淪為通用名稱?“84”消毒液踩過的坑,各企業都可能會遇到!

新冠肺炎疫情爆發至今,各地逐漸得到了有效遏制,確診病例數量呈現明顯的下降趨勢,多地已連續多天沒有新增病例,

可以說好消息是越來越多了。

病毒侵襲之初,很多家庭都開始紛紛採購儲備口罩、84消毒液、酒精等各類防護用品,一時間讓各地藥店的這類儲備物資都斷了貨,一直處於售罄狀態。

關於84消毒液的消毒效果相信大家都很明白那是非常厲害的,但許多人一定不知道它是因何得名,更不瞭解其背後有過的一段商標故事。


淪為通用名稱?“84”消毒液踩過的坑,各企業都可能會遇到!

一、“84”是什麼意思?

1984年,地壇醫院的前身北京第一傳染病醫院研製成功能迅速殺滅各類肝炎病毒的消毒液,經北京市衛生局組織專家鑑定,授予應用成果二等獎,定名為“84”肝炎洗消液,後更名為“84消毒液”。所以簡單來說1984年,就是它名字的由來!

據瞭解,84消毒液研發成功後,地壇醫院於同年設立“北京第一傳染病醫院勞動服務公司”,生產銷售“84”消毒液。

1992年6月,地壇醫院出資設立“北京龍安醫學技術開發公司”,委託該公司生產銷售“84”消毒液:雙方約定,凡今後在“84”消毒液的生產、研製開發及經營銷售中處理有關法律糾紛均以地壇醫院的名義,由地壇醫院出面解決。

1997年3月,地壇醫院還通過組建集團公司的形式,向全國三十多個生產廠家轉讓、許可使用其技術,生產、銷售“84”消毒液。各受讓企業在其產品上均標明商標及“84”肝炎洗消液或“84”消毒液名稱。

後來,隨著“84”消毒液知名度的提高,在市場中出現了各種“84”消毒液,一度造成了市場的混亂。


淪為通用名稱?“84”消毒液踩過的坑,各企業都可能會遇到!

二、“84”可以申請商標嗎?

帶著這一疑問,小編通過全球知識產權智能管家雲葫蘆APP查詢瞭解到,截至目前,以“84”二字為名的商標申請註冊數量並不多,只有二十幾件,但是含有“84”字樣的商標申請數量卻有200多件。其中對於消毒液用品而言,核心類別是第五類的醫用醫藥類,“84”二字的商標在此類別中共有7件,但均未註冊成功。


淪為通用名稱?“84”消毒液踩過的坑,各企業都可能會遇到!


淪為通用名稱?“84”消毒液踩過的坑,各企業都可能會遇到!


淪為通用名稱?“84”消毒液踩過的坑,各企業都可能會遇到!

雲葫蘆APP商標查詢截圖

“84”二字無法成功的在核心類別上註冊商標,其實多數是因為“84”這兩字成為了一個通用名稱,至於“84”是如何淪為通用名稱的。

小編通過查詢資料瞭解到,地壇醫院自1984年研發“84”消毒液以來,向全國多家企業轉讓該技術,許可其生產銷售“84”消毒液,但是在有關技術轉讓許可合同中,並未對“84”名稱有何特殊約定。

在聯合生產合同中也只對“84”肝炎洗消劑技術成果的權利歸屬作出約定,並未約定該產品的其他知識產權及歸屬。以致於“84”消毒液作為該類商品的名稱被普遍使用,各受讓企業均在使用該商品名稱的同時,標明各自所使用的商標,進行區別。

雪上加霜的是,2001年4月,衛生部對包括消毒劑、消毒器械在內的健康相關產品的命名提出了要求。

市場上尚有其他企業生產的84消毒液在銷售,此種稱謂已成為該種產品的俗稱,不應由一家註冊專用,

最終將“84”作為消毒劑的一種通用名稱進行管理,或者認定“84”表現了本商品的型號特點不予註冊商標。所以至今為止,“84”消毒液都已作為本行業普遍認可的商品名稱所廣泛使用。


淪為通用名稱?“84”消毒液踩過的坑,各企業都可能會遇到!

三、如何避免商標淪為通用名稱?

結合“84”註冊商標的經歷,看到這裡,相信大家也都能明白一旦商標被認定為通用名稱,這無疑將會對企業帶來巨大損失,那麼我們該怎樣做才能有效避免這一情形呢?下面就跟著小編繼續往下看。

1、選用顯著性較強的標識進行商標註冊。儘量避免使用概括商品特點、用途的詞彙及不具有突出特點的簡單線形圖形;

2、申請商標時,注重品牌多元化建設。在不同類別或不同產品上註冊防禦商標,降低該商標淪為通用名稱的可能性;

3、注意宣傳用語,避免用商標名稱替代商品名稱。比如,“邦迪”,幾乎被當成創可貼的代名詞;強生公司的“美瞳”,也幾乎成為隱形眼鏡的代名詞。這都有淪為通用名稱的風險;

4、關注市場,及時維權。禁止他人未經許可擅自使用自己的註冊商標;

5、

妥善保存各種商標使用證據:市場宣傳、所獲榮譽、採訪資料等等。


淪為通用名稱?“84”消毒液踩過的坑,各企業都可能會遇到!

商標註冊的審查過程較為嚴謹並具有一定的風險性,所以在申請註冊時務必要遵循法律要求做好科學合理的準備工作,保證一定的專業性。在充分準備好後就需要及時儘早的提交商標申請,以免因一時疏忽被他人搶先一步。

對於本篇文章提及的通用名稱無法註冊成商標,歡迎大家積極結合個人觀點進行評論留言!

想要了解更多知識產權有關資訊,可關注知識產權保護前沿。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