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拿馬運河見證了美國的崛起,那尼加拉瓜運河也能見證中國的崛起


巴拿馬運河見證了美國的崛起,那尼加拉瓜運河也能見證中國的崛起

兩大運河分佈圖

當今世界上有兩條咽喉航道,分別是蘇伊士運河巴拿馬運河,他們的戰略意義是不言而喻的,文史不假就不在此處贅述了。今天,我們主要聊一聊其中的巴拿馬運河,聊一聊它與美國之間剪不斷理還亂的關係。

巴拿馬是中美洲最南端的一個國家,總面積為77000多平方公里。或許,巴拿馬的知名度還不及巴拿馬運河來得更加響亮,甚至有人戲稱,巴拿馬就是一條偽裝成國家的運河。

最早,這裡是加勒比和奇布查等諸多印第安族系的天堂,他們過著既平靜又平淡的刀耕漁獵生活,逐漸形成了自己極具特色的印第安文明。可惜,他們的自主發展之路被接踵而至的殖民者給徹底中斷了。

巴拿馬運河見證了美國的崛起,那尼加拉瓜運河也能見證中國的崛起

西班牙佔領巴拿馬

1501年,隨著大航海時代的到來,西班牙殖民者從大西洋駛來。在登陸巴拿馬的同時,也帶來了巨大的厄運,他們將此地霸佔為西班牙的海外殖民地。

不過,對於這塊雨林覆蓋而又遍佈毒蟲的狹小地帶,西班牙人最初並不太感興趣,僅把它當成了一處連接北美洲大陸和南美洲大陸的通道而已。

後來,西班牙人逐漸認識到,巴拿馬雖然不值得深入開發,但它卻是連接兩大洲的戰略要地,可以將整個西班牙在美洲的殖民地都連成一片,強有力地鞏固西班牙帝國的霸權地位。

經過長期的經營,尤其是在勘察完東西之間的距離後,西班牙第一次提出了大膽而創新的想法,那就是兩側挖通巴拿馬,徹底貫通大西洋和太平洋。

巴拿馬運河見證了美國的崛起,那尼加拉瓜運河也能見證中國的崛起

西班牙主要殖民地分佈圖

1718年,西班牙將巴拿馬與哥倫比亞、厄瓜多爾、委內瑞拉等幾處殖民地,一同歸入新格拉納達總督區管轄。不過,由於政治,技術和資金等多種原因,貫通大西洋和太平洋的設想一直都沒有機會付諸實施。

19世紀初,隨著民族解放運動的興起,在玻利瓦爾聖馬丁的率領下,整個拉美地區都不斷有國家獲得解放。伴隨著這股浪潮,巴拿馬也宣佈獨立並加入了大哥倫比亞共和國。

1831年,隨著西蒙·玻利瓦爾的過世,大哥倫比亞共和國隨即宣佈解體。之後,巴拿馬就成了新格拉納達共和國的一個省級區域。

新格拉納達共和國認識到了巴拿馬的戰略地位,非常迫切地想要開發巴拿馬運河。但是,由於技術和資金的侷限,只得寄希望於各國列強的力量來開發實施。

最初,英國、法國、美國等國家,都對開發大運河抱著濃厚的興趣。尤其,美國人表現得最為積極和主動,甚至還為此專門修建了鐵路。

不過,由於國內經濟不景氣,美國只得暫緩了投資開發運河的步伐,徹底錯失了最佳時機。這樣,法國人乘虛而入並搶先獲得了巴拿馬運河的開鑿權。

美國人喪失了運河的開鑿權後,一直都賊心不死,心心念的就是要從這片區域分得一杯羹。於是,美國轉而從尼加拉瓜取得開鑿從大西洋到太平洋運河的開鑿權,簡稱“尼加拉瓜運河”。對此,英國一直都持強烈的反對態度,雙方關係一度非常緊張。

1850年4月15日,美英雙方舉行談判,美國國務卿克萊頓和英國駐美大使布爾瓦共同簽訂了條約,史稱《克萊頓——布爾瓦條約》,條約規定:

一、兩國保證尼加拉瓜的中立地位;

二、暫停對於運河的開鑿;

三、未來的運河地區應為兩國共管。

該條約訂立後,暫時平息了美、英兩國之間的矛盾。在暫時穩住英國以後,美國人開始“撩逗”法國,希望從法國手中奪回巴拿馬運河的開鑿權,畢竟,美國人認為投資巴拿馬運河似乎更具有可操作性。

