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語堂行書節錄《師說》 四屏


林語堂行書節錄《師說》 四屏

林語堂(1895年10月10日-1976年3月26日),福建龍溪人,原名和樂,後改玉堂,又改語堂,中國現代著名作家、學者、翻譯家、語言學家,新道家代表人物。

林語堂行書節錄《師說》 四屏


林語堂行書節錄《師說》 四屏


林語堂行書節錄《師說》 四屏


林語堂行書節錄《師說》 四屏


林語堂行書節錄《師說》 四屏

款識:丙辰荷夏上浣,林語堂。

鈐印:林語堂(白文)、玉堂(朱文)。

錄文:古之學者必有師。師者,所以傳道、受業、解惑也。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無惑?惑而不從師,其為惑也,終不解矣。生乎吾前,其聞道也,固先乎吾,吾從而師之;生乎吾後,其聞道也,亦先乎吾,吾從而師之。吾師道也,夫庸知其年之先後生於吾乎?是故無貴無賤,無長無少,道之所存,師之所存也。嗟乎!師道之不傳也久矣,欲人之無惑也難矣。古之聖人,其出人也遠矣,猶且從師而問焉;今之眾人,其下聖人也亦遠矣,而恥學於師。是故聖益聖,愚益愚。聖人之所以為聖,愚人之所以為愚,其皆出於此乎?愛其子,擇師而教之;於其身也,則恥師焉,惑矣!彼童子之師,授之書而習其句讀者也,非吾所謂傳其道、解其惑者也。句讀之不知,惑之不解,或師焉,或不焉,小學而大道,吾未見其明也。


此文存疑,只做參考。丙辰荷月推斷 為1916年6月或1976年6月.1916年作者9歲;1976年6月作者已經去世。關鍵書風和其它作品出入很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