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00塊就想招個農民工?你當是大學生啊!”

“我家保姆,春節期間一天700元,連續一個月就是2萬,還偷奸耍滑,磨洋工。我都知道,但不敢說什麼,因為找不到合適的人。”

看到微博網友 @財寶寶 的爆料,社長還是挺吃驚的。

這位保姆的收入,遠遠高於她老家的兄弟姐妹。

她最大的夢想,是在上海買房。

她兒子在內環線送快遞送外賣。

一個月8000多收入,完全不是問題。

回去老家鎮子上也是傑出青年了,縣城買房找老婆,輕輕鬆鬆。

“3000塊就想招個農民工?你當是大學生啊!”


一場疫情,讓社長對農民工有了一個新的認識。

大城市白領,每天996,一個月工資6000塊,還要自己帶飯。

而在城市裡撿垃圾或者做鐘點工,一個月可以拿到1-2萬的收入。

不知不覺,城市裡的農民工快要趕超大學生了。

農民工中的精英

冉冉升起的底層新貴

以上面這位保姆為代表的第一代農民工,通過微信群,已經牢牢壟斷了大部分業務。

“3000塊就想招個農民工?你當是大學生啊!”


比如老王家請了個保姆,老李也想請,就會問問老王家的保姆,大概是什麼情況。

這些保姆立即收集信息,發送給老鄉微信群,很快就能搞定新業務。

社長身邊有一些朋友家裡也請了保姆,全靠熟人推薦。

貝貝家的前一個保姆,她老公是滴滴司機,兩口子月入2.5萬。

現保姆兼職了好幾個,月入1萬。

保姆的老公是廢品回收的,月入1.6萬。

兒子送外賣,月入0.9萬。

兒媳是民營醫院護士,月入0.6-0.9萬。

說實話,貝貝家在深圳都不算標準中產。

累死累活上班,再養一個孩子,收入一半都付給保姆了。

城市似乎正在發生日新月異變化。

底層新貴,就是高收入農民工,正在冉冉升起。

“3000塊就想招個農民工?你當是大學生啊!”


除了保姆,大城市的熱門需求還包括住房,家教,助動車服務等。

裝修等其他業務也是這樣,聰明一點的工頭會慢慢成立公司。

他們就是農民工中的高收入人群,是農民工中的精英。

他們的一舉一動,就是老鄉追隨的方向。

他們願意給孫子買城市學區房,但是不願意出門吃一頓西餐。

“3000塊就想招個農民工?你當是大學生啊!”


比如社長公司的清潔工,是從某網站請的。

雖然每週只來一次,但她其他時間也都是排滿的。

她說話謙卑,常跟我們討論最新的新聞和外面的變化,也懂得相處的分寸感。

她還經常提起自己的兒子兒媳,分別是快遞員和商場導購。

孫子在蛇口上國際幼兒園,社長初次聽到目瞪口呆。

畢竟國際幼兒園一年學費10萬以上。

最關鍵的是,她還在蛇口有兩套房,一套自住,一套收租。

“3000塊就想招個農民工?你當是大學生啊!”


不知道這座城市裡,有多少像他們這樣的精英農民工正在誕生。

想到這裡,社長打字的手開始不受控制,順便把這個月的房租轉給了房東。

“3000塊就想招個農民工?你當是大學生啊!”


大學生收入趕不上農民工

學歷越高工資越低?

“3000塊就想招個農民工?你當是大學生啊?”

有次坐車,對面的倆大哥在那高談闊論,說現在的大學生太水,遍地都是,工資還不如農民工。

社長聽得心裡涼半截,仔細想想確實是這樣。

過去十幾年,我國大學生數量激增。

1998年時全國高校招生人數僅100多萬,而到了2020年已經達到近900萬。

20年間增加了9倍。

畢業的大學生數量越來越多,農民工數量卻越來越少。

“3000塊就想招個農民工?你當是大學生啊!”


