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5歲鄉鎮公務員,不想待在鄉鎮一輩子,還有什麼別的辦法嗎?

期雨


分享雷哥身邊的一個故事:

我表哥,有著一份非常完美的工作:在老家當公務員,工作時間為上午8:00-11:30, 下午3:00-5:30, 一天只需要工作7個小時左右,週末雙休。每天工作很閒。每個月到手工資3120 元/月, 公積金2430元, 五險 1180元, 年終獎(據說是精神文明獎)6萬左右。我算了一筆,加上公積金一年到手13萬左右了。在老家工資非常高了。

雖然今年有疫情,但是他們還是按時發工資,旱澇保收!工作非常穩定。這麼好的工作,我可是羨慕死了。

可是,表哥還嚷嚷著想辭職。

【雷哥觀點】生活真的就是圍城,裡面的人想出去,外面的人想進去。外面的世界很精彩,外面的世界很無奈。

一、不喜歡當下的工作,請認真思考你到底喜歡什麼

據說,著名的某研究機構做過調查,50%以上的人,對目前的工作內容不滿意,對工資不滿意。大家如果不信,可以私信調查下你的好朋友,是否對目前的工作滿意?是否對目前的薪資滿意?

相信大部分人都回答的是不太滿意。

有些人不滿意現在的工作,呈現出破罐破摔的局面。而有些人不滿意現在的工作,反而更加努力奮鬥了,因為他相信鳳凰涅槃,相信自己可以過上自己想要的生活。

因此,如果對目前不滿意,請認真思考自己喜歡的是什麼。

二、你的工作,或許是大部分人羨慕的好工作

可以發現題主的工作非常不錯,大部分人擠破頭都不一定能考上。既然當上了鄉鎮的公務員,就腳踏實地的去工作。工作出色了,自然可以調動到市裡,如果特別優秀還可以調到省裡等。

你要相信,是金子總會發光

總結,古人云,四十不惑。或許二三十的我們,還被外界的各種事情所誘惑,希望我們能夠fellow your heart,腳踏實地,做好自己的工作。


雷哥office


35歲在體制外是個坎,面臨各方面的權衡,在體制內未嘗不是。到了這個年齡,如果個人上不去,要開始考慮未來的路怎麼走,上去了,又面臨工作和家庭的取捨。越往基層,越是如此。

在鄉鎮,35歲如果還沒提拔到副科,從大方向來看,再想爭取大的前途,已然不現實。此時,在工作上,日復一日,基本上幹得是重複的事情,基本上不會有太多的工作激情。生活上,有家有口,上有老下有小,負擔越來越重。那邊職務不動,工資不漲,這邊生活壓力與日俱增,雙重因素的擠壓,往往會讓人陷入迷茫和彷徨。很多鄉鎮公務員或多或少都會經歷這樣的過程。

迷茫中最怕的是隨波逐流,自暴自棄。一旦陷入其中,可能真的就一輩子紮根基層了。學會改變,是這時候唯一可以拯救自己的辦法。這種改變,可以是工作上的,可以是提拔晉升方面的,也可以是家庭生活上的。

於題主而言,你不想待在鄉鎮可以考慮:

第一,參加遴選。不過遴選大多也有年齡限制,一般要求在35週歲以下,部分職位可以放寬到40週歲。所以你的選擇面並不大。

第二,想辦法調動。這需要一定的人脈關係,如果有,可能你也不至於35歲還在鄉鎮。

第三,原地提拔。爭取在職務上有所突破,為以後調動奠定基礎。問題是,你有這樣的機會嗎?

