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智慧《止學》:言語過多失威嚴,控制情緒更休閒

勿與下屬作爭辯,

言語過多失威嚴。

鬥爭容易拉平齊,

控制情緒更休閒。

談不要動怒,《止學》中說“不辨”

  這一節,涉及到的是一個很重要的問題,就是作為上位者如何與下屬去處理問題。下屬並不是所有事情上都會遵從上司的安排,更有可能會出現爭辯。這就是一個考驗作為上司如何處理問題的魄力的時候了。

★神秘★

  我們都知道一個道理,事情通過辯論可以更清晰。但與下屬辯論的風險在於容易被下屬知道自己並不懂,或者是容易拉平和別人的差距。這是為官大忌。如果摒除掉現代的人人平等的理念。在古代,無論東西方,為上者都需要一定的神秘主義進行管理。

  神秘,其實就來源於信息的溝通並不暢順,皇帝之所以容易被捉摸,是因為皇帝的信息來源是單一的。因此在他的近臣看來,他也是容易被矇蔽的。

  對於現代管理,特別是一些先進的大管理來說,信息的隔絕並不一定正確,而且由於多層的信息隔絕,會導致信息的失真和走樣。這種失真和走樣會令整個組織的目標和實際用力方向發生偏離。

關聯詞語賞析:

1) “神秘”一共在《全元曲》中出現1次。“神秘”,表示難以捉摸,高深莫測。出自顏延之《白鸚鵡賦》序:“餘具職崇賢,預觀神秘,有白鸚鵡焉,被素履玄,性溫言達,九譯絕區,作玩天府。”。

2) “爭辯”一共在《資治通鑑》中出現3次。“爭辯”詞語解釋:頑強地為他所信奉的真理爭論。


古代智慧《止學》:言語過多失威嚴,控制情緒更休閒

★平齊★

  辯論有一個很好,也很不好的作用。就是會讓辯論的雙方,在水平上拉近。也就是說,如果你是高水平的人,在辯論後,你的認知是會降低的。而如果你是低水平的人,在辯論後,你的認知會升高。雖然在整體上來說,是上升的,但是很明顯會對高水平的人不利。而作為領導,實際上通常會代表這個高水平的人,這樣都後果,就是水平通常被拉低了。長期在部門內辯論的領導,通常就會變成一個普通員工的水平。

  而保持不辯,或者讓下屬之間進行辯論的好處,在於不會拉低自己的水平,同時也可以置身事外的看到了這個問題的更多的角度。

在典籍中用於“辨”一字,我們一起欣賞其中內涵。

1) 王者不辨,辨則少威焉。來源於:《止學》。全文如下:王者不辨,辨則少威焉。智者訥言,訥則惑敵焉。勇者無語,語則怯行焉。可以這樣解釋:上級不要去和下屬爭辯,說多會沒有威嚴。

2) ﹝周穆王﹞同王母宴於瑤池之上,歌謳忘歸,四方諸侯之爭辯者,無所質正,鹹賓祭於徐。來源於:唐·韓愈《衢州徐偃王廟碑》。

★儀態★

  上下級之間有一個傳統的觀念,就是上級要在下級面前保持儀態。也就是要像一個廟裡的菩薩,不苟言笑。當你的喜怒哀樂被別人所獲知,吃虧的其實就是自己。

  。

  爭辯是一件平常的事情,而由於爭辯的時候,人是處於一種高密度信息交流的狀態,已經無暇顧及自己的儀態。在這種情況下會失去原有的地位。

張口有語:如果你是一個傳統的管理者,一定不要和下屬爭辯。如果你是一個現代的管理者,你可以在能控制的情況下平等的交流。

只有訂閱,不再錯過。只有點贊,給予動力。只有回覆,方有目標。

你的需求是,就是作者研究的方向。

作者“寂寞寒窗空守”詩云:

寂寞寒窗,空守安寧。

專注經典,另闢蹊徑。

金剛智慧,砥礪前行。

拋磚引玉,同為精進。

№330日期:200129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