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徹殺衛子夫後悔嗎?

asd0147014


生男勿喜,生女勿悲,獨不見衛子夫霸天下

這句相傳與漢武帝時期的民間歌謠看似說盡衛子夫的恩寵,以歌女身份將皇家貴女從皇后之位硬生生拉下並囚死在兒時一句"金屋藏嬌"的長門之中。可這句歌謠卻暗藏殺機,為日後衛子夫悲催結局埋下伏筆。衛子夫是個看似享盡榮華富貴,受盡漢武帝寵愛的幸運女子,實則不過是漢武帝為籠絡朝臣的一枚棋子而已。

逼殺衛子夫,漢武帝從未後悔過,而且甚至漢武帝連屬於衛子夫的血脈都不想留一滴。衛子夫共生三女一子,除長女外,其餘二女一子,孫子,孫女,外孫,外孫女全被漢武帝滅殺,後來成為漢宣帝劉詢還是被忠僕捨命救下,先在獄中長大,後遇大赦養與在外祖母家,最後漢武帝一紙遺詔養在掖庭。雖然漢武帝對嫡長子劉據面上表示後悔,令人建了座思子臺,但那終究不過是他為麻痺世人的一種帝王手段而已。帝王心,衛子夫從未得到過,陳阿嬌與漢武帝是對青梅竹馬,漢武帝登上極位,穩住朝堂,牽制外戚竇氏,那件沒阿嬌在力,可最後阿嬌結局呢?千金一賦難換君回頭,從此君妻難相見。如果說在阿嬌最後結局衛子夫沒下黑手,估計漢武帝也不會如此恨她了。之前沒動手,是因為漢武帝需要衛青,霍去病為他打匈奴,揚國威;衛青雖有能力,但最終還是被漢武帝雪藏至死,霍去病若不是忌憚帝心,何必早逝?二人一死,江充摸透帝心,弄出巫蠱之禍。衛子夫福獲巫蠱,禍也巫蠱,命也!

同樣是遭遇巫蠱之禍,漢武帝對陳阿嬌與衛子夫的待遇截然不同,一個囚禁長門,死身以翁主之身葬在漢文帝的霸陵,與疼她,愛她的外祖母,舅舅,母親永遠在一起。一個被逼殺,死後棄在荒野,最後還孫子出面重新下葬。所以說漢武帝劉徹從未一絲一毫後悔逼殺衛子夫,為什麼?因為如果衛子夫真的是良善之輩,陳阿嬌,李夫人就不會那麼早逝。帝心,從來都是無情。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