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壽之道——洪洞縣堤村鄉堤村96歲老人張金花養生側記


96歲老人張金花的長壽之道

——洪洞縣堤村鄉堤村96歲老人張金花養生側記

長壽之道——洪洞縣堤村鄉堤村96歲老人張金花養生側記


長壽老人一直是我近年來寫作的一個欄目。通過電話聯繫,我們由洪洞縣城出發,前去探訪洪洞縣堤村鄉堤村96歲的張金花老人.而且幸運的是,這次的採訪是張金花老人的孫女劉啟茹直接做嚮導.

據瞭解,劉啟茹女士是做電商生意的,在臨汾華門“雙創”園也有自己的門店和銷售團隊.她說,目前奶奶和77歲的父親住在一個院落,所以她這次回來帶了襄汾的關家肘子,洪洞的麥纖粉、枸樹茶、還有永和大棗、蒲縣、吉縣等地的食品特產.一邊講奶奶的故事、一邊更多的講她營銷的產品.並且一再向我們炫耀說,她這些產品是廠家為了打廣告免費提供的.可以讓我們放開的品嚐.聽著劉啟茹女士智慧的講解和一臉善良的微笑,我似乎也在不斷的推斷,她今年96歲的奶奶一樣與她善良.

驅車由堤村鄉政府門口左拐向南三百米左右,便到了張金花老人所住的農家小院.該院依山而建,三個窯洞創建於1995年.因窯洞之間的小過門洞較長.所以窯洞在靠山背景之下,顯得更為結實和美觀.細細觀察,窯洞內外經過現在材料新裝潢以後,令人印象的寒窯寒酸已不見蹤影.加上一些紅木傢俱和大彩電物件的映襯,反而有一種富麗堂皇的感覺.不用多問,就知道張金花老人的生活質量處在農村上流家庭無疑.

今年77歲的劉勝寶,在張金花老人五個兒女中排行老大.一直生活在農村,當下與母親住一個院落,平時為張金花老人做飯,還照顧老人其他生活方面起居.劉勝寶非常健談,從其口中得知,張金花老人平時很愛乾淨,家裡的鍋碗瓢盆、屋內的傢俱、院裡的塵土雜草,都打掃的乾乾淨淨.甚至洗涮東西的拖布與毛巾一樣乾淨.這在全村也是出了名的.

張金花老人平時很少串門,然而她並不覺得寂寞.一是家中有電視,老人喜歡看新聞.二是經常打掃衛生,家裡經常保持窗明几淨.三是本村的一個女兒和北石明的一個女兒也時常來看望她.四是孫子劉啟龍就在鄉政府街附近住著,幾乎每天來看奶奶一趟.還有孫女劉啟茹也經常從臨汾回來給老人捎些食品特產,她除了給奶奶做頓好吃的飯以外,總要給奶奶講些身邊開心的事.張金花老人的兒子劉勝寶非常自豪的說,他與母親二人雖然沒有工資,但兒女們和孫子都很孝順.特別是逢年過節,一個五世同堂的大家庭聚一起,其樂融融.這讓眾多村民非常羨慕.劉勝寶還說,孩子們不是送錢就是送物,鬧得我們好像在家裡等待上貢一樣.看著劉勝寶和張金花老人非常享受的微笑,筆者似乎對‘富居深山有遠親’又有了新的認知和思考.

看著張金花老人熟練地操作著一些現代電器物件,我冒昧的問了一下老人的學歷,竟然得到的答案是老人沒有念過書,一字不識.劉勝寶說,母親雖然不識字,卻聰慧達理.平時脾氣很好,與家人和鄰里從未有口舌之爭.微笑時常掛在臉上.

張金花老人現場給我們說,現在社會多好,人們能吃飽飯。又不打仗、想吃啥有啥,與舊社會無法相比。

此時,我才隱隱約約的感到老人是苦難中走過來的,對現在的生活很知足。對於張金花老人的幸福生活,其兒子劉勝寶最有發言權。他說,每天三頓飯,幾乎頓頓有肉,老人一直喜歡吃肉、消化也挺好。午飯後也是略休息一會就勤快的到處收拾衛生。

雖然老人96歲了,但身體各方面都很好。近兩年耳朵有點背,一點也不影響老人正常交流和生活,在現場若聽老人講話的聲音,如同60歲的老人感覺一樣。如果看老人的微笑,如同70歲一樣年靑。可見老人心態好到極致。我們從內心裡祝福她長命百歲、永遠年輕。難能可貴的是老人還有一個好習慣,就是起的早,每天早上六點半準時起床,而且一起床就用暖壺倒一大缸子溫開水喝,幾十年來天天如此。吃飯與年輕人一樣多,也不挑食。另外張金花老人有曬太陽的習慣,我們隨著老人來到院裡聊天,院裡的韭菜、菠菜和蔥已經透出春意。就在今天,老人見孫女在自家院裡挑洗韭菜,也閒不住動手了。劉勝寶見老人一干活,又趕緊在屋裡提了暖壺,倒了一缸子溫開水悄悄的放到旁邊,77歲的兒子為96歲的母親倒杯水,這是多好的畫面啊!在一旁的孫女劉啟茹動情的說:“奶奶爸爸在家裡開心,我在外更開心、更放心”。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