而法國人在巴拿馬運河的開鑿初期,完全照搬了蘇伊士運河的模式,沒有具體結合巴拿馬地峽的地形實際,造成了很多的困難。

巴拿馬運河見證了美國的崛起,那尼加拉瓜運河也能見證中國的崛起

巴拿馬運河開鑿期間的物資運輸,都要依靠美國在巴拿馬修築的鐵路。由於美國人的不配合、不支持,使得法國人更加雪上加霜,開鑿運河的工程幾乎到了舉步維艱的程度。

為了減少損失,法國人有意將巴拿馬運河的開鑿權賣給美國。但是,美國人也不傻,儘管想要巴拿馬的開鑿權,但也不想出高價,索性放出風聲說自己準備開鑿尼加拉瓜運河。

法國人急了,擔心自己轉包運河的事情要黃,只得以4000萬美元的低價,將運河的開鑿權和承包權一併轉給了美國。

美國人在先後搞定英國和法國以後,才想到了當事國哥倫比亞。關於這點,非常令人氣憤,就像日俄戰爭期間,日本和俄國打完了,才想到當事國滿清政府。

1903年1月22日,美國與哥倫比亞政府簽訂了《海約翰——埃爾蘭條約》,取得了巴拿馬運河的開鑿權和實際控制權。

但是,哥倫比亞國會卻認為這是一個喪權辱國的不平等條約,堅決反對並號召全國人民起來反對。懾於公眾和國會的巨大壓力,哥倫比亞政府最後只得否決了這個條約。

這下,山姆大叔生氣了,後果很嚴重。你哥倫比亞不是否決了這個條約麼,好!我以後還不和你談了,和誰談呢?巴拿馬國。

當時的哥倫比亞國內比較動盪,民族主義勢力抬頭。而巴拿馬,就處於這場漩渦的中心。長期以來,巴拿馬人都渴望獲得獨立,而美國人卻渴望獲得運河,於是他們一拍即合。美國答應幫助巴拿馬獨立,而巴拿馬則答應將運河交給美國。

巴拿馬運河見證了美國的崛起,那尼加拉瓜運河也能見證中國的崛起

西奧多·羅斯福

當時的美國總統西奧多·羅斯福,曾信誓旦旦地表示:

如果巴拿馬成為一個獨立國家,我會很高興的。

1903年11月3日,在美國人的強力支持下,哥倫比亞自然不敢與美國正面作戰,眼見巴拿馬境內爆發了一場不流血的革命,正式從哥倫比亞獨立出去。

巴拿馬獨立建國後,美國人通過《海布諾瓦里條約》,幾乎取得了運河的一切,實現了所有的既定目標。

不久之後,巴拿馬就發現自己被騙了。或許當年哥倫比亞人對他們談不上友好,但現在的美國人就更壞了,不僅在此大量駐軍,而且在西班牙語通行的拉美地區,非把英語列為官方語言。甚至,就連本國的法定貨幣也成了美元,是世界上第一個除美國以外使用美元作為法定貨幣的國家。

1914年,經過各方的努力,巴拿馬運河終於修成開通了。運河總長大約82公里,最狹窄的部分只有152米,被譽為是“世界橋樑”。

自此開始,美國人張開了自己的錢袋子,開始了日進斗金的日子。而可憐的巴拿馬人卻是敢怒不敢言,眼睜睜目睹自己的國家被美國人天天搶掠,矛盾就這麼日復一日地積壓著。

1959年,在蘇聯的暗中支持下,巴拿馬的示威民眾衝進了運河區進行遊行抗議。甚至,還衝進了美國大使館與美軍士兵進行對峙,要求美國滾出巴拿馬。

1964年,一名巴拿馬學生為了表達自己的愛國心,攜帶巴拿馬國旗進入運河區內升起。結果,立即遭到了駐地美軍的殘酷鎮壓,徹底激起了巴拿馬民眾的強烈憤怒,掀起了一浪高過一浪的反美活動。

1977年,迫於國際社會的壓力和巴拿馬人民的抗爭,美國卡特政府終於鬆口並與巴拿馬重新簽訂了美巴運河新條約。條約規定,美國先行歸還運河區70%的控制權,但剩餘的30%需在1999年底才能歸還。

儘管在1989年時,當時的巴拿馬軍政府採取了對美國的強硬手段,準備單方面提前收回運河的管理權,從而導致了美國發動“正義行動”的軍事入侵。但是,之後的美國曆屆政府都表示遵守卡特執政時期的承諾。

巴拿馬運河見證了美國的崛起,那尼加拉瓜運河也能見證中國的崛起

美國移交巴拿馬運河

1999年12月,美國和巴拿馬舉行儀式,正式完成了巴拿馬運河的移交。從此,巴拿馬運河真正成為了巴拿馬的運河,也成為了真正的世界運河。

2014年,就在巴拿馬運河通航後的整整一百年,當年被美國人口口聲聲宣稱要開鑿的尼加拉瓜運河才終於開工了。不過,這次尼加拉瓜運河的主要投資方並不是美國,而是中國。

巴拿馬運河見證了美國的崛起,那尼加拉瓜運河也能見證中國的崛起

尼加拉瓜運河

開鑿尼加拉瓜運河,不僅可以緩解巴拿馬運河的通航壓力,同時也是我國反對美國全球霸權的實質性行動。如果說,巴拿馬運河見證了美國的崛起,那麼,我們當然有理由相信未來尼加拉瓜運河開通之後,對於中國和世界的影響。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