在2010-2011年的時候,我國農民工數量每年能夠新增1000萬以上,但之後增速就開始大幅放緩。

從收入來看,更直觀,也更殘酷。

2009年大學畢業生平均工資是農民工的1.7倍,截至2018年底,這一差距已經收窄到了1.4倍以內。

部分行業的農民工,工資已經比大學生高了。

比如統計局公佈的2018年從事交運倉儲行業的農民工月收入已經達到4345元

2018屆大學生平均月收入僅4624元,其中文化教育大類平均月收入才

3621元

農民工收入增速在趕超大學生,高等教育帶來的工資溢價不斷收窄。

“3000塊就想招個農民工?你當是大學生啊!”


根據麥可思對歷屆大學生3年後職業發展的跟蹤調查,以2015屆本科生為例:

如果他們選擇直接工作,那麼3年後拿到的平均月薪大概有7419元

而如果選擇修讀碩士學歷後再工作,平均月薪卻只有7371元

這意味著,花3年時間讀研帶來的工資提升幅度,比不上3年工作經驗帶來的工資漲幅。

往前追溯了幾屆學生的薪資水平,都是一樣的結論。

“3000塊就想招個農民工?你當是大學生啊!”


前不久富士康還親自上陣搶人。

無論是通過內部招聘、離職返聘,還是普工報名,只要在3月31日前入職,均可獲得獎金。

入職滿60天獎勵4250元,滿90天獎勵2500元,合計6750元。

與此同時,首次入職的新員工還將額外獲得360元。

也就是說,新員工可獲得7110元入職獎金,而這也是富士康史上最高入職獎勵。

“3000塊就想招個農民工?你當是大學生啊!”


2020年,普通流水線工人反而成了香餑餑。

學歷越高,工資越低?

想想還是挺憋屈的。

874萬應屆生前途迷茫

農民工成了香餑餑

“我們服裝廠工人300元一天,還是嚴重缺人。”

深圳市某服裝廠老闆在社交媒體上感嘆。

珠三角一位小工廠老闆也很憂心。

“絕對不能得罪工人,一旦企業紛紛復工,工人最難招,各個廠子幾乎是在搶工人。”

“3000塊就想招個農民工?你當是大學生啊!”


知乎上還有員工提問稱:

“工廠招不到員工,打人情牌,要求辦公室員工無條件去生產線上班,合理嘛?”

工人緊缺,企業只好讓辦公室員工下到車間生產線上班。

真是給跪了!

“3000塊就想招個農民工?你當是大學生啊!”


“今年可能是史上最難且最貴的招工季”。

這是眾多工廠老闆內心深處共同的感慨。

而另一邊,874萬個應屆生的前途茫茫。

實習,辭了;考研,涼涼;

論文,停滯;春招,無望。

社交平臺全是叫慘的聲音。

“3000塊就想招個農民工?你當是大學生啊!”


今年應屆生找工作可能面臨著地獄模式。

“我現在是事業編、省考、投簡歷全都同步進行,基本上一天12個小時都在找工作和寫論文。”

就讀於武漢某高校的研三學生孫沐坦言,去年秋招的時候面試了四五家武漢的企業。

但是受到疫情影響,原本留在武漢發展的計劃只得作罷,現在計劃轉戰珠三角城市。

“3000塊就想招個農民工?你當是大學生啊!”


“簡歷大把大把地投,有回應的只有兩份”。

孫沐感嘆。

當然,這還不是全部。

還有那些年前離職,打算趁著金三銀四找一個稱心如意的工作的待業人員。

以及在第一波減員潮中的人員……

一支浩浩蕩蕩的求職大軍正焦灼地搜尋機會。

“3000塊就想招個農民工?你當是大學生啊!”


一邊是大學生找不到工作,一邊是高薪招不到工人。

大學生真的不如農民工嗎?

社長覺得不是。

中國有近3億農民工,但高收入的鳳毛稜角,大部分依然是社會中的弱勢群體。

承受得住農民工的艱苦,大家都能拿農民工的高薪。

“3000塊就想招個農民工?你當是大學生啊!”


凌晨四點的武漢,一位正在送貨的外賣小哥。

只能說,在疫情影響下,今年大學生的就業形勢更嚴峻了。

但真正優秀的人才,是不會被埋沒的。

高等教育永遠是時代的必需品。

不要著急,冬天總會過去。

每一年都難,但我們不都挺過來了嗎?

你身邊有農民工精英嗎?

你身邊的應屆生開始找工作了嗎?

歡迎在評論區留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