第四,參加公務員考試。貌似35歲也過了考試年齡上限。

很顯然,目前你在鄉鎮可轉寰的空間並不大,短時間估計很難有大的突破。既然如此,倒不如順其自然,嘗試在生活上做些改變,比如培養一點個人興趣,做點自己喜歡的事情,增加一些生活情趣,或者利用專長賺點外快,比如做自媒體,寫書,等等,都是合理合法的,不存在違規違紀的情況,都可以嘗試。先把生活過好,再伺機改變工作現狀,可能更適合現在的你。

在體制,機會來了其實也很快,往往就是那麼幾年時間,把握好了,一切皆有可能。反之,也不要強求,那樣會讓自己很累。在鄉鎮工作,首先要有一顆強大的心。這是立足鄉鎮的根本,否則會很難熬。


80後小公


我就在鄉鎮工作,通過觀察身邊同事的經歷可以給你一些建議。

1.通過走提拔的路子,成為副科級領導以後,再交流到縣直部門。

當你提拔成為副科級領導,也就是成為鄉鎮的班子成員以後,那麼你就可以在全縣範圍內進行交流,如果關係足夠硬,推力足夠大的話,過幾年也有可能到縣直部門任職,這樣就實現了脫離鄉鎮的目的。

我們單位就有一些副科級領導,首先從部門負責人提成為副科級領導,也就是到副鎮長,工作幾年以後又被交流到縣直部門任副局長,這樣他就實現了調動的目的。

2.不求職務提升的話,找關係借調到城裡。

如果你不想提升職務的話,只是想安安穩穩的工作,那麼你也可以通過借調的方式實現調動,前提是你要麼某一方面的工作非常突出,要麼有一定的關係。

我們單位就有一個40多歲的工作人員,由於他在農技方面專業水平非常高,就被借調到縣農業農村局工作,工作了一段時間以後,恰好趕上全縣借調人員統一調動,他就順理成章的把編制關係調到了縣農業農村局,實現了進城的目的。

3.參加公務員遴選。

還有一種方式就是參加公務員遴選,這條路對於你來說可能有點晚,但是有些公務員崗位招考條件比較寬泛,也許可以把年齡放寬到40歲,那麼你就要抓住剩餘這5年的時間和機會,好好準備,爭取能夠參加遴選,成功脫離鄉鎮。

總之,對於鄉鎮公務員來說,脫離鄉鎮有很多途徑,前提是你要做好自己的路線選擇,然後為之付出腳踏實地的行動,這樣才能實現你的目標。

歡迎從評論區發表你的觀點。

作者:體制內公開課,用工匠精神專注分享體制內生存底層套路。


體制內公開課


很遺憾的告訴你,沒有別的辦法,頂多將來調回縣直部門工作,但能不能實現還是另一回事。

公務員想要離開鄉鎮,一定要趁早謀劃,否則過了35歲以後幾乎就沒有機會了,因為往縣直單位調動的難度不亞於在鄉鎮上提拔副科的難度。

公務員想要換單位無外乎三種途徑,一是參加上級機關的遴選考試,二是找領導直接調動,三是擔任領導職務後交流任職。

對於公務員遴選考試來說,一般都是要求35週歲以下,你現在已經35歲了,通過遴選考試調離鄉鎮的機會可以說已經沒有了。因為遴選也是需要認真備考的,並且每年招錄的崗位和人數特別少,很少有人能夠一次成功上岸。

對於你來說,想要離開鄉鎮最直接的辦法就是找領導反映你的實際問題。這裡你可以找的領導有鄉鎮書記、你想去縣直部門的一把手、縣委組織部常務副部長,或者直接找縣委組織部長等其他縣領導。找領導辦理調動是最直接的方式,也是最難實現的方式,因為對於很多人來說,和這些領導幹部根本就沒有多少交集,想要反映個人問題真的比較困難。

當然了,如果實在離不開鄉鎮的話,你就要好好努力工作,獲取鄉鎮領導的信任,爭取讓領導給你提拔個副科幹部,進入鄉鎮班子成員。因為進入班子成員後,再往縣裡調動就相對容易了,即便不能交流任職,你也是可以以一般幹部的身份調回來的。

總之,你現在的年紀比較尷尬,離開鄉鎮的機會比較少。不過,既然離不開鄉鎮,那就不如埋頭苦幹,爭取早日提拔個領導幹部。


中省直遴選


1、35歲是個坎兒,如果現在不選擇離開,以後離開的可能性越來越小。你可以去人才市場轉轉,看看有沒有單位願意招35歲的員工。在鄉鎮工作,你有出眾的技能嗎?即便是講究技術的程序員,過了35歲,你的技能也難免會隨著年齡的增長進入一個下坡期。還是有出色的資源?在鄉鎮認識一些人,換個新的環境,你未必能用得上;

2、鄉鎮公務員,那個環境,足夠安逸。在那個環境裡,算是人中龍鳳。擺脫舒適區,沒有你想象得那麼容易;時間長了,一切都已經固化成一種習慣,改變,是很疼的,很不舒服,幾乎是重生。

3、人到中年,會揹負很多責任,你可能已經是家裡的頂樑柱,有小孩需要撫養,有老人需要你孝敬,想說離開,沒那麼灑脫的。😆擇一個新的行業從零開始嗎?工作這麼多年,你能接受自己的生活歸零嗎?

