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學家評論諸葛亮北伐魏國促進蜀國的滅亡。你怎麼看待?

愛車E族3


這是哪個史學家這麼沒水準啊……

我們可以假設一下,如果諸葛亮不北伐,大家都蹲家裡發展,結果會怎麼樣?

先說人口,以蜀後主炎興元年(263年)為例,當時蜀國賬面上有28萬戶,94萬人;魏國賬面上則有52萬戶,440萬人。而根據專家估計,按照學者估計,蜀國實際人口約為300萬,魏國實際人口2200萬。所以當時蜀國跟魏國的人口比是1:4甚至1:7的絕對劣勢。

再說兵力,蜀國是十萬軍隊,而魏國是五十萬軍隊。

而且魏國佔據當時主要的中原地區,生產力遠超過地處西南的蜀國。

很明顯,兩邊同時發展,蜀國唯一的命運就是被越來越巨無霸的魏國給壓垮。

所以唯一正確的做法就是通過不斷的軍事勝利,讓魏國虛弱,讓雙方的實力此消彼長,這樣才能最終擊敗魏國。

歷史上,諸葛亮北伐只有六年,而且連續取得勝利,揍得包括司馬懿在內的曹魏勢力一點脾氣都沒有。連續損失人口與軍隊。

如果這個勢頭延續下去,最典型的例子就是清與明。

僅僅崇德元年,清軍“轉掠兩千裡”,劫掠“人畜四十六萬兩千三百有奇、黃金四千零三十九兩白銀九十七萬七千四百六十兩”。

貝勒阿濟格曾縱橫關內長達八個月,一共攻克三府,十八州,八十八座城鎮,擊敗明軍三十九處,獲得黃金一萬兩千二百五十兩,白銀二百二十萬五千二百七十兩,珍珠四千四百四十兩、各色緞共五萬兩千兩百三十匹,緞衣與裘衣一萬三千八百四十領,貂狐豹虎等皮五百餘張、俘獲人口三十六萬九千人,駝、馬、牛、驢、羊三十二萬一千餘頭。

於是在八旗前後五次大規模和多次小規模入關掠奪的打擊下,明帝國的經濟遭受了前所未有的打擊。兵科給事中李永茂在巡查順德府期間記錄下了八旗大軍過後各地的慘狀,“一望秋榛,四郊瓦礫,六十里荒草寒林,止有道路微跡,並無人蹤行走。”而平鄉“受患及慘,至今城內止餘焦赤殘垣,及堆積瓦礫。”整個“畿南郡邑,曾經戊寅(崇德三年崇禎十一年的入關)之慘,驚魂未定,兼以五載荒瘟,民亡十之九。”

如後來的雍正皇帝所說,“至世祖章皇帝入京師時,兵亦不過十萬。夫以十萬之眾,而服十五省之天下,豈人力所能強哉!”

這說明諸葛亮的戰術是正確的。唯一的問題就是諸葛亮去世的太早,之後的人沒有他這個能力去執行這個戰術。


冷兵器研究所


對於題主這個問題,我認為,恰恰相反,如果諸葛亮不堅持北伐,蜀漢早就滅亡了。

不過,蜀漢的存在與百姓的利益並不是一回事。這絕對是兩個概念,不能混為一談。

諸葛亮北伐延續了蜀漢的存在,但對百姓而言,絕對是一場災難。

蜀漢二十八萬戶,九十四萬人口,養活了十萬二千軍士和四萬名官吏。沒有諸葛亮非凡的能力,是做不到這一點的。但可想而知,百姓承擔著多麼大的負擔。

百姓生活不下去,就會造反,但造反需要能看到一線希望。如果看不到一線希望,還會造反嗎?

可見,諸葛亮又是多麼高明。百姓承擔如此不堪的負擔,還不能造反,需要多大的智慧。

屢屢北伐,勞民傷財,就是為了維繫蜀漢的存在。

有人說,不北伐,也需要財力養活部隊。

是啊,解散了部隊,就不會有那麼多負擔了吧。

有人說沒有部隊,就沒有了防禦,曹魏就會吞併了蜀漢。

吞併了又何嘗不是好事,國土分裂,相互攻伐,讓百姓沒一天好日子過,難道就不是罪過?

諸葛亮的罪過,在於憑一己之力,造成了國家的分裂,百姓的苦難。

但北伐絕不是蜀漢滅亡的根源,如果沒有北伐,蜀漢早就滅亡了。

蜀漢滅亡了,但百姓還是百姓。不做蜀漢的百姓,或許生活還會好些。

一些人希望蜀漢延續下去,但並不代表百姓的心願。

北伐僅僅是戰略的需要,不是百姓的需要。

沒有北伐,東吳可能就徹底倒向了曹魏。

東吳已經對曹魏稱臣,如果諸葛亮再不努力一把,東吳就真的歸屬了曹魏。

那麼,蜀漢還會存在嗎?

至於說,諸葛亮以先帝遺願作為北伐的藉口,這只是一種託辭。

死去的人,還能管得了活人的事?

北伐就是一種策略,就是為了蜀漢的存在。

諸葛亮如此,姜維亦如此。

蜀漢的滅亡與北伐無關,反而是蜀漢的存在正因為屢屢北伐。





初心不言


劉備死後,諸葛亮連年率軍伐魏,到底為什麼?

