駕駛沒有牌照的老年代步車到底合不合法?有何依據?

MEN448


沒有牌照的自行車上路,合不合法?

沒有牌照的電動自行車,合不合法?

一,牌照。不是任何車都要上牌照。

二,老年代步車,大致分兩種。三輪與四輪。有的體積大,速度快,而有的體積小速度慢。

應該制訂標準,限尺寸,限時速。

分類管理。

對那些三輪,直把,體積小,速度慢的,可以不辦牌照,更無需辦駕照,只准在慢車道行駛。

而對即些四輪,方向盤,體積大,速度快的則要嚴格管理,牌照,駕照都要辦。還不準在慢車道行駛。


老孫143594597


駕駛老年代步車不僅有合不合法的問題,還有合不合情理的問題。

第一,老年代步車有合法的廠家生產,合法的企業銷售,老人買來上路卻成了不合法了,合情理嗎?

第二,中國現在每百人中就有十多個老人。年輕人開汽車,老年人要考駕照過不了關,買汽車缺經濟能力,現在終於有了買得起、開得了的代步工具,接孫子、買小菜,或者到附近公園轉悠,都方便。現在提出要禁,合情理嗎?

第三,三、四輪電動車還是農民的生產工具,小商小販的運輸工具。如果要禁,無疑讓這個龐大的人群返回肩挑背馱的原始狀態。這更不合情理。

“居廟堂之高,則憂其民”。衣食住行之行,是民生的重要一項。為官者要為人民服務,就得在行上儘可能為百姓提供方便。不能為了你的奔馳寶馬能暢通無阻,就禁止平民百姓的電動車上路。俗語云:大路朝天,各走半邊。你走你的快車道,我走我的慢車道,應該互不干擾吧?一禁了之,真不是辦法。

要解決電動車上路安全和壅堵問題,可以單獨出臺電動車交通規則。這一規則不用太複雜,要方便老人能懂能記。一是對電動車的速度加以限制。二是電動車上牌買保險,便於管理。三是對行道進行規定,要求電動車必須靠邊行駛,一般情況下不得上快車道。四是讓電動車駕駛人懂得綠燈行,紅燈止,不逆行,尤其不得橫衝直撞,否則按交規該罰就罰,該收就收。我相信,只要有規可循,電動車駕駛會走上規範之路的。


直心1


紳愛車,願每個人都擁有自己所愛的。

駕駛沒有牌照的老年代步車到底合不合法?有何依據?

有沒有發現最近三輪四輪電動車在路面上跑的越來越多了,而且絕大部分都是老年人開的,這種車型合法嗎?有依據嗎?

一般來說說,老年代步車由於操作難度低,無需行駛證,駕駛證和牌照,無需保險,價格便宜,深受老年人喜愛。因為老年人平常無非就是買菜,散步,接小孩,有了這樣的交通工具,非常方便。但是老年代步車並且存在安全隱患,車身絕大部分用薄鐵皮,制動系統和安全系統都沒有做到位,只是電動車另一種形式而已。

據瞭解,老年代步車並沒有列入工信部名單,並且根據《道路交通安全法》,市場上銷售的老年人代步車不符合辦理車輛註冊登記的法規要求,也無法取得牌照,按規定不準上路行駛,也不能上牌、購買保險。得不到交通管理部門的認可,就連消協都提醒消費者謹慎購買。

不知大家有沒有發現,交通安全法最後也只說了謹慎購買,而不是說不能購買,說明沒有得到官方認證或沒有明確規定,說明老年代步車是違法的,是無法上路。

老年代步車,存在即合理,它既然存在路面上,就有一定的合理性,雖說它的體積,空間已經超出了非機動車的標準,名義上講,上路是違法的。但是隻要遵守交通規則,走非機動車道,又是老年人開的,一般是不會處罰的。因為我們中國,不僅有法律,還有道德。只要你遵守,處於道德角度上,警察叔叔一般不會為難老年人的。

既然老年代步車這麼受歡迎,為什麼一定要禁止嗯?為什麼政府不能把老年代步車的交通規範起來,一樣看待嗯?

感謝大家瀏覽,更多精彩在紳愛車。

如果大家有不同想法,請在評論區留言,我們一起討論。


紳愛車


老年代步車就是專門為老年人出行設計的,比兩輪三輪電動車舒適,比小汽車出行成本低,而且價格便宜,得到了廣大老年人的認可,很多商家由此看到了商機,開始大量生產投入使用,同時也有一些不法人員打著其他廠家的牌子開始生產銷售,有的老年代步車甚至連個生產地址都沒有,更何談安全了,那麼老年代步車到底合不合法呢?


