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一鳴動刀:解散了一個上百人的團隊

導讀:為今年IPO肅清前路?

文章來源:投資界(pedaily2012)


張一鳴動刀:解散了一個上百人的團隊


一切來得似乎都毫無徵兆。

日前,一份關於《關於TNS國際化部分部門集體被迫轉崗的想法》的內容在社交媒體上流傳,直指字節跳動對業務調整“一刀切”,疫情期間部門宣佈解散,100多名員工被迫轉崗。

投資界(ID:pedaily2012)獲悉,這次被解散的,是字節跳動旗下應用TikTok的海外內容審核團隊。據瞭解,這樣的調整其實已經進行了一段時間,隨著各國監管的愈發嚴格,TikTok不得不努力消除外界對其中國背景的忌憚。

隨後,投資界試圖聯繫採訪,TikTok相關負責人回覆稱:“我們尊重不同文化和法律背景下對於內容健康的要求,一直把相關的內容運營管理工作交給熟悉當地文化和法律的本土團隊負責。”

眼下,TikTok正迅速席捲全球,下載量逼近20億,霸榜全球應用市場。而背後的字節跳動,也成為了一個在30個國家,有超過6萬名員工的巨無霸。然而,海外監管這把利刃,始終懸掛在這個龐然大物的頭頂。


01

這個部門就地解散

停止使用在中國上班的人員審核海外內容


公司優化劇情,也在字節跳動上演了。

就在張一鳴宣佈字節跳動全新組織架構升級幾天後,3月16日,華爾街日報報道,TikTok稱將停止使用在中國上班的審核人員來監控海外內容,並將把這些工作崗位轉移到中國境外。

這一調整涉及到了部門百餘名員工。一名被迫轉崗的員工難掩情緒,在脈脈寫下《關於TNS國際化部分部門集體被迫轉崗的想法》的爆料。

對方披露了更多細節:公司因為業務發展需求,把TNS國際化審核一刀切,可以理解,但在疫情期間毫無徵兆的就直接宣佈就地解散,讓100多號人面臨轉崗。而且宣佈了以後才知道,原來有一個在18樓另一層的亞洲業務團隊早在年前就已經解散了,為什麼不一起通知?

張一鳴動刀:解散了一個上百人的團隊

這個審核部門的員工大多來自海內外名校,還有很多碩士海歸,清北不在少數。該前員工稱:“試問公司有多少同學會三門語言的,90%都集中在這個部門了吧,這個和一鳴前幾天發的國際戰略是不是想違背的呢?難道國際戰略口號就是自嗨嗎?我司在裁員問題上一向沒有負面消息,難道這次要破例嗎?”

事實上,字節跳動旗下的短視頻產品TikTok,一直在周旋各國內容審核政策帶來的掣肘,因屢屢遭遇抵制,據悉,在過去一兩年間,TikTok很大一部分內容監督程序已經完成了當地化。就在前不久,TikTok還宣佈,計劃於今年5月初在洛杉磯開設一個“透明中心”,讓更多外部人士瞭解自己在美國如何審核平臺內容。

像所有迅速崛起的內容社交APP一樣,在國際市場,TikTok也勢必遭遇嚴格的審核。“中國化”,成為TikTok急於摘掉的標籤,並加速在業務與人員層面實現與抖音完完全全的獨立。只不過,原本看起來循序漸進的過程,隨著100多人的集體轉崗變得有些匆匆忙忙。

TikTok是在為新的大動作肅清前路?此前多次傳出消息,字節跳動計劃今年上市。


02

全球下載量逼近20億

TikTok已經不只是海外版抖音了


疫情之下,TikTok正以迅猛之勢席捲全球。

2020年2月,TikTok以1.13億次下載量和5040萬美元的應用內收入再創紀錄,成為有史以來數據最高的一個月。其中,中國區收入為4600萬美元,佔91%,Sensor Tower分析,應用內購激增是由於春節和和疫情對消費的雙重刺激。

數據分析機構App Annie顯示,綜合iOS 和 Google Play 的情況,在創紀錄的這個月裡, TikTok成為全球下載量最高的應用(非遊戲類),且收入位居第三。迄今為止,TikTok全球總下載量達19億次,逼近20億。

印度成為TikTok最大的海外市場,2019年,印度人在TikTok上花了55億小時,TikTok母公司字節跳動也於今年3月,在印度推出了音樂流媒體Resso。在日本,TikTok也曾迅速打開局面,登上熱門應用榜第一,這被視為很大的成功——對於出海企業來說,日本向來是一塊“難啃的骨頭”。

