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國二戰裝備的MG42機槍和stg45步槍的自動原理有什麼區別?

手動二衝程空氣壓縮機


MG42是槍管短後座自動原理、滾柱式閉鎖。而STG45是滾柱式半自由槍機。

雖然都用了滾柱,但這兩一個是剛性閉鎖,一個不完全是剛性。還是拿圖最能說明問題

可以看到,MG42的槍管和槍機在子彈發射之後會共同後退一段距離,此時膛內燃氣壓力依舊很高,因此槍管和槍機是處於一種閉鎖狀態。

這一段距離之後,兩側的滾柱碰到機匣邊上的兩側定位板,然後滾柱回縮,完成開鎖。此時槍機繼續後退,而槍管則通過復進簧歸位。


而StG45的話是滾柱是半自由槍機,雖然也帶滾柱這兩個字,但實際上大不一樣。

可以看到它的槍管沒有任何的後退動作,但也不像普通的自由槍機,全部由槍機和復進簧來扛子彈的後坐力以避免提早開鎖。

它是通過兩顆滾柱卡在機匣凹槽內的阻力去抵消最大膛壓時候的後坐力。以讓槍械能夠發射更大威力的子彈(一般自由槍機只能發射膛壓較小的手槍彈)。


瘋狗的輕武


MG42通用機槍和StG45突擊步槍都是德國在二戰期間設計製造的輕武器,而且它們的閉鎖機構都用到了滾柱零件,看起來這兩種武器的原理是非常相似的,但是實際上這兩種滾柱武器的自動原理是完全不同的。

MG42所採用的是槍管短後坐式自動原理和滾柱剛性閉鎖,而StG45突擊步槍所採用的是半剛性閉鎖的滾柱延遲原理。MG42通用機槍的自動過程是這樣的,在子彈被擊發後,槍管受到彈頭的反作用力影響後坐,槍機與槍管閉鎖在一起,因此也會跟著一同後坐,當槍機後坐到一定程度的時候,兩顆滾柱會與開鎖曲面接觸,使得滾柱離開閉鎖槽開鎖。之後槍管的後坐停止,槍機因為慣性的原因繼續後坐,在此過程中拋出彈殼,並且驅動供彈機。後坐到位後復進,並從彈鏈上取下一發彈上膛。

而StG45突擊步槍的自動過程更加簡單,它的槍管是固定的,在子彈擊發後槍機端面受到彈殼向後力的作用。兩顆閉鎖滾珠並非剛性閉鎖,而是閉鎖在一個斜面上,受到彈殼的作用後便會自行縮回機頭內,完成開鎖。但是開鎖過程需要的力比較大,因此達到了延遲槍機後坐的目的。這種原理是毛瑟兵工廠的卡爾·邁爾在研究滾柱剛性閉鎖的時候無意間發現的。後來應用在了西班牙的CETME自動步槍和德國的G3自動步槍上,並且在H&K公司的支持下發展出了基於此原理的一整個槍族,技術十分成熟。

我是輕兵器愛好者,歡迎大家留言討論。 關注公眾號 輕兵器愛好者,發現更多輕武器乾貨、大圖和精彩視頻。


輕兵器愛好者


雙方步兵的作戰距離比起一戰時期大大縮短,百分之七十以上的戰鬥都集中在400米的距離之內。

在這個距離內,當時各國裝備的步槍並不能勝任。

不論德國的毛瑟,蘇聯的莫新納甘,還是英國的李.恩菲爾德步槍,有效射程都超過600米,標尺射程都在1500米以上。如此強的殺傷力的,在400米內顯然沒有必要。


中國龍西電氣有限公司


一個射速高,另一個是精度高。


總部豫Q雄起


殺傷力非常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