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只蝙蝠引起的全球恐慌,“野味”究竟有多好吃?

新型冠狀病毒

冠狀病毒是一個大型病毒家族,已知可引起感冒以及中東呼吸綜合徵和嚴重的呼吸綜合徵等嚴重疾病。新型冠狀病毒是以前從未在人體中發現的冠狀病毒新毒株。2020年1月12日,世界衛生組織正式將武漢肺炎疫情的新型冠狀病毒命名為"2019新型冠狀病毒(2019-nCoV)"。作為新發現的病毒,其傳播性較強,故我們一定要在日常生活中注意防護。


1只蝙蝠引起的全球恐慌,“野味”究竟有多好吃?

03年的非典抗擊行動足足持續了8個月,病因是嚴重急性呼吸綜合徵,即SARS病毒!那時候,也常常會聽到舉國上下各個地方又增添感染案例多少個,死亡案列多少個,由於網絡通訊不發達,交通方式也不便利,當時一旦有人感冒發燒,就會被立馬隔離起來!

2003年,SARS在全球範圍內傳播並感染了數千人,全球進入緊急狀態。科學家鑑定出罪魁禍首為一株冠狀病毒,並在廣東牲禽市場上所銷售的果子狸中發現了基因類似的病毒。當時在廣東非典病毒起源的地方,有食用果子狸的習慣,這樣一來,果子狸把攜帶SARS病毒的蝙蝠吃掉,再傳播給人類。

後來經過專家研究發現,其實罪魁禍首不是果子狸,而是菊頭蝠,在之前有人就在市面上發現售賣的果子狸體內含有非典病毒,但是它們並不是源頭,真正的源頭是菊頭蝠。這種常見的蝙蝠體內含有非典病毒的全部基因組成部分,只不過果子狸會捕食菊頭蝠所以體內才含有了病毒。

1只蝙蝠引起的全球恐慌,“野味”究竟有多好吃?

無獨有偶,2020年年初就爆發了新冠狀病毒,這次病毒爆發的根本原因也可能來源於蝙蝠,所謂“天災人禍”大概不過如此吧!“天災”不可控。“人禍”是想躲也躲不掉!人類的無知就是要用生命作為代價!

野生動物正常情況下是不會主動將這些病毒傳染給人類,不管這次新冠狀病毒的來源到底是哪種動物,有一點可以確定的是:就是因為人類對野生動物的捕殺、食用、交易行為導致人類的感染。捕殺、交易行為都是源自食客“吃”的需求。

正是好吃野味的這群人導致了野味市場的壯大。“病從口入”就是由此而來!我們的祖先用了幾千年的經驗,為我們圈養了適合食用的動物,而有些人卻偏要去吃那些所謂更“滋補”的野味。

現代科學早已證明,野味並沒有比家養的動物更有營養,而從口感上來說,野味也並沒有多美味,相反,為了適應野外生存,大部分的野味都是皮厚肉糙,很多甚至有很重的腥臭之味。而總有那麼一部分人,喜歡以身試險,結果枉送了身家性命!

1只蝙蝠引起的全球恐慌,“野味”究竟有多好吃?

這次的疫情,可以說是野生動物界給人類的一次“教訓”。

歷史總是不斷地重複,人類卻從來都不會從歷史中吸取教訓。總是好了傷疤忘了疼,但人類定要總結出一條經驗:敬畏自然,不要以為自己在食物鏈的頂端,就什麼都敢吃!看了這麼多,野味還敢不敢碰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