我們可由諸葛亮的《後出師表》一窺端倪:“先帝慮漢,賊不兩立,王業不偏安,故託臣以討賊也。……然不伐賊,王業亦亡,惟坐待亡,熟與伐之?是故託臣而弗疑也”。這是諸葛亮闡述劉備亡故後,蜀國對敵應採取的態度,也表明了諸葛亮選擇“以小搏大”、“以攻為守”的用心。

把戰火引向曹魏,決戰於蜀國境外,明知敵強我弱,還是要拼一拼,結果雖一樣,但意義卻不同,使蜀漢能勉強支撐偏安一偶的局面。

諸葛亮還說:“今民窮兵疲,而事不可息;事不可息,則住與行勞費相等。”意即現在人民貧窮,軍隊疲乏,但討賊的事不能停止。因為進攻與防守的勞苦和費用是相等的。也就是說,軍隊在進攻、防守上都要付出相當的代價,應發動攻勢戰爭,佔取有利地形,不可在等待中消耗自己弱小的財力。

諸葛亮的這種動作,也是一種擾敵耗敵的方法。只有這樣慢慢消耗敵人實力,等到對方疲憊,暴露出致命破綻,再一舉消滅之。

這種耗敵戰略是春秋吳國的孫武伐楚之役的辦法。諸葛亮北伐就是效法孫武的游擊戰術,用來消耗曹魏國力。當然時空背景不同,派少數兵力打游擊不行,魏國用邊境部隊即可應付,所以諸葛亮必須虛張聲勢,派大軍正面出擊。

很可惜的是,題目裡說的不知是那位學者,還評論說諸葛亮北伐魏國,促進了蜀國的滅亡,學者這種抱持偏安一隅的態度,應當是不正確的。


八弓塬


我不贊同這種說法。我認為,諸葛亮就算不北伐,蜀國最終也會被滅掉,只是時間問題。

三國是一個兵荒馬亂的年代,諸侯割據,軍閥混戰,經過連年的爭奪和吞併,到最後,只剩下曹、孫、劉三方。

魏、蜀、吳三國,實力最弱的是蜀國,最強的是魏國。劉備死後,將蜀國大事交付給諸葛亮,諸葛亮也沒有辜負劉備的重託,把蜀國治理的很好,修養生息了幾年,國力也基本得到恢復,平定了南方後,就開始了北伐大計,前後共十年。


這北伐十年間,雖然給蜀國也帶來了很大的消耗,像錢糧、兵源的消耗,但這並不足以動搖蜀國的根基。諸葛亮是一個治國安邦的政治家,自然知道戰爭會給國家帶來的損害,但他既然能夠舉兵北伐,那麼心裡肯定是有一定的底氣的,是有辦法來保障蜀國的安危的。雖然他最後病死五丈原,沒有取得北伐的成功,但從戰略上看,還取得了隴西諸郡,為蜀國奪得了一個戰略要地。


諸葛亮也曾說過,偏安一隅,十年二十年尚可自保,但數十年後,就難以長久。事實確實如此,歷史上在川蜀一帶建國的政權,也有好幾個,但都被其他強大的政權給吞併了。這就是弱肉強食的定律。



蜀國後期,朝中的元老以及能臣都基本上已經死了,人才凋零,只有一個姜維還在苦苦支撐,雖然姜維深得諸葛亮所傳,能力過人,但劉禪是昏庸之人,不理朝政,又有宦官黃皓迷惑,姜維再有天大之能,那也是獨木難支。



所以說蜀國滅亡那是必然的趨勢,怪不得他人。


南影小生


表面上成立,實際上並不成立 蜀漢將相不和才是最大原因

因為蜀國滅亡時並非一窮二白,而是:

“戶二十八萬,男女口九十四萬,帶甲將士十萬二千,吏四萬人,米四十餘萬斛,金銀各二千斤,錦綺彩絹各二十萬匹。”

蜀漢在全盛時期(蜀、漢中、荊州三地合計)人口約100萬。蜀漢滅亡時,在少了荊州的情況下,依然和全盛時期基本相當。這足以說明蜀漢實力並不比全盛時期差。

不可否認,諸葛亮的幾次北伐,確實造成了蜀漢一定程度的衰落。但繼任的蔣琬、費瑋、董允都不再北伐,而是繼續讓蜀漢修養生息十幾年。

蜀漢從創建到滅亡的分期

1、劉備粗創時期:221年劉備在成都稱帝,到223年3月在白帝城逝世,合計4年;

2、諸葛亮專權時期:224年劉禪元年,到234年諸葛亮在五丈原病死,合計11年;

3、三人執政時期:235年蔣琬開始執政停止北伐,到253年費瑋被刺殺,蜀漢基本沒有大型北伐行動,基本都是在休養生息,合計19年;

4、姜維恢復北伐時期:254年姜維專注北伐,甚至是為了躲避黃皓拒絕回成都,長期在北伐前線,直到263年蜀漢滅亡,合計10年。

簡單說,若沒有姜維的10年北伐,經過蔣琬、費瑋、董允三人休養生息的蜀漢,實力更勝還保有荊州的蜀漢全盛時期。

蜀漢滅亡在於蜀漢內鬥

司馬炎之所以派遣鍾會、鄧艾兩路軍滅蜀,最大的原因是蜀漢朝廷對姜維持續10年北伐政策的不滿。

黃皓、諸葛瞻、董厥三人上書劉禪,要求用閻宇替換姜維為大將軍,改姜維為益州刺史,奪取姜維的兵權。

姜維聽說後,要求劉禪殺黃皓,劉禪不肯,姜維於是率領大軍長期在隴西屯田。

蜀漢朝廷對姜維10年北伐顆粒無收不滿,要求奪取姜維兵權,以閻宇替換;姜維率領大軍長期駐外,死死抓住兵權不放。

這才是蜀漢滅亡的最大危機——將相不和。

鄧艾偷度陰平之所以成功,原因就在於姜維長期率領主力在外,成都兵力空虛,並無精銳。

若閻宇成功替換姜維,以閻宇和黃皓的友好關係,加上閻宇為人勤勉、處事精細的性格,將相團結的蜀漢依靠險隘,擊退曹魏軍並非難事。

即便有鄧艾偷度陰平,蜀漢也能因此擊敗鄧艾。


每天原創,給你有價值的觀點!隨手關注,你的支持才是動力!

