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航速,長射程,破壞力極強,具備魚雷所有優點的“長矛魚雷”!

1923年英國研製成功一種空氣、氧氣混合助燃的魚雷,提升了氧氣濃度的MK1型魚雷動力提升很大,這種魚雷一時間成為世界頂級魚雷,日本得知後也開始積極研究新式魚雷。

日本於1933年在日軍"魚雷專家"的岸本鹿子治的領導下研發成功了93式氧氣魚雷,魚雷的航速和航程都遠超同時期其他產品。

高航速,長射程,破壞力極強,具備魚雷所有優點的“長矛魚雷”!

九三式氧氣魚雷是一種熱動力魚雷,特點在於用純氧代替空氣作為魚雷的助燃劑,使魚雷的推進劑得以充分燃燒。

氧氣魚雷的優點在於燃燒充分,能顯著增加魚雷的航速與射程,同時節省了推進劑,有助於增加魚雷的裝藥量。推進劑在純氧中燃燒,主要產生微溶於水的二氧化碳,不易產生氣泡,魚雷在航行時不容易暴露雷跡,隱蔽性大大增強。

高航速,長射程,破壞力極強,具備魚雷所有優點的“長矛魚雷”!

九三式氧氣魚雷的最佳性能是在42節航速下連續航行11000米。不過大部分的指揮官會選擇在10千米以內的距離上發射魚雷,戰爭中大部分九三式魚雷的擊沉記錄也是在10千米以內創造的,可以認為10千米是九三式魚雷的有效殺傷距離——而當時英、美等國的主要艦用魚雷,射程都在5000-7500米之間,九三式魚雷的射程優勢一目瞭然。

高航速,長射程,破壞力極強,具備魚雷所有優點的“長矛魚雷”!

九三式氧氣魚雷雖然好用,缺點也蠻多的。首先就是尺寸大,同時期其他國家魚雷長度只有5、6米左右,而93式長達9米,運輸、儲存都更加佔據空間,在軍艦上寶貴的空間裡並不是一件好事,並且配屬的94式發射器尺寸也更大。

而且因為純氧燃料,如果直接儲存在魚雷助燃劑儲存罐中會發生洩露等問題,因此軍艦上需要攜帶氧氣或者製氧機,又佔據了軍艦空間,消耗軍艦動力。伺候這樣的一枚魚雷也不容易,官兵需要進行許多相應的訓練,而且日常維護工作繁雜。

高航速,長射程,破壞力極強,具備魚雷所有優點的“長矛魚雷”!

九三式氧氣魚雷被廣泛地用於驅逐艦與輕巡洋艦組成的“水雷戰隊”中,憑藉其高航速、長射程以及更強的破壞力,九三式魚雷以“長矛魚雷”的異名為後世所熟知。

九三式氧氣魚雷作為被日軍寄予厚望、用以執行日軍志在必得的“九段漸減邀擊”作戰的“決戰兵器”,在實戰中曾給盟軍造成了嚴重的損害,從戰時任美海軍少將、戰後成為歷史學家的塞繆爾·莫里森在戰後將九三式魚雷喻為“長矛”亦可看出一二。然而歷史證明,九三式魚雷雖然取得了不少戰果,但並沒能發揮日軍預想中迫使美軍以劣勢兵力展開戰略決戰的作用。

高航速,長射程,破壞力極強,具備魚雷所有優點的“長矛魚雷”!

特別鳴謝出處:微信公眾號“戰艦世界”

整理再創作:虎翼說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