4、既然選擇了遠方,就要做好風雨兼程的準備。會去吃很多苦,遭遇很多困難,改變都是有成本的。


信貸員魚二


【九九觀點】很多人說:職場辦公就像圍牆,圍牆外面的人想進來,圍牆裡面的人想出去,仔細想想,這句話還是頗有道理的。

一、鄉鎮公務員前景可能不太明朗,但生活極其有保障。

關於公務員體系以及公務員如何升遷、如何成長、如何迅速培養,這一點不多說,單純的來說一說:35歲在鄉鎮當公務員這件事情吧。

整體來看的話,但凡能夠在鄉鎮當公務員,不能說生活多富足,最起碼衣食無憂。

只要好好工作,好好表現,平日裡多為老百姓服務,擁有好的口碑,想升遷似乎也不太困難。

當然,如果想升到高層或者說坐火箭般的速度上升,除非有較大機遇,否則的話不太可能。

但是終究是走進了公務員體系,能夠成為公務員就足以讓別人羨慕萬分了,很多年輕人他們通宵達旦就是為了考一個公務員,可是怎麼考都沒有考成功。

從這個角度來看,單純的成為鄉鎮公務員,並且在鄉鎮公務員崗位上工作一段時間,就足以讓人羨煞萬分。

而且從現階段的狀態來看:公務員薪資可能沒有辦法做到一步登天,但是自己的衣食吃住還是沒有問題的。

二、如果真的不想在鄉鎮待一輩子,只能辭職。

公務員體系有它的好處,自然也有它的缺點。

相對而言,公務員體系的變動幅度比較慢,而且公務員的每日任務、每日調度也會比較頻繁。

如果公務員想擺脫小鄉鎮,然後去其它大城市工作的話,是一件非常困難的事情。

當然,如果非要去大城市,其實也有一條路可走,那就是辭職。

緊隨其後,去大城市工作就可以了,能夠領略大城市的風光,也能換一換新鮮的職場辦公環境。

但是這樣做一定要考慮清楚:因為一旦辭去了公務員,再想進來難度可就大了。

結合題主的年齡,我們不建議辭去現有工作。當然,凡事都有個例外,如果在現有工作上發展的確不順心,或者自己不願意一直在鄉鎮裡待著,非得往大城市去衝一衝、去闖一闖,也無可非議。

畢竟每一個人都有自己的選擇權,不是嘛?


我是廈九九,上市公司品牌總監,職場二寶媽,成長學習博主、頭條號簽約作者,寫作教練,《撐過去,你終將成為更好的自己》作者。寫走心的成長感悟、實用的職場分享、高效的寫作技巧,歡迎關注我。


廈九九


鄉鎮工作是個什麼狀態大家都知道,想離開鄉鎮的人比比皆是,如果你想離開鄉鎮往上走,個人覺得最主要的方法還是商調到上級部門,這是你這個年齡段能夠走出鄉鎮最主要的途徑。

35歲的年紀說大不大,說小不小,如果參加考調或者遴選的話,你的年齡已經超過了上限,很多單位的考調或者遴選都要求年齡在35歲以下,只有極少部分單位會將年齡放寬到40歲以下。