歷史哨聲


我認為不是,恰恰相反是諸葛亮北伐延緩了蜀漢的滅亡。大部分人認為正是諸葛亮北伐才減緩了蜀漢滅亡。諸葛亮在《將苑》寫道:居安而不思危,寇至而不知懼,此謂燕巢於幕,魚遊於鼎,亡不俟夕矣!據華陽國志:是後處蜀、魏界,固險重守,自丞相、大司馬、大將軍皆鎮漢中。就是說諸葛亮、蔣琬、費禕是坐鎮漢中的。曹魏無時不在想統一天下。即使蜀漢不打魏國,魏國遲早也是要打的。曹丕稱帝后就急切的想建功立業——統一天下。因為曹丕是因為曹操打下的底子才得以稱帝。詢問過不少大臣要統一天下,先伐那一國。當時不少大臣反對,應休養生息。辛毗建議:今日之計,莫若脩范蠡之養民,法管仲之寄政,則充國之屯田,明仲尼之懷遠,十年之中,強壯未老,童齔勝戰,兆民知義,將士思奮,然後用之,則役不再舉矣。這一點東吳諸葛恪也講到了,所以要北伐。曹丕反問難道要把問題留給子孫後代。


公元227年率軍進駐漢中。這時侯蜀漢的國力並沒有恢復好,諸葛亮為啥這麼快北伐。在公元220年曹丕下詔詢問眾臣,問劉備會東征東吳嗎?群臣都講不會的。蜀漢是小國,名將也只有關羽。關羽死了,蜀漢膽破,沒有力量進攻。只有劉曄講肯定會的。三國志:曄獨曰:蜀雖狹弱,而備之謀欲以威武自強,勢必用眾以示其有餘。劉曄的意思是講蜀漢雖然是小國,但劉備的策略是依仗軍事力量輝武揚威。肯定會興師動眾顯示他的力量有餘。可以說諸葛亮也是採用這個策略。公元228年春諸葛亮進行第一次北伐。三國志:南安、天水、安定三郡叛魏應亮。而魏略的記錄:而卒聞亮出,朝野恐懼,隴右、祁山尤甚,故三郡同時應亮。所以諸葛亮是向曹魏宣示,你看我還能進攻。陳壽認為諸葛亮北伐的原因:又自以為無身之日,則未有能蹈涉中原、抗衡上國者,是以用兵不戢,屢耀其武。就是說諸葛亮考慮到自己去世後,則蜀漢無人為繼像自己一樣進伐中原抗衡強魏。故此年年用兵不止,屢屢張揚武力。從魏人袁準的一段話就知諸葛亮為啥不偏安而要北伐:故小國之慮,在於時立功以自存,大國之慮,在於既勝而力竭,成功之後,戒懼之時也。諸葛亮,重人也,而驟用蜀兵,此知小國弱民難以久存也。



天上不能有兩個太陽,地上也不能有兩個皇帝。不進攻一統天下,遲早也是讓別人統一。然不伐賊,王業亦亡.惟坐而待亡,孰與伐之?歷朝歷代的功業首先是靠征伐而定的。像當然劉表在荊州時有眾十萬,不去征伐開疆擴土。而曹操當年還很弱小,依然南征北伐兼併兗、徐、豫、司四州。在爭奪北方前後花了六七年時間,而劉表豪無作為使曹操坐大。三國志:劉景升不能慮十年之後,故無以詒其子孫。孫策當年不過帶著兩千人去江東。而劉繇、王郎、許貢、周昕、華歆、鄒他、錢銅、王晟、嚴白虎、祖郎、焦等人,多則數萬,少則萬人。卻讓孫策坐大把他們都兼併了。默記:今歲不戰,明年不徵,使孫策坐大,遂並江東。吳人張儼在論諸葛亮與司馬懿一文寫道:諸葛丞相誠有匡佐之才,然處孤絕之地,戰士不滿五萬,自可閉關守險,君臣無事。就是說諸葛亮完全可以依靠重險之自保。張儼認為諸葛亮北伐的原因:蓋聞湯以七十里、文王以百里之地而有天下,皆用征伐而定之。揖讓而登王位者,惟舜、禹而已。公元222年—公元234年是魏吳、蜀魏頻繁交戰的時期,正是因為如此才消耗了魏國很大的人力物力,魏國一直未能修養生息。據三國志魏國大臣上書魏明帝:方今二虜合從,謀危宗廟,十萬之軍,東西奔赴,邊境無一日之娛,農夫廢業,民有飢色。魏國一直到公元242年才開始大規模屯田。這時蜀漢不北伐,東吳陷入黨爭。據默記:而不及今圖之,欲以一州之地,與賊持久。我們不打魏國,而關起門來發展。一州之地怎麼發展也比不過九州的魏國。時間久實力必然越拉越遠。



自古以來有偏安能久存的嗎?要麼一統要麼讓別人一統。三國志:凡敵國欲相吞,即仇讎欲相除也。有讎而長之,禍不在己,則在後人,不可不為遠慮也。像劉邦如果呆在巴蜀之地,依然能享榮華福貴。像唐朝開始在關中,有函谷關擋著依然能關起門過小日子。但卻東出而爭天下。要是等到中原一統,那時再想爭天下就難了。三國志:慮於長久不得兩存者耳!像一些割據政權成漢前蜀後蜀南唐等那一個逃得了被滅的。像五代十國南唐本來就是南方政權中最強的,如果能趁北方多事之秋。因為北方最強的政權七十年間換了五個:後唐、後晉、後梁、後漢、後周。又要對付北漢和契丹。南唐如能東滅吳越、閩,南兼南漢、西吞南平、西征楚、西伐前後蜀。一統淮河以南,長江之境。然後再跟北宋一決雌雄。像東晉如能趁北方分裂成十幾個小政權,全力北伐。步步蠶食壯大,恢復一統河山也未成知。卻坐視北方一統成前秦、北魏。雖說憑重險之固能偏安一時,但不能久存。歷來多少割據政權依仗山川之險,江河之阻而立國,滿足偏安而終不能久存。難道憑藉重險之固、江河之阻可以久存呼?蜀人李特曾觀看劍閣後講:劉禪有如此江山而降於人,豈非庸才?可是他不知道的是他的孫子李勢不到三個月就投降東晉了,東晉桓溫也就幾萬人而已。



