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軍二戰時期兵力最強大的步兵軍是哪個?兵力有多少?

中國國民軍第十八軍軍長蔣彪


陸軍師是二戰德國陸軍基本戰術兵團。1941年野戰步兵師、山地師、輕裝師、保安師都屬步兵單位,人數14000-17000人。但步兵軍級單位屬臨時編組,一般轄1-3個師。例外的情況也很多,1943年1月1日北方集團軍群第1軍轄第11、21、61、69、132、217步兵師,第2軍轄第12、30、32、122、123、329步兵師,此時德軍步兵師人員為10000-12000人。


要論戰時最強大的一個軍也就1942年2月的第2軍,1942年2月26日蘇第1、3突擊集團軍和第34集團軍在扎盧奇耶會合,切斷了拉穆舍沃走廊,德第2軍第12、32、123步兵師和第10軍第30、290步兵師、黨衛軍骷髏摩步師十萬餘人被合圍于傑米揚斯克包圍圈。為便於協同,上述6個師皆由第2軍軍長布羅克多夫—阿勒菲爾特伯爵指揮。


歷史扒糞機


在回答這個問題前,我們必須知道最關鍵一點。那就是,德國軍隊是通過基於任務的戰術而不是基於秩序的戰術來管理的。

任務的戰術意思就是“任務型戰術”或者稱“任務型策略”。是納粹帝國軍事戰術的一種形式,強調任務的結果,而不是實現它的具體方法。任務型戰術一直是納粹帝國軍事戰術的核心組成部分。因此,德軍人員配置流動性相當大。

在任務型戰術中,上級軍事領導給下級單位指揮官發佈明確的目標指示(任務),以及完成該任務所需的兵力、時間等等,剩下的就交給下級指揮官獨立去執行操作。上級領導會在很大程度上給予下級指揮官極大的自主權,這在指揮作戰和戰術層面具有高度的靈活性。

“主動性,靈活性和流動性”是德國戰術的重要指導方針!

因此,我們可以理解為什麼德軍在二戰中兵力調動頻繁。裝甲兵出身的將軍可以指揮步兵甚至炮兵,黨衛隊(SS)也有裝甲師,德國空軍也有自己的裝甲師“赫爾曼·戈林”師。

納粹德軍陸軍的基本組織結構:

一、最高一級是陸軍司令部。1935年根據《軍事主權宣言》陸軍領導層更名為陸軍最高司令部並進行了重組。陸軍總司令是陸軍最高司令部的最高指揮官。下面依次是(文中皆為德語):

二、Die Wehrkreise im Deutschen Reich(中文:德意志帝國的軍事集團)——相當於我們的省軍區。基本沒什麼實際兵力,和我們省軍區的職能類似。

下圖為軍區分佈情況

三、Heeresgruppen(中文:陸軍團體)——就是集團軍群,這個大家基本理解。不再贅述。

四、Armeen(中文:軍隊)——相當於集團軍。

以第一軍為例,其下轄:

第九軍團(軍)、第十二軍團(軍)、Saarpfalz邊境保護指揮部、第75步兵師、209步兵師、

第214步兵師、223步兵師、231步兵師、246步兵師。還有很多如炮兵團、混合炮兵部隊、工兵營、架橋部隊、救援營等等等等。

五、Die Armeekorps(中文:陸軍軍團)——就相當於我們的“軍”一級。

六、Infanterie-Division(中文:步兵師)——師級。

師一級就不詳細介紹了,幾百個師太多,也沒必要。

根據上面的介紹,德國陸軍軍事編制及基本架構就是這樣。因為德軍調動實在頻繁,要說哪個軍最強大沒有詳細資料。

大家注意,我在第五項陸軍軍團(軍)列表中,用紅色標記的“三十八陸軍軍團”,現以此軍團為例子簡單說明一下。

三十八陸軍團(軍)於1940年1月27日在施沃林的坎佈雷-卡斯恩建立。

指揮官馮·曼斯坦,該部下轄:

1940年1月27日,第44步兵師、第82步兵師、第72步兵師、438軍團新聞部分、438部隊士兵補給。這是剛組建時的編制。

可是不到4個月,1940年5月22日,三十八軍的編制就有巨大變化,下轄:

第78步兵師、81步兵師、162步兵師、169步兵師、260步兵師、290步兵師、292步兵師、

293步兵師、294步兵師、第266步兵師、298步兵師、警務司(憲兵)、438軍團新聞部分、438部隊士兵補給。

還有更快的,1940年5月24日,兩天時間其編制如下:

第44步兵師、第50步兵師、第57步兵師、第72步兵師、第290年步兵師。

新聞和補給是不會變動的,這是每個軍必須保留的。兩天時間從十一個師變成5個師。

緊接著,1940年5月27日,三天時間變動如下:

第2步兵師、第9步兵師、第九裝甲師 (a. o. k.-預備役)、第57步兵師。

1940年6月3日:

第6步兵師、第46步兵師、第27步兵師、陸軍FLA營602、要塞工程28路施工營、

782炮兵團、69炮兵團(740重炮營、422重炮營)。

1940年6月8日:

第6步兵師、第46步兵師、第27步兵師、第一騎兵師。

1940年11月1日.........................