由此看來,如果你想要走上級部門考調或者遴選這條路,還是有機會的,但是會很難,畢竟年齡就是一道硬傷。因此,當下想要走出鄉鎮最主要的途徑,就只剩下了商調這條路。

我之前工作單位一同事,在鄉鎮上做了十餘年副科,直到42歲那年才通過商調的方式調到了市上農業部門。

由此看來,你35歲的年紀離開鄉鎮也不是不可能的,關鍵是看你怎麼做,能否遇到合適的崗位,遇到推薦你的貴人。

商調商調,顧名思義就是互相商量調動,你要能夠找到接收你的單位,也要徵得單位領導和組織部門的同意。要想取得各方的同意,你還需要費一番心。

題主已經35歲了,工作時間也很長了,相信你在工作上也有一些認識的朋友,在這個關鍵時刻,你可以請你的朋友幫忙打聽下上級各部門的情況,留言各部門人員流動情況,如果有機會的話及時向單位主要領導推薦。

說實話,有時候有領導的推薦會加快你的調動流程,助你順利調到上級部門。

另外,我們還要看到一個事實,那就是上級部門其實也是很缺人的。不管是哪個層級的單位,缺人是普遍的現象,這也是體制內機關單位的普遍狀況。上級部門領導也想從其他單位調人,但苦於沒有合適人選和調動途徑,一直沒辦法選到合適的人。因此,在這個時候,如果有領導能夠向主要領導推薦,那效果明顯會好很多,調入的機會也很大。

因此,題主既然已經在鄉鎮工作多年,想盡快離開鄉鎮,那就走商調這條路吧。題主接下來需要做的工作就是,一邊繼續做好本職工作,積極爭取單位領導的支持和信任,一邊根據工作需要接觸不同的領導,爭取能夠有人向上級單位推薦自己,爭取更多的機會。

最後,我還需要強調一點:商調是一個漫長的過程,不可能一蹴而就,你必須要保持足夠的耐心等待機會的到來,有時候跟領導在閒聊中可以放出一點風聲,欣賞你的領導自然會幫你關注有關信息,切記不可操之過急。

歡迎關注 ,和我一起聊聊職場上的有趣事!


木子圈圈


35歲可以說是鄉鎮公務員的一道坎,大部分的上級單位遴選只要35歲以下的公務員。如果你還在鄉鎮工作,有資源的話,申請調入縣直部門,不過還是蠻難的,畢竟縣直部門公務員編制有限。如果沒有資源,就好好提升自己吧,多點寫作,展示自己,立足崗位,多做利民之事,幫助發展地方經濟,贏得百姓的肯定,其實也是很有成就感的,現在政策也好,基層公務員可以通過職級晉升來提升自己,工資福利那些,也會跟著提高的。


放馬金黔


總覺得三十五歲是基層普通公務員的一個坎,因為三十五歲之前還可以仗著自己年輕(實際上過了三十歲已經不年輕了)貌似還有類似遴選的機會可以去嘗試,可以去參加,然後理論上也就有去上級部門的可能性,所以三十五歲前還值得蹦躂、嘗試離開基層。但是三十五歲之後,遴選已然不可能(很多遴選多年齡的限制是35歲以下),而自己如果工作十餘年後還是科員,還在原地踏步,那麼將一輩子呆在鄉鎮,沒有出去的可能,也沒有換一種工作環境的可能。這是一種很不體面的局面,也是很殘酷的現實存在,畢竟人是需要激勵和肯定的,所以三十五歲之後自己的目標只能是深耕鄉鎮,為了實現副科夢而繼續奮鬥。


鬦志


從鄉鎮調回城裡,有兩個辦法,一是通過遴選,二是找熟人託關係。

從你年齡來看,想通過遴選回城可能性小,因為遴選一般是要求35歲以下,除非你有很強的文字能力,要知道現在很多單位都缺少寫大材料的。找熟人託關係那就要你自己想辦法的,想調回城,肯定得你們當地的組織部長點頭答應。

如果你所在的鄉鎮離城裡不是很遠,我覺得也不一定要非得回城。雖然現在鄉鎮確實忙,工作條件也也惡劣些,但是我估計扶貧完後鄉鎮的工作量能小一點,畢竟沒有那麼多上面檢查督查了。

在鄉鎮上班上班時間比較自由些,上班可以晚去些,忙完工作也可以早走。但是在城裡單位上班你就算沒事也得朝八晚五。

鄉鎮上班比城裡是上班能掙多的些,我們這邊鄉鎮補貼是一月200元,從今年起每月將調到四五百元。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