寂寞逸語:竊功自有悲劇來,古典智慧《止學》談“竊功”


人性自古愛錢財,

盜取功勞行不改,

掠奪成性自貪婪,

竊功自有悲劇來。

談談可怕的職場黑暗森林,《止學》中說“竊功”

  記得有一句話,“竊鉤者誅,竊國者侯”。偷竊其實並不是可恥的事情,只要把這兒事情弄得高大上,這就好了。功勞的重要性是會帶來封賞。如果沒有封賞,或者封賞的預期,這就失去了功勞的意義了。那麼所謂盜竊功勞,其實就是盜取別人的財物和權力。當然這種東西一定會令人很頭疼。如此令人討厭和不齒的行為其實也是經常發生的。畢竟很多時候封賞並不是一種固定的東西,只是一種期待。

  竊取成果在平常也是很常見的。

  我們甚至可以看到許多動物都喜歡竊取其他動物的捕食成果,例如很多的獅群會去打劫獵豹的捕食成果一般。

詞語解讀:

1) “功勞”一共在《全元曲》中出現197次。詞頻排860名。“功勞”詞語解讀:指(人)對事業做出了突出的貢獻,超越了平凡的勞動稱其為功勞。語出《管子·明法解》:亂主不察臣之功勞,譽眾者則賞之。

2) “盜竊”一共在《墨子》中出現3次。詞頻排4338名。“盜竊”詞語解讀:以違法佔有為目的,採用規避他人管控的方式,轉移而侵佔他人財物管控權的行為。如:宋 蘇軾《論黑肱以濫來奔》:“﹝魯﹞招聚小國叛亡之臣,與之為盜竊之事。”。


寂寞逸語:竊功自有悲劇來,古典智慧《止學》談“竊功”

★掠奪★

  人性是貪婪的,但是總是想著不勞而獲。在這種心態下,只有如同瘋狗一般去撕咬,這種撕咬代表的是一種強大的能力,這就是掠食者越來越強大的原因。

  但是這種掠奪的策略也是有風險的,畢竟食物不是經常都那麼的豐饒。通過掠奪會在資源上得不到持續的動力,也就是會有很大的波折。

  在社會上,通過掠奪獲取功勞,也會在沒有掠奪對象和掠奪失敗的時候,出現很大的生存危機。這就是掠奪最大風險的地方。當然善謀者,還是會有自己的辦法。

在書中有“竊功”,一起解讀。

1) 竊功者必奸也。來源於:《止學》。全文如下:忠臣不表其功,竊功者必奸也。君子堪隱人惡,謗賢者固小人矣。如此解釋:奸臣是會把別人的功勞據為己有。

★防禦★

  最好應付掠奪的辦法,還是要做好一定的防禦。當然這也是需要大量的消耗資源的,但是對比白白送給對手,還不落好的危機,還是有價值的。例如,古代農耕民族就會建築城市對自己的財產進行保護。而現代,也會通過專利等辦法,避免成為別人掠奪的對象。今天的華為,能夠在美國的巨口中掙脫,其中一條就是花費了大量的資源去進行備胎計劃。

  在手中掌握足夠的力量,才能有效的避免成為別人掠奪的對象,這是一種生存之道。

  但是這個世界,沒有人是不可或缺的。

  在世界,是殘酷的。我們在掠奪別人的同時,還是被別人掠奪。世界雖然好像很明亮,但是實際上還是一個黑暗的森林,森林中,不知道誰會被誰殺死,一瞬間。

張口亂語:竊取別人的功勞,這種行為雖然可恨,但是這是人性的真實反映。我們雖然咬牙切齒,但是也只能想辦法把自己保護好。真是一種人生的悲劇。

只有訂閱,不再錯過。只有點贊,給予動力。只有回覆,方有目標。

你的需求是,就是作者研究的方向。

作者“寂寞寒窗空守”詩云:

寂寞寒窗,空守安寧。

專注經典,另闢蹊徑。

金剛智慧,砥礪前行。

拋磚引玉,同為精進。

№382日期:200321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