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秀敏:與何慶魁同居14年至死沒名分,與趙本山因一句話至死未和

近日,電視劇《劉老根3》熱映,時隔多年,《劉老根》系列又重新回到人們的視線。

趙本山和範偉兩位黃金搭檔再度聯手,成為了電視的看點。

高秀敏:與何慶魁同居14年至死沒名分,與趙本山因一句話至死未和

看電視不得不想起當年的“丁香”——高秀敏,如今已經去世15年。

01

高秀敏1959年出生于吉林省,在那個貧窮的年代,窮人的孩子早當家,所以高秀敏從小就開始賺錢養家。

高秀敏:與何慶魁同居14年至死沒名分,與趙本山因一句話至死未和

別看身板不大,但是有一口大嗓門,15歲的高秀敏就進了民間藝術歌舞團唱二人轉,她的夢想就是考入縣劇團。

高秀敏:與何慶魁同居14年至死沒名分,與趙本山因一句話至死未和

努力了三年,卻考入了侯縣城煉油廠宣傳隊,夢想也算是實現了,在宣傳隊裡她也認識了一個吹嗩吶的老師叫何慶魁。

高秀敏:與何慶魁同居14年至死沒名分,與趙本山因一句話至死未和

但這個時候她怎麼也沒有想到,這個人將會陪她走過後半生。

經過在宣傳隊幾年後鍛煉出了高秀敏的專業能力,無論是二人轉還是表演,她都信手拈來。

高秀敏:與何慶魁同居14年至死沒名分,與趙本山因一句話至死未和

同時也迎來了她的愛情,認識了京劇武生出身的李雲啟。

開始的時候兩人一起下鄉演出,時間一長,兩人擦出了火花,發展成為戀人。

高秀敏:與何慶魁同居14年至死沒名分,與趙本山因一句話至死未和

高秀敏的家人對這個女婿也非常滿意,

之後兩人結婚並且生下了一個女兒,取名李萱。

一開始的時候兩人感情非常好,家庭也比較幸福,直到1982年,高秀敏考入了扶余市民間藝術團。

高秀敏:與何慶魁同居14年至死沒名分,與趙本山因一句話至死未和

高秀敏從一個演員做成了藝術團的副團長,兩人的感情也有了隔閡,

02

一天高秀敏下班遇到了當年前在宣傳隊吹嗩吶的何慶魁,兩人相互寒暄之後,高秀敏對他說:

“何大哥你會寫為什麼不寫點東西呢?如果被用的話,還會給你演出費。”

高秀敏:與何慶魁同居14年至死沒名分,與趙本山因一句話至死未和

之後何慶魁就開始了他的寫作生活,與高秀敏長時間的接觸下,

兩個人互相欣賞產生了感情。

高秀敏:與何慶魁同居14年至死沒名分,與趙本山因一句話至死未和

一邊與丈夫聚少離多的生活,一邊兩個人感情迅速升溫,很快,高秀敏就與丈夫協議離婚,女兒跟隨高秀敏。

高秀敏:與何慶魁同居14年至死沒名分,與趙本山因一句話至死未和

那何慶魁呢,其實也早有家室,妻子張豔茹是一名鄉下知情,在何慶魁一無所有的時候嫁給了他

高秀敏:與何慶魁同居14年至死沒名分,與趙本山因一句話至死未和

在和高秀敏成為戀人後他一直將這件事情瞞著妻子,不知怎麼說出後,最終在備受煎熬的情況下他說出了:

“豔茹,我們離婚吧,我離不開秀敏。

高秀敏:與何慶魁同居14年至死沒名分,與趙本山因一句話至死未和

張豔茹沒想到共患難的丈夫竟能說出這樣的話,張豔痛苦不已並沒有同意離婚,她說道:

“何慶魁,你走吧!心不在這了,十頭驢都拉不回來。

我不會拖你後腿的,你可以和高秀敏在一起,但我永遠不會同意離婚的。

高秀敏:與何慶魁同居14年至死沒名分,與趙本山因一句話至死未和

從1993年開始,何慶魁和高秀敏正式同居,雖然他們沒有合法的夫妻身份,但外界都認為他們是夫妻。

高秀敏:與何慶魁同居14年至死沒名分,與趙本山因一句話至死未和

1995年張豔茹讓孩子將何慶魁叫回老家,她對何慶魁說願意離婚,可是這一次,何慶魁卻不願意了,何慶魁哭了,他對張豔茹說:

“豔茹,我對不起你,我愛秀敏,她渾身都是戲,她幫我成功了,我離不開她。

但你善良,通情達理,跟著我受了那麼多苦,我沒能給你什麼,不能連婚姻也奪走。

高秀敏:與何慶魁同居14年至死沒名分,與趙本山因一句話至死未和

最終張豔茹不管是被動還是主動,都沒能離成婚,她和高秀敏、何慶魁之間以一種默認的特殊關係存在。

高秀敏:與何慶魁同居14年至死沒名分,與趙本山因一句話至死未和

兩個人在一起後沒有感情的牽絆在事業上更加成功,高秀敏憑藉何慶魁的小品《包袱》一舉拿下小品大賽的金獎。

高秀敏:與何慶魁同居14年至死沒名分,與趙本山因一句話至死未和

這次演出後使得兩個人的名聲越來越大,之後經過朋友介紹認識了同為小品演員的趙本山。

03

作為都是從東北走出來的藝人,三個人認識初期可謂是有說不完的話,趙本山對何慶魁的創作能力也是非常認可。

高秀敏:與何慶魁同居14年至死沒名分,與趙本山因一句話至死未和

1997年趙本山與範偉被選中要上春晚,在這時他們的小品《紅高粱模特隊》需要改稿,編劇卻臨時有事來不了。

高秀敏:與何慶魁同居14年至死沒名分,與趙本山因一句話至死未和

趙本山想到了何慶魁,結果呢,經過何慶魁的修改,這部小品比之前還要好,兩個人也開始了合作之路。

高秀敏:與何慶魁同居14年至死沒名分,與趙本山因一句話至死未和

隨後的《拜年》《賣柺》《賣車》都是出自何慶魁之手,高秀敏、趙本山和範偉也組成了小品界的“鐵三角。”

高秀敏:與何慶魁同居14年至死沒名分,與趙本山因一句話至死未和

高秀敏:與何慶魁同居14年至死沒名分,與趙本山因一句話至死未和

何慶魁也可以說是一手將趙本山捧紅的人,沒想到接連幾次合作下趙本山與高秀敏的關係卻發生了變化。

04

2003年,為了備戰春晚,高秀敏、趙本山都在積極準備新小品。

在這期間,高秀敏接到了通化一個好姐妹的電話,這位好姐妹對高秀敏說她在通化辦了一場演出。

高秀敏:與何慶魁同居14年至死沒名分,與趙本山因一句話至死未和

但是臨演前主角不來了,這意味著這場演出失敗的話,她要賠償40萬,面對好姐妹的求助,一向仗義的高秀敏連忙趕往通化。

高秀敏:與何慶魁同居14年至死沒名分,與趙本山因一句話至死未和

並且確定了她到達通化的這天央視不會審查她和趙本山的新小品。

然而人算不如天算,她

前往通化這一天,央視來審查節目了。

高秀敏:與何慶魁同居14年至死沒名分,與趙本山因一句話至死未和

好在那天在通化演出完之後,高秀敏立馬趕了回來,但是因為小品劇本有改動。

時間問題兩個人又沒有對修改後的新劇本進行彩排,他們在接受央視節目審查時表演得不是十分理想。

高秀敏:與何慶魁同居14年至死沒名分,與趙本山因一句話至死未和

對於工作非常認真的趙本山覺得高秀敏對待工作不認真,他開始責備她、批評她。

回來後高秀敏就已經向趙本山解釋過原因,此時她也不樂意了,她對趙本山說:

“我就這樣,用就用,不用拉倒!”兩人大吵了一架。

高秀敏:與何慶魁同居14年至死沒名分,與趙本山因一句話至死未和

高秀敏:與何慶魁同居14年至死沒名分,與趙本山因一句話至死未和

2004年趙本山想在春晚上表演何慶魁創作的小品《送水工》時,趙本山沒有再找高秀敏。

而是找了宋丹丹,後來因為宋丹丹有事不能出演,趙本山才找高秀敏救場,為了大局著想。

高秀敏:與何慶魁同居14年至死沒名分,與趙本山因一句話至死未和

高秀敏答應了趙本山,然而在合作完《送水工》之後,

高秀敏和趙本山再無合作。

05

隨著高秀敏離開趙本山,何慶魁自然也不與趙本山合作,離開趙本山的高秀敏事業並沒有走下坡路。

反而越來越好,她投資並主演了由何慶魁編劇的鄉村輕喜劇《聖水湖畔》,大獲成功。

高秀敏:與何慶魁同居14年至死沒名分,與趙本山因一句話至死未和

高秀敏計劃在2005年9月拍攝《聖水湖畔》第二部,可是一場意外來臨。

高秀敏:與何慶魁同居14年至死沒名分,與趙本山因一句話至死未和

2005年8月8日,何慶魁的大兒子何樹春遭遇車禍去世,何慶魁傷心欲絕。

那時高秀敏還給老朋友雷恪生打了一個電話,她對雷恪生說:

“老何的兒子出事了,原定於9月拍攝的《聖水湖畔》續集拍不上了。

高秀敏:與何慶魁同居14年至死沒名分,與趙本山因一句話至死未和

今年雖然拍不上,明年一定拍,一切損失由我來承擔,可是何慶魁、雷恪生怎麼也想不到在何樹春去世10天后,高秀敏突發心臟病去世,年僅57歲。

高秀敏:與何慶魁同居14年至死沒名分,與趙本山因一句話至死未和

高秀敏的離世,讓所有人都悲痛不已,又頓感震驚。

高秀敏:與何慶魁同居14年至死沒名分,與趙本山因一句話至死未和

而最悲痛的人莫過於何慶魁,他在10天之內,接連痛失兩位親人,這一年,何慶魁57歲。

高秀敏:與何慶魁同居14年至死沒名分,與趙本山因一句話至死未和

得知高秀敏去世的消息後,趙本山立馬趕到了何慶魁身邊高秀敏葬禮那天,趙本山哭喊著:妹呀,哥來晚了。

結語:

高秀敏迎來了藝術上的知音和事業上的巔峰,同居14年唯獨至死沒有得到一張結婚證,沒有名分。

高秀敏:與何慶魁同居14年至死沒名分,與趙本山因一句話至死未和

妻子張豔茹聽聞高秀敏去世後,也是非常震驚與悲傷。

便讓二兒子披麻戴孝同父親一起去送她最後一程。

然後自己對著高秀敏遺像說:

“秀敏,其實,這些年過去了,我原諒了你,愛本無罪,你怎麼走得這樣早啊!

到最後我也沒真正把老何給你,你一定很遺憾吧!”

高秀敏:與何慶魁同居14年至死沒名分,與趙本山因一句話至死未和

多年後趙本山感慨道:我們哪有什麼矛盾,只不過因為一句話的事。

直到秀敏離世也未曾和解,兩個人一時都沒有轉過彎。

趙本山對何慶魁冰釋前嫌。

對著何慶魁說:“咱們不寫了,我養你老。”

這一句話讓他徹底放下了曾經的恩恩怨怨。

高秀敏:與何慶魁同居14年至死沒名分,與趙本山因一句話至死未和

何慶魁對張豔茹的愛,是因為只有她欣賞他支持他,那是他當時最需要的。

何慶魁對高秀敏的愛,是因為她能幫助他成功,那也是他當時最需要的。

高秀敏:與何慶魁同居14年至死沒名分,與趙本山因一句話至死未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