這個38軍所轄部隊基本上是不斷的換來換去,一直到1944年9月16日才沒有再變動,因為希特勒也快完蛋了。

實在太多,不再一一列舉,只是以此38軍編制不斷變化來作為例子。綜合上面介紹,正因為德國軍隊是通過基於任務的戰術而不是基於秩序的戰術來管理的。因此,軍隊人員編制調動實在頻繁,所以,很難列出二戰時期,德國哪個步兵軍最強大!但大家對二戰時期德軍的基本架構起碼有所瞭解。

由於時間關係,空軍和海軍的基本情況就不介紹了。


血色黃昏的黃昏


二戰德軍擁有固定編制的作戰單位只到師一級,並沒有具體的步兵軍編制,德軍從軍級司令部開始一直到集團軍群司令部都是根據其所受領的具體作戰任務而分別配屬不同的作戰部隊的。

一般來說一個德國步兵軍轄有2到3個步兵師,每個步兵師的兵力在18000人左右,加上軍司令部直屬部隊,德軍一個步兵軍的人數在4萬到5萬人之間,大體上相當於前中期蘇軍一個步兵集團軍的規模。特殊情況下德國步兵軍的規模也會很大,例如德軍被蘇軍所包圍時,包圍圈裡的德軍一般會臨時隸屬於一個軍級司令部以加強統一的指揮。或者說蘇軍在某處達成突破後,原屬於A步兵軍的步兵師被蘇軍擠壓到B步兵軍的作戰地域,這種情況下也會將這一步兵師轉隸到B步兵軍中,這些都體現了德軍各級指揮機構的靈活性。



德軍的軍級司令部的固定編制除了司令部本身外,還有一個炮兵司令部和通信營,有了這兩支專業技術單位,軍級司令部就可以有效的協調各個步兵師之間的作戰,因為對於步兵單位來說,最重要的就是炮兵單位的使用,有了專門的炮兵司令部,無論給其配屬幾個師都可以很好的進行協調和指揮。而直屬的通信營則保證了軍級司令部和下轄各個作戰師的聯繫,他們可以迅速的和新轉入的作戰單位建立戰場通訊,形成一個作戰整體,不至於出現各自孤立為戰的困境。



例如在著名的傑米揚斯克突出部之戰中,德軍第2軍和第10軍共計6個師10餘萬人被蘇軍包圍於狹長的傑米揚斯克突出部中,為了加強包圍圈內德軍的統一指揮,所有部隊都被編入第2軍作戰序列下,接受第2軍司令部的統一指揮。在斯大林格勒戰役中也同樣如此,為了解救包圍圈裡的第6集團軍,所有可用的解圍部隊都被轉隸到第57裝甲軍司令部的轄下,連同羅馬尼亞第4集團軍也歸屬第57裝甲軍司令部指揮,總兵力達到了10萬人之巨。這些軍級單位的規模都大大超過了一般的軍級規模,但是為了方便指揮和適應作戰需要,這種舉措也是非常必要的。


戰略論


二戰時期,德軍並沒有完整軍的編制。

德軍編制:

德國軍隊一般分為班、排、連、營、團、師、集團軍,並不像中國軍隊一樣還有旅和軍。

黨衛軍的話,倒是有幾個,例如黨衛軍第十五“哥薩克”
騎兵軍團,“波斯尼亞”軍團等,都是些雜牌外籍兵團。

德軍著名的師倒是有很多,例如

黨衛軍第一“希特勒警衛旗隊”師

黨衛軍第二“帝國”師

黨衛軍第三“骷髏”師

黨衛軍第五“維京”師

國防軍第21裝甲師

國防軍第七空降師



但是德國裝甲部隊有兩個著名的軍,那就是古德里安將軍的第十九裝甲軍和克萊斯特將軍的第十八裝甲軍。



聯邦伯爵


誰說德國二戰時沒有軍的編制?小編了解二戰德軍的編刺嗎?進攻蘇聯的時候,曼施坦因是什麼職務?第六集團軍進攻斯大林格勒的時候,下轄多少個軍?莫德爾的第九集團軍,下轄多少個軍?籤著柏林守軍投降的魏德林,是什麼職務?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