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試熱點:大數據殺熟

【熱點概述】

信息化時代風起雲湧,大數據、“雲計算”等藉助互聯網開發的新技術不斷方便著每一位消費者,也給開發者應用者帶來了好處。這些技術對於一般消費者來講是“霧裡看花”,他們更多的是憑自己的消費體驗進行品評和認同。近期網絡熱議的“大數據殺熟”現象,消費者用自己的證據認為“殺熟”存在,專家也站出來進行不同角度的解釋。技術是中性的,關鍵就是看誰在用、怎麼用、怎麼管。

【模擬題】

近期,“大數據殺熟”成為了消費民眾和專家熱議的話題。消費者認為互聯網廠商利用自己所擁有的用戶數據對老用戶實行價格歧視。經濟領域專家則認為這是商家利用大數據實現商品銷售的優化。你怎麼看?

【參考解析】

數據產生價值,這個價值應該包括對參與經濟生活的各個主體:政府、商家和消費者。

“大數據殺熟”引發熱議,我們應該理性的對待,只要合法使用數據,遵章守紀進行經營,積極進行引導,就一定能消除疑雲,更好的助推“數據時代”的誠信社會體系建設。

從消費者列舉的證據表面分析,確實讓人感覺互聯網商家有利用“消費者大數據”進行“殺熟”謀取私利之嫌,這反映出商家的誠信問題和管理不足。如果不及時澄清解釋到位,必然引發民眾對商家的不滿,甚至引發普通民眾對個人消費數據的敏感和對“大數據”的猜忌,最終損害有序的經營秩序和大數據經濟發展的未來。經濟學界的專家進行了專業的解釋,但是對於民眾無法理解,仍然不能有效消除大家對“數據”的糾結和對商家“不良的印象”。

應該說數據是無辜的,“大數據時代”也是發展的大勢。“大數據殺熟”的熱議凸顯了社會各方對“數據”的理性認知不足、對“數據”的規範透明使用不夠和對民眾進行“數據”知識普及的必要性。

在熱議面前,需要多方力量及時發揮積極作用,並及時推動社會對“大數據時代”的認同,讓我們能借助“大數據時代”的契機更好的發展。

信息主管部門要及時回應,組織物價、市場監督、消協、媒體和民意代表介入調查,查清“殺熟”真相,違規的及時依法查處、沒違法的做好解釋說明,給社會一個安心的答覆;商家更要第一時間回應消費者關切,擺事實講道理,“透明”的講清“殺熟”的來龍去脈,增強“消費者數據”使用的誠信化、合法化和透明化,讓消費者“心中明白”,維護好消費者合法權利、自身商譽和市場信譽;廣大的經濟學者也要藉助此次機會進行案例剖析,普及民眾“大數據”的知識,提升大家對數據時代潮流的理解和順應水平,提出有效應對大數據時代“殺熟黑洞”的治理建議;主流媒體要呼應民聲,密切跟進和關注“殺熟”現象的調查,引導社會正確認知“數據”,傳播依法經營和誠信做人的價值理念,為大數據時代的健康發展營造良好氛圍;根本之策是要加大數據時代相關立法、監督,為大數據時代保駕護航。

數據時代不可逆轉,數據應為民服務。相信經過“大數據殺熟”的合理處置,一定能夠為大數據的到來營造更好的發展環境。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