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渠道增收 拓寬致富路

3月24日下午,正忙著趕羊進圈舍的石棉縣新棉街道安靖社區曹冬夫婦接到黃果柑收購商的電話,詢問黃果柑準備情況,“外地客商半個月前就交了訂金,準備3月25日安排拖掛車前來收購。今年黃果柑價格較去年來說低一些,均價在2.8元/公斤,我家一畝多地黃果柑賣了1.7萬餘元。”

談話間,曹冬將今年剛發展的50只羊趕進了圈舍,這是她家為拓寬增收渠道發展的林下養殖產業。

“我媽患有精神疾病,家裡收入低,多虧了黨和政府的扶貧政策,不然一家四口真不知道該怎麼辦。”曹冬說,2014年,安靖村村委會(現安靖社區)通過民主評議等程序,將母親精準識別為建檔立卡貧困戶。

針對母親需要人照顧的情況,曹冬和丈夫不能外出打工,駐村幫扶幹部為她家量身制定了產業發展規劃,鼓勵他們在自家荒山種植黃果柑。在種好原有1.32畝黃果柑的基礎上,曹冬夫婦又在荒山上種植近1000株黃果柑苗,再過幾年就將進入豐產期。同時,為了解決山上樹苗灌溉難題,在幫扶幹部的幫助下,曹冬夫婦享受到扶貧專項小額信貸,利用這筆資金建起了蓄水池,產業發展初具規模。

“發展初期,由於缺乏種植技術,前兩年收成並不好。那時扶貧農技員經常到家裡指導黃果柑管護,從種植技術、肥水管理、修枝整形、疏花疏果等方面進行了詳細講解,徹底解決了技術薄弱、果子產量低、果品差的問題。”曹冬說,得益於黨委政府的好政策,她家已於2017年脫貧。

“現在雖然脫了貧,但要想日子過得好,還要更加努力才行。”為了走上增收道路,曹冬一家人不等不靠,先後發展起生豬養殖、蔬菜種植等產業,開拓了黃果柑經銷、小規模養殖的收入渠道,每年出售肉豬10頭、肉雞100只、肉鴨100只左右,實現多渠道增收,小日子越過越紅火。

雅安日報/北緯網記者 吳丹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