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聲律啟蒙】分段解釋之八齊原文及翻譯


【聲律啟蒙】分段解釋之八齊原文及翻譯


八 齊

巖對岫,澗對溪1,遠岸對危堤2。鶴長對鳧短,水雁對山雞3。

星拱北,月流西4,漢露對湯霓5。桃林牛已放,虞坂馬長嘶6。

叔侄去官聞廣受,弟兄讓國有夷齊7。

三月春濃,芍藥叢中蝴蝶舞;五更天曉,海棠枝上子規啼8。

[譯文]

岩石和山峰相對,山澗和溪流相對。遠處的河岸和危險的河堤相對,鶴腿長和鳧®豆相對,水面的大雁和山中的野雞相對。星星環繞北極星,月亮向西落,漢武帝造玉盤承接甘露和百姓盼望成湯就像大旱望雲霓一樣相對。周武王伐紂之後,將戰馬散放華山之南,放牛於桃林之野,以示天下太平。相傳一匹良馬拖著鹽車上虞坂的時候,望著伯樂嘶鳴,它知道只有伯樂瞭解自己。漢朝疏廣、疏受叔侄二人明達而辭去官職,商朝伯夷、叔齊兄弟倆互相推讓國君的位置。三月春色濃郁,芍藥叢中蝴蝶翩翩起舞,五更天將亮時,海棠樹上杜鵑啼叫。

[註釋]

1蛐(音xiù):山洞。也可指峰巒或山谷。

2危堤:高堤。危,高。

3鶴長:仙鶴的脖子長。鳧短:野鴨的脖子短。

4星拱北:群星都環繞著北斗星。拱,拱衛、環繞。流:向下運動、向下滑行。

5這是兩個典故。“漢露”是說漢武帝之事。武帝迷信神仙之說,在宮內修建承露盤以承接天上降下來的甘露,用它來調玉屑,希望喝了能夠長生不老。《三輔故事》說,建章宮的承露盤“高二十丈,大七圍,以銅為之,上有仙人掌承露”。“湯霓”的典故出自《孟子·梁惠王下》。夏桀王十分暴虐,天下的百姓都盼望商湯王來解救自己,就像大旱的時候盼望大雨之後的彩虹一樣。霓,雨後出現的附於虹旁邊的副虹,其成因與虹相同,但是顏色排列的次序相反。此處是泛指虹。

6這是兩個典故。上聯出自《尚書·武成》,周武王滅商以後,將戰馬放歸華山的南邊,將運輸輜重的牛放歸桃林之野,表示不再用它們打仗了。下聯見於《戰國策·楚四》,千里馬在其晚年拖著鹽車上太行山,上坡中途已無力再前進,見著伯樂,仰天長嘶。虞坂,地名。

7這是兩個典故。上聯出自《漢書·疏廣傳》。漢代的疏廣和其侄疏受都在朝廷任職,一為太子太傅,一為少傅,官高位尊。疏廣對疏受說:知道滿足就能不受侮辱,知道適可而止就能避免危險,功成身退是最符合自然規律的。於是兩叔侄同時辭官歸鄉。古人將他們看成明哲保身的典範。去,離開。下聯出自《孟子·萬章下》。夷齊指伯夷和叔齊,是商代孤竹君的兩個兒子。相傳孤竹君臨死遺命將君位傳給小兒子叔齊,孤竹君死後,叔齊要將君位讓給哥哥伯夷。伯夷不接受,叔齊也不願即位為君,於是一起逃到周地隱居。古人將他們看成道德高尚的典範。

8子規:杜鵑鳥的別名。


【聲律啟蒙】分段解釋之八齊原文及翻譯


雲對雨,水對泥,白璧對玄圭1。獻瓜對投李,禁鼓對徵鼙2。

徐稚榻,魯班梯3,鳳翥對鸞棲4,有官清似水,無客醉如泥5。

截髮惟聞陶侃母,斷機只有樂羊妻6。

秋望佳人,目送樓頭千里雁;早行遠客,夢驚枕上五更雞。

[譯文]

雲和雨相對,水和泥相對,白色玉璧和黑色的圭相對。獻瓜果欲買官和投桃為報李相對,設在宮城譙樓上報時的鼓和軍隊出征時的戰鼓相對。特地為徐稚設置的坐榻,魯班為楚國製造的雲梯,鳳飛翔和鸞棲息相對。做官時心應清白如水,沒有客人時爛醉如泥。只聽說晉朝陶侃的母親剪下自己的頭髮,買來酒菜招待範逵。只有東漢樂羊子的妻子為勸誡丈夫剪斷織機上的布,使樂羊子終成一代名儒。秋風送涼,寂寞的人登高遠望,願南飛的大雁捎去我對情人的思念;趕路的行人,被雞的叫聲驚醒,天還沒亮就上路了。

[註釋]

1璧:一種扁平的、中間有孔的圓形玉器。玄圭:一種扁平的、上尖下方的黑色玉器,根據等級分為不同的形制,多供帝王舉行各種典禮時使用,是很重要的禮器。玄,黑中帶紅的顏色。

2投李:出自《詩經》,《國風·衛風》中有“投我以木李,報之以瓊玖”,《大雅·蕩之什·抑》有“投我以桃,報之以李”,兩者都能與“獻瓜”構成對仗。

從意義方面來看,後者更為工整。禁鼓:古代禁止夜行,到禁行的時間便擊鼓以表示宵禁的開始,這種鼓便稱禁鼓。徵鼙(音pí):出征時敲擊的鼓。鼙,軍隊用的小鼓。

3徐稚榻:此典出自《後漢書·徐稚傳》。徐稚字孺子,東漢人,品行高尚,多次謝絕朝廷的徵聘,隱居自耕為生。太守陳蕃從不延接賓客,但對徐稚卻極為敬重,特為他設置一坐具,徐稚一離開,陳蕃便將此坐具掛起來。榻,一種狹長而矮的傢俱,可供坐臥。魯班梯:出自《墨子·公輸》。魯班也叫公輸般,春秋時魯國人,著名的工匠,他曾給楚王制造雲梯以進攻宋國。