魏蜀吳三國的人並不認為是諸葛亮北伐促進蜀漢滅亡。認為是劉禪昏庸,黃皓亂政,促進蜀漢滅亡。蜀漢前中期有諸葛亮、蔣琬、董允、費禕理政。諸葛亮執政時其治下的蜀漢百姓日子還是不錯的。諸葛亮死後,蜀漢百姓紛紛請求立廟。因劉禪不同意,百姓逢節在路田邊祭拜諸葛亮。襄陽記:襄陽記曰:亮初亡,所在各求為立廟,朝議以禮秩不聽,百姓遂因時節私祭之於道陌上。說明諸葛亮在蜀漢百姓心中地位非常之高。如果蜀漢百姓日子過得不好,他們會這樣嗎?公元274年陳壽上書司馬炎,就講到蜀漢百姓無不懷念諸葛亮。三國志:至今梁、益之民,諮述亮者,言猶在耳,雖甘棠之詠召公,鄭人之歌子產,無以遠譬也。就連魏國官員都佩服諸葛亮。袁準講:行法嚴而國人悅服,用民盡其力而下不怨。亮死至今數十年,國人歌思,如周人之思召公也,孔子曰‘雍也可使南面’,諸葛亮有焉。就是魏晉人都服諸葛亮治國。袁子:亮之治蜀,田疇闢,倉廩實,器械利,蓄積饒,朝會不華,路無醉人。諸葛亮臨終交待讓蔣琬、費禕兩人接班,兩人繼續實行諸葛亮治國之策。使蜀漢休養生息二十年。三國志:蔣琬方整有威重,費禕寬濟而博愛,鹹承諸葛之成規,因循而不革,是以邊境無虞,邦家和一,然猶未盡治小之宜,居靜之理也。五百年後唐朝黃巢起義,唐僖宗奔蜀。隨行有位官員叫孫樵寫下《刻武侯碑陰》。其中寫道:武侯死殆五百載,迄今梁漢之民,歌道遺烈,廟而祭者如在,其愛於民如此而久也。就是說孫樵在蜀地仍聽百姓歌頌諸葛亮,看到武侯廟香火不斷。



三國志的作者陳壽認為蜀漢滅亡的原因是由於黃皓亂政所致。三國志:皓從黃門令為中常侍、奉車都尉,操弄威柄,終至覆國。陳壽雖然沒有明說劉禪,其實已經暗指劉禪了。黃皓能操弄威柄還不是仗著後主劉禪的寵信。而黃皓是自費禕死後才得已秉權。諸葛亮蔣琮董允費禕在世時,黃皓是不敢亂來的。公元253年費禕被魏國降將郭循刺殺而亡。有人說是姜維指使的,因為費禕老是阻止姜維北伐。我覺得黃皓的動機更大。華陽國志:自禕歿後,閹宦秉權。就是說自從費禕死後,黃皓就開始掌控朝政了。蜀漢官員李密就認為劉禪用黃皓而亡國。李密就是寫《陳情表》的那個人。有讀諸葛亮《出師表》不流淚不忠,讀李密《陳情表》不流淚者不孝的說法。李密到了洛陽,晉朝司空張華問劉禪怎麼樣。李密回答可僅於齊桓公。張華反問原因。據晉書李密的回答是:對曰:“齊桓得管仲而霸,用豎刁而蟲流。安樂公得諸葛亮而抗魏,任黃皓而喪國,是知成敗一也。”雖然李密誇獎了劉禪一番,但還是指出亡國是因為劉禪用黃皓。諸葛亮當政時就曾預料到劉禪會受宦官左右。出師表:親賢臣,遠小人,此先漢所以興隆也;親小人,遠賢臣,此後漢所以傾頹也。先帝在時,每與臣論此事,未嘗不嘆息痛恨於桓、靈也。諸葛亮北伐前特意任命志慮忠純、秉心公亮的董允掌宮中事。董允二十年間都非常盡職。三國志:允常上則正色匡主,下則數責於皓。就是說董允經常糾正劉禪的錯誤和責罰黃皓。公元246年董允去世,黃皓就開始操弄威柄。蜀漢人都非常懷念董允在世的時候。三國志:蜀人無不追思允。因為董允在世時劉禪黃皓都不敢亂來。而劉禪也因為這非常討厭董允。華陽國志:後主曰:皓趨走小臣耳,往董允切齒,吾常恨之。董允在世的二十年間,黃皓的官職不過黃門丞。董允死後黃皓升到中常侍。東漢靈帝時就有十常侍。據華陽國志諸葛亮的孫子諸葛尚臨死前講:父子荷國重恩,不早斬黃皓,以致傾敗,用生何為!乃馳赴魏軍而死。就是說在諸葛尚看來蜀漢滅亡是由於黃皓所致。



