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裡只有失,必定會怕死


眼裡只有失,必定會怕死

人之為人,終有一死。世間追求長生不老者綿綿不絕,貪生怕死的層出不窮,對死亡的恐懼也猶如利刃高懸,為了多活時日、苟延殘喘,甚至不惜一切代價、窮盡一切手段,哪怕放棄人格尊嚴都在所不惜。

然而,無論怎麼折騰,死亡都不會避免,有的瞬間即至,有的緩緩來遲,可能會晚到,但絕不會缺席。

之所以恐懼和牴觸,是因為對死亡的不科學、不客觀的看法,只是看到了生命的逝去、榮華富貴的消失和生命體驗的不再,而沒有看到已經收穫的人生歷程和生命感悟。

眼裡只有失,必定會怕死。

其實,真正可怕的不是死亡本身,而是人們對於死亡的看法和認識。對待死亡的態度越淡然、越平和,人就會活得越從容。連死都不怕了,還有什麼可怕的呢?連死都不放在心上,還有什麼割捨不下呢?

衰老、疾病,是人生走向老年的必然,不存在幸與不幸的問題,因為大多數人最終都會在病床上走完人生的最後旅程。能夠無疾而終,清清楚楚走向死亡的,是少之又少,幾乎可以忽略不計。

作為健康的離死亡還有較長距離的人,一定要有向死而生的態度,經常思考思考死亡的問題。以死亡明天就會到來的緊迫感,計劃安排好今天和今天晚上的人生,豐富充實,賦予意義。

唯有向死而生,才能發現和把握人生本質的東西,才能突出重點、把握關鍵,不為俗務所擾、不為瑣碎所絆、不為表象所惑,從而活出滿意度、幸福指數都很高的人生來。

眼裡只有失,必定會怕死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