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訂單取消”成熱詞,紡織外貿市場難翻身,內貿能成“避風港”嗎

“來自歐美的2個大單取消了”“4500噸針織布訂單被取消了”“某染廠900多萬米訂單被取消”……

“訂單取消”已經成為了當下紡織市場的關鍵詞,尤其是各類外貿訂單不是在取消,就是在取消的路上。

雖然國內的新冠肺炎已經已經基本得到控制,但是海外的形勢明顯已經處於失控之中。歐美地區本來不屑一顧的封城、堵路、出行禁令等也被他們悄悄地拾起,開始逐步落實,企業辦公停滯、物流受阻正在這些地區上演。

辦公物流不便、流行趨勢不明,以及對未來服裝銷售的信心不足,正在我們紡織外貿訂單的重要來源地上演,整個春夏外貿訂單都將受此波及,大量減少、取消也就不難理解。

外貿市場前景如此不明,我們是否能夠迴歸我們的熟悉內貿市場?

“訂單取消”成熱詞,紡織外貿市場難翻身,內貿能成“避風港”嗎

內貿市場一度被部分紡織人放棄

內貿作為紡織市場的重要組成部分,一直是絕大多數紡織人起步壯大的開始。但是並不是每一個紡織人都會在這塊市場堅守,一旦時機成熟轉戰外貿市場似乎是很多紡織人必經之路。

01

訂單減少:

紡織貿易的門檻不高,尤其是內貿市場,起步階段一兩個人接可以接單生產。也正因為門檻低,入行的人也是逐年增多,但訂單的數量是有限的。眾多新老企業搶佔固定的市場,能夠到單個企業的訂單數量畢竟有限,並且還很難避免“低價競爭”的陷阱。

02

貨款難要:

做生意就躲不開討要貨款的時候,尤其是在紡織內貿市場。“賒銷”盛行,缺少合同形勢確定回款時間,即使有也難落實到實處,大多也是口頭溝通約定為主。訂單月結、三月結、半年結,甚至年結都屢見不鮮。當然如果只是回款的時間延長也就算了,實際上市場上常常存在很多“老賴”企業,拖欠貨款,不予支付似乎是他們的經營之道。

為了避免訂單減少之後的低價競爭,以及貨款問題,很多紡織人在條件成熟時候都有向外貿轉移的想法,畢竟海外紡織市場更加廣闊,並且交期貨款會有嚴格的合同約束。但是目前的海外市場因為疫情已經處於停滯邊緣,此時內貿市場是否有能夠消化紡織產能的能力呢?

“訂單取消”成熱詞,紡織外貿市場難翻身,內貿能成“避風港”嗎

當下內貿市場訂單並不樂觀

雖然我們目前國內的肺炎已經已經基本得到控制,但疫情帶來的影響並沒有馬上結束。我們的春夏服裝銷售市場就已經深受影響,上游面料端也難以逃脫。

“現在還在打樣,還沒有接到一個像樣的訂單……”,“往年這時候我們出貨起碼三四輛卡車送到服裝廠裡,今年到現在只發了一輛車的面料”,“一百多萬米的尼絲紡訂單,已經被客戶減少到就剩幾萬米了”……幾家只做內貿市場的貿易商都遇到了相同的情況,訂單相對往年大幅度減少。

不只是這些做“訂單”面料的貿易商感受到了訂單在縮減,國內一些大型現貨市場中專業“市場貨”面料訂單的客戶也因為對市場信心缺乏,難以像往年那樣多種類、數量大的備貨。整個內貿市場已經處於“市場貨”訂單異常缺乏的狀態。

“訂單取消”成熱詞,紡織外貿市場難翻身,內貿能成“避風港”嗎

如今的紡織內貿市場並不比外貿市場有多少優勢,訂單減少、利潤微薄的狀態依然存在,甚至有愈演愈烈的趨勢。因為已經有部分貿易商正打算從外貿市場轉戰內貿,這更會加劇這塊市場的競爭。“供應嚴重大於需求”的方市場即將形成,所有紡織企業可能都將面對一種訂單“吃不飽”,並且各種壓價、貨款難要的局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