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心靈與夢想,如何安家?

電視劇《安家》的熱映,既賺足了收視率又讓孫娘娘和吸了一大堆粉絲,因為是圍繞著平民老百姓買賣房子的熱點話題,讓許許多多為了能在大城市買到一所房不停打拼的上班族找到了心靈的共鳴與慰藉,同時也引出了一個令人思考的問題:究竟應該先買房還是先安家?


你的心靈與夢想,如何安家?


三十而立。在大多數中國人根深蒂固的思想裡,人到30要成家立業嘍!有人定會疑惑,為什麼一提到家就得跟房子聯繫在一起?難道買了房就能有家了,還是想要個家就必須先買個房?非也。我們是地地道道的中國人,老祖宗有句話叫“落葉歸根”不論一生如何漂泊,總要回到自己的小窩。我們也曾經羨慕外國人賣房環遊世界的瀟灑,四海為家的浪漫,但是除非迫不得已否則沒人有客死異鄉的膽量,那樣只能用悲慘來形容。縱然對於一小部分人來說,房子是用來炒的,但是對於大多數人來說,房子是用來住的,畢竟租來的房子永遠也不可能在房產證上冠自己的名,只有自己的房子,才是自己的家。其實房子只是一個載體罷了,有了家,有了鍾愛和珍惜的人,房子才變得有意義。在這個房子裡,每天都上演著不同的故事,生活越加豐富多彩。


你的心靈與夢想,如何安家?


在世界經濟日趨低迷的今天,人民最在乎的大概就是吃穿住行了。期中尤為重要的就是“住”——房子。也許,我們可以吃得簡單點,穿得樸素點,沒有車大不了坐公交搭地鐵,但是沒有房子我們住哪?許多人窮其一生,躋身於大城市,努力打拼,也只是為了能有資格買套房子,在這個城市能站住腳。單身時無所畏懼,一人吃飽全家不餓,但是結婚後尤其是有了孩子後,即使不為自己考慮也會自然而然地為了孩子的未來做打算,沒有房子就意味著沒有固定戶口,沒有戶口孩子就不能進入公立學校接受教育,連帶的諸如醫療、保險、養老等一系列配套福利都無法獲得,那時你還會覺得房子無所謂嗎?


你的心靈與夢想,如何安家?


最近看到網評中年人的焦慮是壓到自己的最後一根稻草,說法稍有偏頗,其實這句話只看到了壓力與下人民生存的不易,卻沒有看到壓力下中年人越挫越勇的銳氣。這讓我想起跟家人一起努力打拼的那段難忘經歷。

我所在的城市是一個三線城市,30年前,5平米大的一間房就能成為一個家;20年前,一個普通樓房幾百元一平米;10年前花3000多元能在不錯的地段買一平米;如今想要買所交通便利,物業配套設施好的學區房,一平得近萬元。為了改善住房,我和家人制定了買房計劃,因為是工薪階層,不可能一次性付清,所以我們決定貸款,這就意味著每個月要從固定的工資中拿出一部分錢來還房貸,而且這種狀態要持續好多年。

最開始的時候確實有一些不習慣,由儉入奢易,由奢入儉難,花錢的習慣一旦形成了想戒掉真的不易,因為要壓抑自己的購物慾望我們也曾經有過一些口角,為此我們進行了一次深入地交談,買房是家裡的頭等大事,也是家人共同的事,要心往一起想,勁往一處使,所以我們不約而同地開始控制節流,同時想辦法充分發揮自身優勢特長,努力開源。為了家人,為了共同的夢想,我們同心協力,心越來越靠近,每一天都充滿動力,高興地面對生活。


你的心靈與夢想,如何安家?


安家其實就是新時代大城市努力生存的眾生相。房子,是徐姑姑努力為了愛人創造的一個家;是房似錦終於能穩定,不讓心漂泊孤寂;是朱閃閃夢想中柔軟的大床,能讓她擺脫壁櫥真正當一次公主:是小健健對愛情的承諾;是小樓為了媽媽的那份孝心;是老謝對救命恩人的報答……每個人對房子的定義不同,對家的渴求也不一樣,但是共同的是:對夢想的追求,美好生活的嚮往,因為這份美好,我們每天日出而作,日落而息,即使頂著再大的壓力,也要奮力前行,因為我們想要一個穩定而溫暖的家,讓我們的心與夢想有個歸處。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