實際上,TikTok以美國洛杉磯為總部,同時在倫敦、東京、首爾、上海、北京、新加坡、雅加達、孟買和莫斯科等地設立全球運營辦事處。

如今的TikTok,已經不能用海外版抖音來形容。2018年8月,字節跳動把抖音海外版TikTok和曾10億美元買來的musical.ly一起整合升級——雙方聯合推出全球短視頻平臺新TikTok。musical.ly曾大肆流行於北美,抖音更是橫空出世的現象級APP,TikTok在這樣雙重基因的加持下,迅速成為了字節跳動全球化的標誌性應用。

然而,下載量數字帶來的快感並不會持續太久,一直伴隨著TikTok的監管難題,始終是字節跳動的心病。一直以來,TikTok因中國背景接連在海外遭受質疑,例如“TikTok內容審核制度可能受到中國審查的支配”。這其中,來自美國的監管最甚。

在美國強監管政策的聚光燈下,TikTok被視為一種威脅。據華盛頓郵報去年10月25日的報道,美國的兩位參議員向美國情報部門聯合申請,調查TikTok是否構成“國家安全風險”。另外兩位資深參議員致信美國代理國家情報總監,對TikTok的數據收集行為提出了質疑。

就在這個月,一場美國國會參議院關於TikTok數據安全問題的聽證會在華盛頓召開,這是繼2019年11月後,TikTok第二次被納入美國參議院聽證會討論。

TikTok也在積極斡旋。先是竭力擺脫“抖音海外版”的標籤,實現了在數據、產品架構、人員、商業化等各方面的完全獨立。從2018年起,TikTok在各個國家的運營團隊逐步建立,在內容審核上盡力“去中國化”。去年10月,TikTok負責人朱駿(Alex)就開始直接向張一鳴彙報。

TikTok US的運營主體是一家美國企業。2019年10月,TikTok還宣佈在美國引入第三方機構,讓他們為平臺的內容管理政策提供諮詢服務和建議。TikTok美國總經理瓦內薩·帕帕斯表示,這樣的舉動是為了提高內容審核政策及社區保護措施的透明度。

除了來自監管層面的難題,TikTok在海外還有著Facebook、Instagram甚至Snapchat等強勁的競爭對手。扎克伯格在世界各地的演講中,也越來越多地提到TikTok,視TikTok為“眼中釘”,甚至不惜模仿。


03

全球員工超6萬名

挑戰越來越大,張一鳴親自上陣


估值750億美金的字節跳動,已經無限接近成為全球科技巨頭的夢想。

據說,戰略天才張一鳴,曾在2014年秋天訪問硅谷後就埋下了做成一個全球科技巨頭公司的種子,回到北京後,他在一篇博客中寫道:“中國科技公司的黃金時代即將來臨。”

此後,對於努力生存的今日頭條來說,全球化始終是重要課題。今年3月12日,張一鳴全員信宣佈了組織架構的全面升級,在將中國區業務交棒給張利東和張楠之後,張一鳴也將聚焦於更大的挑戰,即建立一個全球的、多元的、超大型的企業。他明確表示,將會花更多精力完善字節跳動全球管理團隊。

“我爭取在未來三年走遍所有有辦公室的地區,瞭解公司也學習當地文化。我們的目標不僅是建立全球化的業務,更是建立全球化的多元兼容的組織。通過更好的組織,激發每個人的潛能和創造力,服務全球用戶。”張一鳴表示,目前字節跳動在全球已經有超過6萬名員工。

值得一提的是,從2019年底開始,包括前華納音樂集團高管Ole Obermann、前微軟首席知識產權顧問Erich Andersen、網絡安全專家Roland Cloutier等先後加入字節跳動。就在正式宣佈組織升級前一天的3月11日,字節跳動將“多元兼容”新加入公司的企業文化。字節跳動說:既然平臺上的創作者和用戶來自世界各地,那麼打造這些平臺的團隊和人才也應該如此。

數據越來越彰顯字節跳動的全球野心。截至2019年底,字節跳動旗下產品全球月活躍用戶數超過15億,業務覆蓋150個國家和地區、75個語種。海外市場的高歌猛進,大部分都是抖音和TikTok的功勞,以及Resso、Lark、Vigo、Helo等海外產品。

如今的字節跳動,已是一個足跡遍及全球的“龐然大物”。但就像張一鳴所說:管理一個在30個國家,180多個城市,有超過6萬名員工的公司,並不容易,“我們已經看到了不少管理問題。”

*題圖來源於視覺中國。(本文作者楊繼雲,來源於投資界,IT大佬已獲得作者授權、經IT大佬編輯發佈,文中觀點為作者觀點、不代表IT大佬觀點。)

張一鳴動刀:解散了一個上百人的團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