東吳和曹魏都認為蜀漢滅亡的原因在於劉禪和黃皓。據漢晉春秋公元261年吳主派薛珝出使蜀漢,回來後吳主問蜀漢怎麼樣。薛珝回答:主暗而不知其過,臣下容身以求免罪,入其朝不聞正言,經其野民有菜色。臣聞燕雀處堂,子母相樂,自以為安也,突決棟焚,而燕雀怡然不知禍之將及,其是之謂乎!主暗指的就是劉禪昏暗。公元263年魏國伐蜀時,東吳有人對張悌講魏國伐蜀必然大敗而回。張悌(後在東吳任丞相,吳亡時不偷生。親臨前線戰死)講:今蜀閹宦專朝,國無政令,而玩戎黷武,民勞卒弊,競於外利,不脩守備。彼強弱不同,智算亦勝,因危而伐,殆其克乎!若其不克,不過無功,終無退北之憂,覆軍之慮也,何為不可哉?司馬昭跟眾人謀劃伐蜀對他們講:以劉禪之暗,而邊城外破,士女內震,其亡可知也。魏主伐蜀詔書講:蜀所賴唯維爾。而姜維避禍沓中也是由於黃皓亂政所致,劉禪不僅不處理黃皓還讓姜維不要介意。如果把姜維換成司馬昭、孫綝早就廢掉劉禪了。公元264年劉禪去了洛陽,司馬昭宴請劉禪和故蜀漢臣。席間表演蜀舞,蜀漢舊臣無不落淚。只有劉禪喜笑自若。司馬昭對賈充講:人之無情,乃可至於是乎!雖使諸葛亮在,不能輔之久全,而況姜維邪!公元263年劉禪投降,鄧艾進入成都城。聽說黃皓奸險,立馬派人把黃皓抓起來準備殺了,黃皓賄賂鄧艾身邊的人才免死。



諸葛亮即使不北伐以劉禪之闇弱,蜀漢早晚也是要滅亡的。無論是跟諸葛亮同時代的人還是後世史家都不認為諸葛亮北伐是錯誤是窮兵黷武。成漢東晉時蜀人常璩:然亮政修民理,威武外振,爰迄琬、禕,遵修弗革,攝乎大國之間,以弱為強,猶可自保。魏人傅玄:諸葛亮誠一時之異人也。治國有分,御軍有法,積功興業,事得其機,入無餘力,出有餘糧,知蜀本弱而危。故持重以鎮之。天上是不能有兩個太陽,地上也難容有兩個皇帝。不去統一天下,請問偏安能久存嗎?即使諸葛亮不去北伐,曹魏遲早是要滅蜀漢的。像曹魏這樣的強國,難道坐視他強大?諸葛亮在世還能擋一陣,可是之後呢?難道山川之險能一直擋住曹魏嗎?曹魏因年年征戰,暫時無力滅蜀漢。一旦待他恢復元氣就不好了。當年劉表據荊州十萬之眾,卻坐視曹操吞併北方。



蜀漢的滅亡是速亡,而使蜀漢速亡的是劉禪黃皓。魏晉人袁準講:諸葛亮,重人也,而驟用蜀兵,此知小國弱民難以久存也。今國家一舉而滅蜀,自征伐之功,未有如此之速者也。方鄧艾以萬人入江由之危險,鍾會以二十萬眾留劍閣而不得進,三軍之士已飢,艾雖戰勝克將,使劉禪數日不降,則二將之軍難以反矣。魏國伐蜀時趙廣、傅彤、諸葛瞻、諸葛尚、張遵、李球、黃崇等皆戰死,李昭儀不辱自殺。劉禪不特愧於將士,亦且愧於婦人矣。


小鴻哥


諸葛亮挑起戰事確實加速了蜀國的滅亡,首先,他穩紮穩打,勞命傷財,繞道去征戰,常言道,行險而勝,他否定魏延出兵子午谷,按戰略來講,出兵子午谷,只要通過後,直接插到了魏國的心臟,攻洛陽打對方錯手不及。後來的鄧艾就是從子午谷抄了蜀國的老巢。所以,司馬父子也知孔明穩重,不會冒險,根本沒認真設防子午谷。兵與未動,糧草先行,連年征戰,民不潦生。六出祁山,九伐中原。山高路遠,補給怎能供得上,戰.線越長越遠,補給就越困難。時間越長,民怨越大。據史料記載,諸葛亮並非象三國演義描術的那樣足智多謀,是一文官,治國有方,軍事平平,而且經常打敗仗。這樣一人,去征戰,應該加速了蜀國的滅亡。看完點個贊再走唄,不然會象諸葛一樣結局。


128250444


關於諸葛亮北伐,現在的確有說法認為連續的戰爭加速了蜀國滅亡,那麼這種觀點是否正確呢?我認為這種說法顯然不太準確,一方面諸葛亮的北伐並未對蜀國造成什麼實質性損害,更為重要的是,蜀國在三國之中基礎最為薄弱,發展速度根本無法與其他兩國相比,如果不擴張圖強,最終也只是慢性死亡罷了。

諸葛亮先後五次北伐, 實際上並未對蜀漢造成實質性損害

受《三國演義》的影響,大部分人通常以“六出祁山”代表諸葛亮北伐,實際上諸葛亮從祁山出兵伐魏僅有兩次,而諸葛亮的北伐一共也只進行了五次而已,我們簡單回顧一下這五次北伐。

第一次,街亭失守,被迫退兵。蜀漢建興六年(228年),諸葛亮派鎮東將軍趙雲、揚武將軍鄧芝率領一支疑兵,擺出經斜谷道北攻郿城的形勢,曹叡果然命曹真都督關右諸軍,前往抵禦趙雲。而諸葛亮則率主力趁勢向祁山發動進攻,曹魏毫無防備,導致隴右五郡中的南安、天水和安定三郡接連陷落,僅有廣魏郡和隴西郡拒不投降。情形危機之下,曹叡親自到長安坐鎮,派張郃率軍前往抵抗諸葛亮,曹魏涼州刺史徐邈也派兵與金城太守反攻南安郡。諸葛亮於是派遣馬謖領兵把守街亭要道,結果敗於張郃之手,王平率軍向諸葛亮靠攏,而柳城的高翔被郭淮擊敗,魏延也被張郃堵在了山谷之中,兩人只得撤軍。與此同時,趙雲也被曹真打退,曹真隨即率軍攻打安定郡。諸葛亮見全盤計劃被打亂,無奈之下只得內遷西縣千餘家,隨後率兵退回漢中。

