昔日“酒王” 五糧液,為何輸給它!

有人問所長:貴州茅臺酒和五糧液,哪個更值得收藏?

這是一道送命題,茅臺和五糧液都是當之無愧的中國白酒領袖品牌,各有各的優勢。今天就給大家好好分析二者有何不同!

昔日“酒王”  五糧液,為何輸給它!

醬香與濃香的差異:

首先茅臺是醬香型代表,而五糧液是濃香型代表!

醬酒的發酵期在30天左右,而濃香型白酒的發酵期大約在60到90天左右;發酵期來說濃香型白酒的發酵期是醬酒的一倍以上。


濃香酒的高端基酒對老窖池要求嚴格,高端酒出酒率低,制約了濃香酒高端酒的發展。高端濃香型白酒必須由老窖池釀造!而老窖池的建造沒有捷徑,只能靠時間的積澱;五糧液擁有數量最多、歷史最悠久、連續生產時間最長的明代古窖池群。這些資源都是無法用金錢復制的。


醬香白酒自然發酵,醬香酒只是時間長,工藝流程多,但高端酒出酒率高50%左右,沒有窖池限制。茅臺酒出廠就是至少五年陳釀。茅臺酒生產週期較長,每年重陽開始投料,同批原料要歷時一年,經九次蒸煮、八次發酵、七次取酒,再經三年以上酒庫存放,最後精心勾兌,普通型茅臺成品酒方能包裝出廠。整個過程耗時至少五年。


因此,茅臺更注重的是釀造工藝,五糧液更在意的是客觀條件的限制!這一點我感覺二者不相上下!

昔日“酒王”  五糧液,為何輸給它!

管理層差異:

茅臺管理層優秀,很少犯錯, 高管統一沒有持股,只有薪酬。茅臺管理層優秀主要體現在對質量的控制上。無論是過去還是現在,國酒茅臺始終不渝地把產品質量視同為與生命一樣重要。茅臺人對茅臺酒品質有著苛刻追求。


2017年李曙光帶領五糧液實現"全面轉型、二次創業"之路。提升品牌五糧液的品質,砍掉了眾多中低端系列品牌和貼牌品牌,提升品牌力。但是五糧液存在的管理問題涉及的利益複雜!而且五糧液的品牌依然過多,與茅臺、洋河相比定位不清晰,由於很多問題都是歷史遺留問題,涉及利益眾多,改革難度必然非常大!


由此可見,茅臺的企業管理層還是遠超五糧液的,這一點目前來看還是毋庸置疑的!


出廠價與零售價的價差:

茅臺和五糧液一直緊跟消費升級大趨勢,根據市場和消費者來決定產品的價格,因此一直牢牢把控著高端酒市場。

單純從終端零售價格比較,五糧液不及茅臺的一半。五糧液出廠價與一批價的價差不大,擠壓了渠道的利潤空間,而茅臺出廠價和一批價的渠道價差,保證經銷商盈利穩定性。這便使得了更多的經銷商對茅臺的熱衷!


這便明顯看出,茅臺與五糧液相比,茅臺更受經銷商們的歡迎!


金融屬性:

茅臺存放時間越長,酒質和口感會越好,導致了存放時間大大促進了產品價格,使得茅臺酒會產生較大幅度的增值!茅臺酒具有商品屬性和投資屬性的雙重屬性,消費者便更喜歡儲存投資了!

五糧液因為歷史上曾經長期出現過倒掛現象,金融屬性相對茅臺來說比較小。

所以說茅臺這一點又遠超五糧液了!


綜上所述,在我看來,茅臺和五糧液的確是好酒,但目前都被過度的炒作過頭了,已經失去了名酒的意義,而成為奢侈品的象徵,這也只有在偏好白酒文化的中國才會發生。只有真正能夠讓老百姓喝得起的酒才是真正的好酒!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