4翥(音zhù):高飛。鸞(音luán):鳳凰之類的神鳥。

5這是兩個典故。上聯出自《漢書·鄭崇傳》。漢哀帝時,鄭崇為尚書僕射,曾多次向哀帝進諫。哀帝“郜封祖母傅太后從弟”,鄭崇勸阻,因而得罪傅太后和哀帝。哀帝責問鄭崇說,你門前來求見你的人多得像市場上的人一樣,你憑什麼想要阻止我封賞外戚呢?鄭崇回答說“臣門如市,臣心如水。”(我的門口人多得像市場,我的心毫無偏私,像水一樣潔靜。)下聯出自《世說新語·任誕》。晉山濤的兒子山簡(字季倫)鎮守襄陽時,每次到峴山之南的高陽池,總是喝得大醉而還。襄陽百姓唱道“山公時一醉,徑造高陽池。日莫(暮)倒載歸,酩酊無所知……”。唐李白《襄陽歌》,“襄陽小兒齊拍手,攔街爭唱白銅鞮。傍人借問笑何事?笑殺山公醉似泥”,用的就是這個典故。

6這是兩個典故。上聯出自《晉書·列女傳》。陶侃(音kǎn),晉人,曾封長沙郡公,都督八州軍事。貧賤時,有鄱陽孝廉範逵來拜訪陶侃,寄宿於陶家。當時下大雪,陶侃的母親湛氏抽出自己墊床的稻草,切碎來喂範適的馬,偷偷地剪下自己的長髮賣給鄰居,換來酒食招待客人。範逵事後知道此事,說:“非此母不生此子。”(不是這樣優秀的母親不會生出這樣優秀的兒子。)下聯出自《後漢書·列女傳》。樂羊為樂羊子的簡稱,東漢人。他出門求學,一年後因思家輟學而歸。其妻便以織布為喻,說所織之布一旦剪斷,就前功盡棄,再也不能恢復。樂羊子被感動,又出門學習,七年未歸,終成學業。


【聲律啟蒙】分段解釋之八齊原文及翻譯


熊對虎,象對犀,霹靂對虹霓1。杜鵑對孔雀,桂嶺對梅溪。

蕭史鳳,宋宗雞2,遠近對高低。水寒魚不躍,林茂鳥頻棲。

楊柳和煙彭澤縣,桃花流水武陵溪3。

公子追歡,閒驟玉驄遊綺陌;佳人倦繡,悶欹珊枕掩香閨4。

[譯文]

熊和虎相對,大象和犀牛相對,巨大的雷聲和雨後的彩虹相對。杜鵑和孔雀相對,開滿桂花的山嶺和開滿梅花的小溪相對。傳說奏穆公的女兒弄玉和丈夫蕭史都善於吹簫,每次吹簫都能引來鳳凰;晉朝兗州剌史宋處宗,有一隻能與人對話的雞,宋處宗將雞放在窗前,談論學問,宋處宗因此建立功業遠近和高低相對。寒冷的水中沒有魚兒跳躍,茂密的樹林中有很多鳥西息。楊柳如煙的彭澤縣,桃花流水的武陵溪。

公子尋歡作樂,自由自在地騎著白馬在風景優美的道路上快速奔馳;女子繡花累了,關上閨房,倚靠著珊瑚枕休息。

△以上對句中,溪、堤、雞、西、霓、嘶、齊、啼、泥、圭、鼙、梯、棲、妻、犀、低、閨等字,均屬八齊韻。

[註釋]

1霹靂:大雷、疾雷。虹霓:參見前注。

2蕭史:據《列仙傳·上》記載,蕭史為春秋時人,娶秦穆公的女兒弄玉為妻。他善於吹箭,能吹出鳳鳴之聲。有一天在鳳台上吹簫,引來了鳳凰,便和弄玉一起乘鳳昇天成仙而去。宋宗:即宋處宗,晉人,曾任兗州刺史。據明朝廖用賢所輯的《尚友錄》卷17《二宋》記載,宋處宗有一隻長鳴雞,養在窗間,能和人交談,見解十分玄妙。宋處宗經常和它討論各種問題,因而學業大進。

3和(音hè):應和,此處指春柳和像煙一樣的霧氣融合在一起。彭澤縣:在今江西省內,晉人陶潛(陶淵明)曾任此縣縣令,房前有五棵大柳樹,自號五柳先生。武陵:地名,在今湖南常德桃源一帶。陶淵明曾作《桃花源記》,文中說,武陵漁夫順著一條溪流進入桃花源,中有桃花流水,遇見很多避秦時戰亂的隱居者。

4追歡:尋求歡樂。驟:使……奔馳。驄(音cōng):有青白雜毛的馬。綺陌:漂亮的街道。珊枕:珊蝴做成的枕頭。閨:內室的小門。

第一段注3,這裡應該是出自《莊子》“鶴脛雖長,斷之則悲;鳧脛雖短,續之則懮”。如果這樣,那就應該是腿短而不是脖子短。

第一段注4,“北”應該是北極星而不是北斗七星。《論語》:“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群星拱之。”


【聲律啟蒙】分段解釋之八齊原文及翻譯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