△《三國演義》馬謖形象

第二次,糧草不濟,被迫退兵。建興六年(228年)冬,曹休在石亭被東吳陸遜擊敗,諸葛亮聽聞魏軍將大舉東進,關中兵力空虛,於是諸葛亮寫信給兄長諸葛瑾,表示自己將進兵陳倉牽制魏軍,使其無法東進。諸葛亮隨即出兵陳倉道,包圍陳倉,不過魏國早已築好陳倉城嚴陣以待。由於曹魏早已準備充分,再加上陳倉地勢險要、易守難攻,雙方激戰二十餘日而不分勝負,曹魏方面費耀、張郃等則率領元軍趕來,再加上蜀漢糧草不濟,諸葛亮只得再度退回漢中,並殺死了前來追擊的魏將王雙。

第三次,你來我往,蜀漢小勝。建興七年(229年)春,諸葛亮派陳式進攻武都、陰平,曹魏大將郭淮率軍救援,諸葛亮則率軍駐紮建威牽制郭淮,得知蜀漢主力到來,曹魏只得撤軍,漢軍佔領武都、陰平二郡。同年冬,諸葛亮築漢、樂二城,加強漢中防守。次年七月,曹魏轉守為攻,兵分三路進攻漢中,其中曹真率主力走子午道、司馬懿率軍從漢水而上、張郃則從褒斜道進兵。諸葛亮則令李嚴率軍兩萬赴漢中狙擊,並加固加強城固、赤阪等要地的防守。後因天降大雨,曹真用了一個月才走完一半路程,再加上魏明帝下令撤軍,魏軍逐退回。同年,諸葛亮派魏延、吳壹入南安,魏延攻破郭淮,吳壹攻破費瑤,蜀漢取得小勝。

△張郃慘被伏殺

第四次,糧草不濟,蜀漢撤軍。建興九年(231年)春,諸葛亮趁雍涼地區乾旱再度北伐,以木牛運糧,包圍祁山堡,曹睿則派司馬懿為統帥屯於長安,領張郃、費曜、戴陵、郭淮等人抵抗。在諸葛亮漂亮的誘敵深入之計下,司馬懿大敗,退往上邽與諸葛亮對峙。蜀漢後因糧草接濟不上,再加上劉禪下旨撤軍(李嚴所為),諸葛亮隨即撤軍,並於途中伏擊追擊的張郃,導致張郃重傷病逝。

第五次,孔明病逝,蜀漢撤軍。建興十二年(234年)春,諸葛亮經過三年的準備,再度率領數萬大軍出斜谷口北伐,同時聯絡孫吳希望共同伐魏。四月,漢軍到達郿縣,在渭水南岸的五丈原下紮營寨。司馬懿則率領魏軍背水築營,想再次以持久戰消耗蜀軍糧食,令漢軍自行撤退。同時,孫權也響應蜀漢,親率十萬大軍北上攻魏,但被魏明帝曹叡親自率軍打敗。魏蜀相持百餘天,不論諸葛亮如何挑戰,司馬懿始終堅守不出。八月,諸葛亮因積勞成疾而病倒,病情迅速惡化,司馬懿趁機偷襲漢軍後方,斬五百餘人,獲牲口千餘頭,降者六百餘人。諸葛亮因病重無法統軍,自知命不多已,只得安排後事,命令軍隊撤退。不久後,諸葛亮死於營中。

縱觀諸葛亮的五次北伐,只有第一次和第五次才是規模比較大的戰爭,其餘三次只是局部的小型戰爭,總體對蜀漢國力影響極為有限。而在規模比較大的第一次和第五次戰爭中,第五次蜀漢屬於無奈撤軍,只有第一次損失比較大,但也只有馬謖在街亭損失嚴重,反而卻將南安,安定三座大郡的軍民全部遷往了漢中,大大擴充了蜀漢國力。

因此,說這諸葛亮的五次北伐動搖蜀漢國本,顯然並不準確。

諸葛亮為何要北伐,主要還是為了扭轉蜀漢的弱勢

關於諸葛亮北伐的動機,其實近代歷史學家根據史料已經進行了推導和概括,總體便是三點原因。

1、完成先帝遺願。這個主要源自於諸葛亮的《出師表》,其中有“先帝知臣謹慎,故臨崩寄臣以大事也。受命以來,夙夜憂慮,恐託付不效,以傷先帝之明……今南方已定,兵甲已足,當獎率三軍,北定中原,庶竭駑鈍,攘除奸兇,興復漢室,還於舊都”的語句。由此可見,諸葛亮北伐的確有報答先帝劉備對自己的知遇之恩,完成其光復漢室的遺願。

2、轉移內部矛盾。蜀漢內部其實一直存在著矛盾,一方是以諸葛亮為代表,最初跟隨劉備的荊州集團;一方是以李嚴為代表,原來劉璋的舊部東州集團;還有一方則是以譙周為代表,蜀地本土勢力的蜀地集團。在蜀漢建立之初,擁有荊州和益州時,三方勢力的矛盾還不明顯,但是自從荊州丟失、劉備敗於夷陵後,荊州集團不僅丟失了根基之地,且人員損失慘重(關羽、張飛、黃忠、馬良、麋竺等),已經無力壓制強大的蜀地集團,因而必須聯合東州集團,這導致三方矛盾日益突出。劉備也意識到了這一點,因而在託孤之時,對李嚴進行了拉攏。鑑於這種矛盾,諸葛亮發動北伐,可以將蜀漢的內部矛盾轉化為對曹魏的外部矛盾,而且只要打下雍州、涼州,內部三大集團的矛盾也會大大縮減。

