奮力奪取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雙勝利

大同市平城區打好招商引資“組合拳”

發展抓項目,項目重招商,2020年大同市平城區緊緊圍繞“項目為王”的要求,始終堅持將招商引資作為經濟工作的“一號工程”來抓,在招商引資上出實招,求實效,全力加快轉型升級步伐,打造省域副中心城市核心區。

立足當前謀長遠

2020年平城區委、區政府以現代服務業為支柱,以文旅產業為龍頭,以戰略性新興產業為新動能,培育特色現代農業,堅決貫徹落實省委提出的“四為四高兩同步”總體思路和要求,圍繞鄉村振興、工業振興、文旅振興,圍繞打造省域副中心城市核心區、現代服務業集聚區以及疫情防控期間暴露出來的短板科學謀劃,精準招商。儲備了工業、農業、城市品質提升、文化旅遊、商貿服務、社會民生6大類183個項目,確定了71個重點推進的項目。把“一、二、三產業結合”作為農業提質增效的重要手段,橫向拓展農業功能,縱向延伸產業鏈條,紮實推進平城現代農業產業示範區建設;完善城市功能,提升城市品質,打造文瀛湖及周邊文化科創區、高鐵樞紐現代商貿區、御河十里河流域康養休閒區;依託半導體芯片用石英石墨材料項目,拓展其上下游產業鏈,打造新材料智能製造產業園;開發利用古城內現有資源,促進文旅融合發展,打造古城生態文旅示範區;發展總部經濟、樓宇經濟、夜間經濟、商圈經濟,打造三產服務業新樣本。成立了由區委書記、區長擔任總指揮的平城區經濟高質量發展和轉型項目攻堅行動指揮部,制定招商引資工作方案,繪製招商地圖,有目的、有準備、有針對性地開展招商活動。

線上線下招項目

堅定不移戰勝疫情的前提下,緊扣年度目標任務,持之以恆抓招商,全力以赴抓項目,牢固樹立“年年都是項目建設年,月月都是招商引資月”的工作理念。大力推行“不見面”招商,通過電話、微信、網絡等渠道加大意向項目對接力度、頻度,瞭解項目推進情況。堅持“走出去、引進來”,成立9個招商小組開展重點領域的精準招商。採取以商招商、中介招商、飛地招商、產業鏈招商的方式,拓寬招商引資渠道,邀請客商到平城區實地考察、投資。計劃年內引進知名企業4家,世界500強企業1家,力爭引進10個億元以上項目,當年簽約項目當年開工率達到30%以上。

注重結果抓落實

進一步樹立“以戰報作答卷,以結果論英雄”導向,針對重點推進項目,細化分解任務,落實責任到人,從項目洽談到開工建設進行全過程協調服務,深入實施“一個項目、一位領導、一套班子、一抓到底”的工作機制,紮實推進“周調度、旬分析、月通報、半年述職”的工作制度,定期召開招商引資及項目建設工作推進會和重點項目調度會,抓好項目落地與跟進服務,及時掌握項目進展實際情況,彙總解決項目推進過程中遇到的各類問題,對已引進和正在洽談的項目,實行引領式服務,切實推進招商引資項目儘快落地,投產見效。

人人行動齊招商

進一步構建“人人有招商任務、個個有招商責任”的全員招商格局,鼓勵幹部職工“跳出職能抓招商、跳出部門抓招商、跳出事務圈子抓招商”,充分利用地緣、親緣、血緣、學緣、業緣,全方位、多渠道、多形式廣泛開展招商引資工作,調動全區幹部招商引資的激情和幹勁,迅速在全區掀起招商引資的競賽熱潮,敢挑重擔,主動出擊,鍥而不捨,堅決打贏招商引資攻堅戰。

優化環境促發展

進一步完善招商引資優惠政策和獎勵機制,從要素保障、稅收、資金等方面最大限度地提供便利;推行“全程式”、“一站式”、“保姆式”服務,簡化行政審批程序,減少審批環節,提高審批速度;非常時期帶頭當好“店小二”“急郎中”,主動問需問困,積極破解難題,切實打通為項目服務的“最後一公里”;對工作中出現影響招商引資和發展環境的現象,嚴肅問責,絕不姑息遷就,讓每個幹部都有緊迫意識,切實做到盡職盡責,全力以赴;建立部門聯動機制,及時協調解決項目建設中存在的困難和問題,努力打造“零障礙”綠色通道,用優質的服務,寬鬆的投資環境,吸引更多大項目、好項目落戶平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