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在社會,窮人想逆襲機會大嗎?

冷暖直知


看到有一些人抱怨,這個社會越來越固化了,窮人翻身機會越來越少。實際上,這個社會並沒有固化,上升通道反而變得越來越多。很多時候,人們只是習慣對於現狀不滿而已。

通常來說,人們比較容易好了傷疤忘了疼。時間久了,就把過去的傷痛忘掉了,從而產生過去美好的錯覺。有的人經常說以前那個時代是多麼美好的,不斷地對現狀抱怨。比如,有人懷念過去單位福利分房,但是卻忘記了那種苦苦等待,結果人生的大半輩子都消耗掉,也未必輪到自己。

上個90年代中期之前,電話還沒有普及。有的人外出打工,一去就是幾年,家人卻無法聯繫到他,就這樣下落不明。上個世紀80年代,廣東湛江市一個小鎮,有一位女性的丈夫,他和朋友出去,再也沒有回來了。當時,他的家人也去報案了,可是沒有任何音訊。

那個時代,年輕人外出打工,家裡人往往是不放心的。畢竟,那時不像現在,一個人不管去什麼地方,都可以及時和家人聯繫。當時,打電報可能是最快的聯繫方式了。因此,如果你回到那個年代,就可以身臨其中的無奈。

上個世紀90年代,中國治安環境很差。現在,中國治安環境已經發生很大改善了,甚至比一些發達國家還要好。當年,人們做生意,都是帶著大量現金,而不是像現在可以銀行等方式轉賬。不要說遠,就是在10年前,各種搶劫事件還是比較多,但是現在已經大幅下降了。

計劃經濟時代,人們發揮的平臺是很少。上個世紀80年代,如果不能混到體制內,剩下的選擇並不多。要麼留在農村種田,要麼選擇做生意,差不多就是這樣。那時,外出打工的機會也不多。

現在,人們賺錢的平臺也變多了。學霸在中學階段就可以賺錢了,但是過去很少有這樣的機會。中考成績優秀的學生,到私立學校讀書,不僅減免學費,同時還有高額的獎學金。湛江市某私立學校對考生承諾,中考成績優秀的學生,校方的獎學金將超過十萬元,三年之後,考上北大清華,獎勵人民幣一百萬元。

網紅papi醬直播一個半小時,她就獲得90萬元的打賞。papi醬確實很有才華,但是也和這個時代平臺有關。如果回到上個世紀90年代,她再有才華,也沒有現在的知名度。因此,正是這個時代的進步,讓有才華的人擁有更多展現自己的平臺。

互聯網普及之後,人們學習的機會變得越來越多。現在,只有一臺智能手機,就可以隨時學習。很多時候,我們都利用零碎時間去學習。就拿學習英語來說,這比過去便利很多。如果回到上個世紀90年代,很多人都是用錄音機,通過卡帶學習英語。現在,只要手機在我身邊,就可以學習英語。

不管我們現在處境如何,到處抱怨是沒有任何意義,這對自己認知能力是沒有幫助的。看到別人有錢,我們不是把心思放在妒忌上,甚至對人家進行攻擊。正確的做法,就是我們認真向人家學習,看看人家做對了什麼。

一個人要想成功,就要學會市場邏輯角度去思考問題。有的老師罵學生,說他講得那麼辛苦,不認真聽課,那是不尊重他的勞動結果。如果按照邏輯,讀者不認真我的文章,是不是尊重我的勞動成果呢?當然,我沒有這種想法。要是讀者不喜歡看我的文章,只能說明我寫得不好。

作為窮人,不要幻想貴人來到你身邊,一起都是要依靠自己的。就算我要獲得富人的資助,那麼我也需要打動他,讓他產生同理心。這個過程中,本身就需要資源的投入。要獲得別人的資助,這也是一種能力競爭的結果。

要想和富人成為朋友,不是拼命巴結人家,而是提供人家服務。如果你覺得拍馬屁就可以討好富人,就顯得過於幼稚了。要融入富人圈子之中,就必須瞭解富人們的真實需求。不同的富人,他們需求方面也是差異的。

段祺瑞確實是一個不錯的官員,他資助了當時的圍棋神童吳清源。窮苦的孩子這麼多,為何段祺瑞願意資助吳清源呢?如果吳清源不是圍棋神,他就很難獲得段祺瑞的資助。他拿了段祺瑞的錢財,起碼可以陪段祺瑞下棋,作為資源的交換。

吳清源在《吳清源自傳:中的精神》這本書說道:“顧水如老師那時帶我去過段祺瑞的府上。段祺瑞是親日派的軍閥政治家,是北京政府的國務總理。段祺瑞十分喜歡下圍棋,每週的星期天一大早,棋手們就都會去他家和他一起下棋,之後一起吃早飯,這已經成為了慣例。我也和段祺瑞下了棋。我開始並不知道他的棋力如何,只知道他下棋很快。看我是孩子,他就下無理手想欺負我,最後我抓住了他的破綻,贏了那盤棋。”

這個時代,窮人到底有沒有逆襲的機會?我覺得是有的,但是成功從來都不是容易的事情。對於富人來說,搞得不好,也會破產的。要堅持不斷學習,看看能否在試錯過程中,抓到這個時代的機遇。努力是必須的,成功還有運氣因素在裡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