3、扭轉蜀漢弱勢。在魏蜀吳三國之中,三方國力顯然是“曹魏>東吳>蜀漢”,蜀漢在人口、土地、經濟等各方面可以說是全面落後於另外兩方,如果三方各自埋頭髮展,蜀漢的發展速度根本無法與另外兩方相提並論。而自從曹叡在大臣孫資的建議下,對蜀國採取據守要塞,大力恢復魏國實力的措施後,諸葛亮已經意識到了危機,如果任憑曹魏發展,蜀魏兩國之間差距只會越來越大,而蜀國只能是慢性死亡。而對於蜀漢來說,山峻之險無疑是一把雙刃劍,曹魏難以攻打進來,但蜀漢也難以向外發展,因此蜀漢必須向外拓展,一方面可以擴充實力,另一方面也可以不斷蠶食削弱敵人,儘量將雙方拉回同一水平線,可惜上天給諸葛亮的時間太少了。

綜上所述,在已知悶頭髮展只會自取滅亡的情況下,諸葛亮不斷北伐其實也是一種被動的無奈選擇,而且並未加速蜀漢的滅亡。


香茗史館


諸葛亮北伐的原因從來都是一個討論的熱門話題,各種分析解釋聽著都似乎很有道理,但是很少有人能一針見血的說道核心問題,其實如果把諸葛亮北伐的真實原因弄懂了,蜀漢留下來的很多疑案基本都會有合理的答案,比如魏延的子午谷奇謀,諸葛亮和另一位託孤重臣李嚴之間的鬥爭,還有費禕之死等等這些背後的答案都隱藏在諸葛亮北伐的原因背後。下面由我一一道來。



說蜀漢問題一定要把其內部派系瞭解清楚,否則就是雲裡霧裡。蜀漢內部也是派系叢生,錯綜複雜,只要存在派系,就會有爭鬥。

益州本土派

該派處在最底層,也是人數最多的一個派系,他們是土生土長的益州人,在劉焉來之前,是益州的掌權派,可惜到了東漢末年,百姓被當地豪強殘酷壓迫,經常出現叛亂。後來劉焉入主益州後形式才逐漸穩定,但是益州本土派被以劉焉為代表的東州派所壓迫,開始處於權力的底層,他們一直有迫切進入政權中心,獲得更多利益的願望。

東州派

該派屬於中間一層,這些人是劉章的父親劉焉入主益州時為了鎮壓益州本土派和當地叛亂組建的東州派系,這裡不得不簡單說一下劉焉,劉焉可以說是東漢地方割據的始作俑者,陳壽寫三國志時把劉焉放到蜀書的第一位是有道理的,劉焉早就看出了東漢朝廷這麼玩遲早是要出事的,為了自己趕緊解脫,就建議靈帝從王室中選拔才德兼備的成員任命為地方州牧,掌握地方軍政大權,從此東漢對地方政權開始慢慢失控,劉焉最早本來是要去交趾的,在現在廣東廣西南部,越南以北,這地方在當時真是鳥不拉屎,後來受益州人董扶影響才決定去益州,東州派就是劉焉去益州時為了鎮壓當地豪族和百姓叛亂,維護自己統治組建的。

荊州派

這一派是跟著劉備諸葛亮一起入蜀趕走劉璋的,真正建立蜀漢政權的一派,自然也是處在權力頂層的一派。荊州派是東州派的法正,和益州本土派的張松,請來幫自己在益州奪取更多利益的。張松,法正雖然不是一個派系,但是私下關係處的非常好,兩個人都覺得自己有才華,又不能得到劉章的重用,所以就想借助劉備荊州派的勢力來使自己得到重用。荊州派佔領益州派以後政治權利格局必然重新洗牌,這裡最受傷的就是益州本土派,在之前就被東州派打壓過,這回被外來的荊州聯合部分東州派一塊打壓,荊州派到了益州以後對東州派還是以拉攏為主的,益州本土豪強是被壓制的對象。所以益州本土派可以說是最不穩定的派系,也是人數最多的派系。蜀漢的滅亡也是因為沒有很好的融入這個派系。



劉備死後託孤諸葛亮和李嚴,諸葛亮深刻認識到蜀漢政權內部的不穩定,想逐漸與益州派化解矛盾,化解矛盾就要給對方一些好處,蜀漢就這麼大的地,要不就對外擴張佔領更大的地盤,諸葛亮北伐目的之一也是想多佔一些地盤,化解內部矛盾,所以穩紮穩打。要不就從既得利益者手裡拿出一部分利益分給對方。可是李嚴也是託孤重臣,李嚴不想自己東州派的利益受到削弱,對諸葛亮的一些政策橫加阻撓,諸葛亮最終利用權謀手段把李嚴罷官。諸葛亮以身作則,以法治國,拉攏益州本土派,在諸葛亮的治理下蜀國內部的矛盾被暫時壓下來。諸葛亮與李嚴權力之爭,其實就是派系之間利益之爭,諸葛亮要的是整個蜀漢穩定,並且荊州派掌權,李嚴要的是以他為代表的東州派要從荊州派裡分一杯羹,並且繼續打壓益州本土派,防止本土派崛起危害自己既得利益。諸葛亮認為李嚴的做法嚴重危害了蜀漢穩定,最後只能拿他開刀。

諸葛亮在時,其內部派系之間的矛盾都能被壓制,可諸葛亮一死,各個派系爭權奪利就開始了,先是楊儀和魏延明鬥,魏延被殺,後是楊儀與蔣琬爭權,楊儀不久也被蔣琬收拾了。魏延,楊儀,蔣琬都屬於荊州派跟隨劉備入蜀的,諸葛亮在時不僅壓住了荊州派系內部的爭鬥,也壓制住了荊州派,東州派與益州派的矛盾,蔣琬死後費禕接任,費禕屬於東州派,跟劉章還是親戚,劉備入蜀後也一直重用,不論蔣琬還是費禕都是主張休養生息的,這向這政策與另外一位重要人物姜維政策是相違背。蜀漢無論人口和土地都是三國裡最少的,經不起長期大規模戰爭,需要休兵養民,諸葛亮臨死前也意識到這一點,所以指派接班人的時候選的是蔣琬和費禕,而不是跟楊儀,魏延,姜維,事實上這兩個人把國家治理的也很好。