道路安全法雖沒有明確規定,確給出了老年代步車上路的政策條件:老年代步車要想上路,必須符合國家標準實行的產品目錄制度,必須標註生產企業、品牌型號等項目,車身長度不許超過3.5米,寬度不許超過1.5米,高度也要小於1.5米,重量不能超過750千克,車速不得低於20公里,不得高於70公里,需要到交管部門進行各項性能和安全配置檢測,方可申請牌照。

老年代步車雖然沒有劃分到機動車範疇,但是也需要合法的牌照,目前道路上行駛的老年代步車,質量參差不齊,這不僅給交通帶來了安全隱患,同時也不能保證老年人自身的安全,最後希望有關部門對出廠的車輛嚴格把關,給老年人多做一些交通安全和駕駛方面的培訓,讓老年人出行更安全。

圖片來自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繫刪除,以上內容僅代表個人觀點,祝大家平安出行安全回家。


安全始於足下


不是有那麼句話嗎?“法無禁止就放行”。

現在再來討論老年代步車合不合法的問題,真是令人感到無奈,這是因為:

一,老年代步車問世近十年了,據相關資料估計,全國有千萬輛以上的保有量。而據《齊魯晚報》上的一篇文章估計,僅山東一省,用這種車接送學生的老年人約300萬,也就是說,如果禁行,會影響到300萬個家庭如何接送學生。

二,像御捷、麗馳等大的生產廠家,年產量幾十萬輛,用工萬人以上,一年貢獻利稅幾億元,如果不合法,當年怎麼批的地、上的馬、怎麼給的產品合格證?

三,開這種車確有違規者,但出的事故與轎車比是九牛一毛。而且這種車走的是慢車道,跟著紅燈停、綠燈行;真正亂闖、事故多的反而是兩輪電動車,看看監控大家就會心知肚明。

四,這種車,是平民車、短距離的車、颳風下雨還能讓老年人出門接學生的車,本就與上高速、跑遠距離的轎車不矛盾,再說就是禁了也買不起、不會開、開不起轎車,而且也不環保。

作為用老年代步車的老人中的一員,我們其實都歡迎政府儘快出臺管理措施,取諦小作坊生產的假冒偽劣產品,規範正規廠家和產品,同時給老年代步車上牌,讓駕駛者經培訓考核發證。

這樣做,政府規範了交通管理,減少了事故;上千萬的家庭和老年人得以安心接送祖國的花朵,也得以寧靜的生活,不好嗎?

現在和外國打交道、做生意都提倡雙贏。把老年代步車規範管理,而不是一禁了之。讓政府和百姓也來個“雙贏”、“雙歡喜”,難道不好嗎?


嶧縣西門裡老李


老年代步車的存在合情,但不合法。

老年代步車‘有可能’給交通帶來負面影響,其本身的存在也加重了交通負擔;但不能因此就一刀切,將這類需求視若無睹。

這個產業本身有著龐大的需求和同樣龐大的體量,及早的正規化才能讓廣大中老年患者有所依靠,尤其是近年來我國逐漸進入老齡化社會結構,老年人的數量激增讓老年代步車的需求更加明顯。

目前部分地區採取的一刀切政策並不合理,需要國家出臺有關政策實施正規化管理。


電動商訊


什麼叫老年代步車?他的作用是什麼?首先弄清這問題。老年人年歲大了、行動不便弄個操作比較簡單而速度也是比較緩和比行人稍快一點約每小時十碼。(行人是每小時五碼)的車這才是叫代步車!所以接送孩子,甚至在各種場合接客拉客的全都不能稱之為老年代步車!老人年紀大了、反應遲鈍了、老眼也花了開著現在市面上的這所謂老年代步車,不僅害己同樣也害人!無證無照無保險,出險後誰來承擔責任!所以必須上牌學照、必須有強制險能考合格的可以駕駛此種車輛每小時五十碼以下。(但在考證上可稍作放寬)。考不上駕照的那說明老人真的只能用真正的代表車了。


一笑2242


現代人現代生活,卻在用老套的法規死搬硬套。老年代步車是怎樣走過來,以接學生為例我們從頭看來,改革開放以前是步行,那時基本上街道上無高速無隔離,就步行,開放以後,應該自行車和人力小三輪,後來有小摩托,低矮小但已開始脫離人力了,再後來才是電兩輪,電三輪至電四輪,由於四輪的遮風避雨,可以保證時間到校,再因其成本低,無汙染,維修少,安全比以前的工具更好更強,所以廣受庶民們青睞,於是剛需就出來了。這車的發展軌跡很好,隨科技進步,還有更好更強的便民交通工具產生。既然在發展,頭腦差素質低的製法者們是看不清這車的前景的,倒不如就借發展中再看看,給製法者造個臺階,留給後任吧。


劉76737531


我以為不合法,四輪代步車就是和小汽車一樣,時速超過40公里以上,一個老人不具備駕駛資格,又沒有學習和考試,還沒有駕駛證資格,上路就是違法,他不能等同兩輪自行車和電動自行車,有關部門應以取消此種車型,否則就成為馬路上的犧牲品!


姜華179106649


我是最討厭那些闖紅燈、逆行,快車道上龜速行駛的電動車!電動車確實給老百姓帶來了方便,但也因這種車無牌無保險還無需駕照,讓一些不守規矩之人搞得人人煩!可城市管理不能搞一刀切,應該加大對電動車的管理力度,納入法制管理體制,讓大家都有章可循,有法可依而不是直接禁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