶得是人情,不帶得是道理!年輕人不應把自己的想法強加到老人們的身上!

自己的孩子就應該自己帶,如果要上班沒時間照顧小孩那為什麼要生孩子,帶孩子是父母的義務和責任,爺爺奶奶沒有義務,而且隔代教育也會存在很多問題,不利於孩子和父母的感情培養。

我覺得自己的孩子自己帶!父母已經把你們帶大了!把你們養大成年娶妻生子已經完成義務任務了!不應該再拿孫子的枷鎖再套住他們!

老人願意幫忙帶要心存感激之情,不幫忙帶小孩老人也沒有錯,善待善養每一個父母是為人子女的義務和責任,同時也是給自己的孩子做好榜樣。





我是蒙氏教師


這是一個充滿主觀情感的話題。

老人確實沒有帶孫子的義務。

但是老人和兒孫住在一起,從兒子兒媳的情感上,接受老人不幫忙是一件很困難的事情。因為家不是一個講理的地方,是講情,講感受到地方。

我認為奶奶應該搭把手,因為我無法想象在一箇中國家庭裡,老人與兒孫住在一起,但是又不幫忙孫子的場景。老人是早出晚歸的跳廣場舞呢,還是看電視玩兒手機一點都不理孫子呢?如果是完全不理孫子這種情況,那麼這個家庭就不是老人帶不帶孫子的問題了,是有其他的癥結在。

但是,奶奶幫忙帶孫子的程度和老人的身體狀況,工作狀況相關,和兒子兒媳的期待相關。大家可以大家一起協商。

另外,兒子兒媳要調整自己的期待,你們希望老人幫到什麼程度?是不是在合理的範圍?和老人的想法是否一致?大家生活在一起,大家多多溝通。家是講情的地方。


頑童家庭教育工作室


孩子的父母都需要工作,孩子的奶奶在家住著,看孫子不應該嗎?

我覺得光從字面來說,孩子的奶奶如果能幫一把手,幫忙照顧孫子那是最好的。而之所以說是幫忙,因為並沒有義務,奶奶是否幫忙完全取決於她願不願意,可不可以。我們只能從情感上去希望,去請求她幫忙,卻不能規定她必須這麼做。

如果能夠通過溝通的方式,當然皆大歡喜。但如果不能,你也無可奈何。比如說,問題中,還體現一個關鍵點是孩子的奶奶在家住著,那就是說,題主可能也建議過如果奶奶不肯照顧孫子,是否讓孩子的外婆過來住,過來照顧。那是不是很常見的一個話題,然而很多時候是,奶奶既不願意讓出居住的權力,又不願意幫忙帶孩子。就覺得一切應該理所當然的,兒子的房子我要住,兒子的兒子我不帶,不然媳婦是幹什麼的?這是引發矛盾點很常態的一種。而往往這種時候,不講理的奶奶往往是一種油鹽不進的態度:我就不,你想趕我走,門都沒有。弱勢的媳婦只能忍氣吞聲,強勢的媳婦只能大鬧特鬧。反正最後一定是兒子夾心餅,兩頭受氣。

現實中,事態的發展總是千奇百態,有的是強勢的婆婆戰勝一切,兒子媳婦離婚收場;有的是婆婆被趕走了,兒子媳婦心裡種下一根難以撥出的刺;有的是媳婦另找地方居住或回孃家住,自此兒子有了兩頭家;還有就是奶奶被氣病了……唉,怎一個“麻煩”了得?

要解決這個問題,不要去問誰應不應該,誰對誰錯,而只能說:各退一步,海闊天空。

奶奶退一步,有錢出錢,有力出力,實在兩者都不想出,自己出去住逍遙自在,讓兒子出錢;媳婦退一步,有錢出錢,包容婆婆;兒子退一步,出力出錢,多說好話,調節矛盾。

不要用對錯去調節家庭矛盾,多為你愛的人想想,奶奶想想兒子,媳婦想想老公,兒子想想這個家,一句老話:家和萬事興!謝謝


別有滋味


您好,很高興回答您的問題。

帶孩子並不是奶奶的義務,如果父母有工作,希望父母能跟奶奶好好溝通,說下自己小家現在面臨的問題,徵求下老人的意見。

一種情況,如果老人願意幫你們分擔,那自然就解了燃眉之急,但同時希望老人帶孩子的時候,不要過分苛求,可以提前就怎麼帶孩子進行溝通。年齡以及觀念的差異,必然會產生很多矛盾,要多理解體諒包容老人,畢竟老人犧牲自己的自由和精力幫你帶孩子,還要承擔怕帶不好孩子的心理壓力,要做到體諒老人,才能讓家庭更和諧。

第二種情況,如果老人不願意帶,也不要埋怨和強求。不管是出於想安享晚年,或者身體不好,不適宜照顧孩子等,晚輩都應該尊重長輩的想法。老人好不容易把自己的孩子拉扯大,終於可以有點自己的生活,我們應該鼓勵老人看開點,對自己好點,享受生活。可以自己想辦法,看孩子大小,如果孩子太小,可以找個住家保姆,如果孩子已經上幼兒園,可以找那種鐘點工,負責接孩子和做飯,打掃衛生,也是可以很好的解決這個問題,而且鐘點工的費用也不是很高,相對來說,家裡的壓力也沒有那麼大。我自己的孩子就是請過一段時間保姆。

最後想說的是,每個人都是一輩子,想怎麼過一輩子,是自己的選擇。所以晚輩最好拋棄掉傳統觀念,覺得是給夫家生的孩子,奶奶必須給帶,不要用這種道德綁架老人。

以上是我的回答,希望對您有幫助,謝謝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