姜維一心只想北伐完成諸葛亮未完成遺願,然而蔣琬費禕掌權時姜維一直被壓制,姜維日子過的相當憋屈。這又牽扯到蜀漢一大疑案,費禕之死,據陳壽三國志記載殺害費禕的是魏國間諜郭修,郭修是在蜀魏一次戰役中投降姜維了,說郭修是魏國間諜可以,但說他是姜維手下也不為過,魏國對郭修沒有什麼再造之恩,郭修犯不著去學荊軻,給魏國去謀刺蜀漢重臣,這跟自殺沒什麼區別,況且費禕被害後,姜維總攬了蜀國軍政大權,又開始了無休止的北伐,是最大受益者,如果魏國派間諜殺死休兵養息的費禕,讓姜維掌握蜀漢大權,開始三天兩頭鬧北伐,這對魏國根本沒有任何好處,而陳壽當時在姜維手下任職,所以陳壽關於蔣琬之死的記載含糊其辭。這背後隱藏著權力之爭。



姜維身份比較特殊,不屬於荊州派,東州派和益州派三大派系,他還是魏國降將,如果用之前地方身份歸類的話,姜維確實無法分類,如果按政治取向的話可以把他勉強算作荊州派,因為光復漢室,北伐中原不光是諸葛亮的夙願,也是荊州派系一直追求的終極目標。說到這裡我們可以大概分析一下,蜀漢的大權從諸葛亮到蔣琬,費禕,姜維,三個荊州派,一個東州派,就是沒有益州本土派,雖然由於諸葛亮的依法治國,蔣琬費禕的休養生息把蜀漢,治理的井井有條,益州本土派的矛盾被暫時壓制,但是真正的掌權者確怎麼也輪不到益州派。當姜維繼任後連年北伐,只顧對外戰爭,內政搞的一塌糊塗,逐漸激起了益州本土派的反抗,最終在魏國的大兵壓境下,劉禪被以譙周為代表的益州本土派裹挾投降了,在益州派來看,與其讓荊州派,東州派繼續掌權,還不如投降魏國,借用魏國勢力打壓荊州派和東州派,事實上蜀漢滅亡以後荊州派和東州派逐漸消失,益州本土派確實得到了即有利益。任何一個政權沒有得到本土士族豪強的支持,都很難長久。蜀漢滅亡的一個很重要的原因就是該政權一直沒有很好的與益州士族豪強融合。

前邊講了一大堆,如果讀懂了,諸葛亮北伐的原因就一目瞭然了,諸葛亮自己心裡清楚以目前蜀國的國力是無法消滅魏國的,不斷的北伐就是利用戰爭動員壓制內部派系的鬥爭,打贏了可以多佔地盤,緩解派系之間的矛盾。打輸了只要沒有大的傷亡損耗,內部還是團結穩定的。益州本土派雖然處於權力底層,但是他們人數眾多,只想守住自己的一畝三分地,對蜀漢政權沒有忠心可言,更缺少對魏國的敵視,如果一直休兵養息,早晚會被魏國吞併,諸葛亮就是要讓蜀漢所有階層都知道,魏國永遠都是我們蜀漢的頭號死敵,所以當魏延提出子午谷奇謀時,諸葛亮不屑一顧,無論子午谷奇謀是否成功,魏延率領的幾千將領都是有去無回,魏延即使佔領了長安,沒有諸葛亮大兵接應,遲早也會被消滅,而諸葛亮就算想接應魏延,恐怕短時間內也是打不到長安的,更何況諸葛亮北伐的目的也不是以消滅曹魏為目的,因為諸葛亮知道以蜀國當時的國力也消滅不了曹魏。諸葛亮是個有理想的人,即使明知自己的理想無法實現,但還要努力去做,北伐也是他對自己理想的努力,光復漢室的重任再難他也要努力去做,直到把自己累死。鞠躬盡瘁,死而後已,諸葛亮把這八個字體現的淋漓盡致,這也是後人為什麼要給諸葛亮封神的原因。



這裡還要說明一下歷史上並沒有六出祁山一說,這都是後來文藝創作演義出來的,諸葛亮並沒有因為要完成自己一個不可能實現的理想而拖垮蜀漢國力。其實諸葛亮時期真正的對魏作戰一共六次,其中五次蜀漢主動北伐,一次是曹魏進攻蜀漢反擊。諸葛亮五次北伐中只有第一次和第五次是大規模戰役,第二次是為了策應東吳與魏國的石亭之戰,其他兩次規模也不大,也沒多大損失,甚至還奪了一些地盤。說是諸葛亮頻繁北伐拖垮了蜀漢國力是不準確的。再加強在諸葛亮治理下的蜀國,政治清明,官吏廉潔。蜀漢的國力並沒有受多大影響。真正拖垮蜀漢國力的是姜維掌權以後頻繁不計後果的北伐,勝少敗多,最終將蜀漢國力拖垮。

魏蜀吳的滅亡背後都有與士族集團的影子。三國裡與士族融合最差的是蜀漢,所以蜀漢先滅亡,與士族融合最徹底的是曹魏,所以沒多久也滅亡了,與士族融合適中的是東吳,所以東吳最後滅亡。以後會有詳細文章介紹這裡的奧妙玄機,感謝關注!


龍舞


諸葛亮不北伐,蜀漢就直接自我分裂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