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治市“推進煤炭清潔高效利用”典型經驗受全國關注

對一座以煤炭為主的資源型城市來說,化解煤炭過剩產能、推動產業轉型升級是一場必須打贏的硬仗。長治市緊緊圍繞國家賦予的產業轉型升級示範區建設任務,將能源革命作為破解經濟困局、實現高質量發展的必由之路,明確提出“打造全國乃至世界一流的煤炭清潔高效利用產業集聚區”,走出一條煤炭清潔高效利用與環境保護、經濟社會發展相統一的路子,產業轉型升級示範區建設步入新階段。在第三屆全國產業轉型升級示範區建設現場經驗交流活動中,長治市“推進煤炭清潔高效利用”的典型經驗引起各方關注和好評。

把資源豐富的煤炭利用好是解決當前能源問題的核心。在探索煤炭清潔高效利用新路徑中,長治市按照產業高端化、產品差異化、生產集約化的發展思路,延伸煤焦化、煤電化、煤氣化等煤炭深加工產業鏈,發展化工新材料和高端專用化學品,構建特色現代煤化工產業體系,湧現出一批細分行業龍頭企業,生產出一系列高端化學品,推動煤炭由燃料向高端化工產品原料轉變。

潞安集團依託先進煤制油技術將煤炭變成清潔油品,又利用深加工技術將油品中的特殊組分加工成高端蠟、潤滑基礎油等產品,煤炭由以前的“按噸賣”變為“論克賣”,實現了煤炭價值最大化和環境效益最優化,該集團建成的180萬噸煤制油項目先後開發生產出5大類54個品種270個型號的煤基合成化學品,其中環保溶劑油、高端潤滑油等產品和技術填補了國內空白。潞寶集團緊盯精細化工領域的高端技術,建成全球首個以焦化苯為原料生產己內酰胺和全球規模最大的錦綸短纖維項目,將“炭中抽絲”神話變為現實,開創了以煤基化工原料生產高品質合成纖維的先河,完成了由“黑”向“白”的轉變。

推進煤炭清潔高效利用,能源革命綜合改革是保障。為確保能源產業集聚、創新、循環發展,長治市一方面科學規劃產業佈局,編制《長治市煤化工產業中長期發展規劃》,重點建設襄垣經開區、潞城經開區、屯留經開區三個現代煤化工園區,引導煤化工企業向園區集聚,打造總面積200平方公里的煤炭清潔高效利用產業集聚區,同時將17個4.3米焦爐整合為8個6米以上大焦爐項目,使焦化產能向潞安、潞寶、通洲等龍頭企業集聚,焦化行業裝備和技術水平進一步提升。另一方面與中國石油和化學工業規劃院、武漢理工大學、中科院山西煤化所等知名院校開展產學研合作,成立現代煤化工產業研究院、工業技術研究院、煤化工中試基地、能源革命研究院,建成國家煤基合成油質檢中心,發揮科研平臺在技術研發、成果轉化、企業孵化等方面的橋樑紐帶作用,有效解決產業發展的技術瓶頸,為產業轉型升級提供科技支撐。此外,綜合利用煤炭資源,推進區域工業固體廢棄物無害化處置和資源化利用,潞城卓越粉煤灰水泥、黎城通鑫冶金渣回收利用等一批項目相繼建成投產,目前全市工業固廢綜合利用企業已發展到100餘家,每年利用煤矸石、粉煤灰、冶金渣等工業固廢1500多萬噸,工業固廢綜合利用率達68%,2019年,長治市被工信部確定為全國50個工業資源綜合利用基地之一。長治市還與山西大學建立戰略合作關係,研發和推廣煤矸石、粉煤灰回填煤礦採空區,煤矸石填築路基等新技術,潞安高河煤礦矸石返井充填開採示範項目提高了煤炭資源回收率,延長了礦井服務年限。

通過不懈努力,長治市煤炭清潔高效利用產業集群初具規模,成為全市工業經濟新支撐、新亮點。成績令人欣喜,但加快能源革命綜合改革、推進高質量轉型發展依然任重道遠,2020年,長治市將按照省委、省政府“四為四高兩同步”總體思路和要求,完善政策扶持和要素保障體系,加大科技創新力度,加快重點項目建設,進一步提升煤炭清潔高效利用水平,努力形成可複製可推廣的經驗,為全國同類型示範區轉型發展探索新路徑、提供新示範。(來源:長治日報 記者 曹雲)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