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萬孩子滯留英國?家長朋友:難道國家的發展跟不上你的需求?

諸位朋友都知道,最近幾天有一則消息一直在“霸屏”,那就是要不要包機接回1.5萬滯留英國的“小留學生”的話題。


1.5萬孩子滯留英國?家長朋友:難道國家的發展跟不上你的需求?


說到“留學生”,米蘭認為我們有必要再回顧一下這個名詞的歷史淵源:

  • 留學生指正在或曾在外國學習的學生。"留學生"這個詞是日本人創造的。
  • 唐朝時,日本政府為了吸取中國的先進文化,曾多次派遣唐使來中國。遣唐使團是外交使節,在中國停留的時間不能過長,因而難以更好地吸取中國的先進文化。所以日本政府從第二次派遣唐史起,就同時派遣"留學生"和"還學生"
  • 所謂"留學生"就是當遣唐使等回國後仍然留在中國學習的學生,"還學生"則在遣唐使回國時一起回國。
  • 後來,"留學生"這個詞就一直沿用下來,其語義也有了變化發展:凡是留居外國學習或研究的學生,都稱作"留學生" 。


1.5萬孩子滯留英國?家長朋友:難道國家的發展跟不上你的需求?

隋唐時期的日本留學生,藉助漢語造出日本文字。


其次,我要說一說,我為什麼要把這個“小留學生”加上引號呢?原因如下:

  1. 相關資料這樣解釋:

按國家相關政策規定,留學人員指留學人員是指公派或自費出國(境)學習,並獲得國(境)外大學本科學歷、學士學位(含)以上的人員;在國內獲得大學本科(含)以上學歷或中級以上專業技術職務任職資格,併到國(境)外高等院校、科研機構進修一年(含)以上的訪問學者或進修人員。


1.5萬孩子滯留英國?家長朋友:難道國家的發展跟不上你的需求?


2.我個人認為:

  • “留學生”在當今中國指的是在國內完成高等教育之後,由學生自願報考或者國家公費保送到國外高等學府進行學術交流或者深造的學生。這樣做的目的是基於“學術無國界”的教育思想,也是為了加強世界各國之間的文化交流。
  • 雖然國家給予這些留學生很大的期望,期望他們學成歸國後能夠報效祖國,但還是有相當一部分學生在學成之後選擇了留在國外,並加入外國國籍。他們的行為讓國家失望,但是也無奈,不過偉大祖國還是時刻歡迎這些海外學子隨時回來。
  • 上面提到的這些“小留學生”都是10-17歲的少年兒童,平均年齡只有14歲,他們連國內基本的九年義務教育都沒有完成,談不上接受過高等教育,也就談不上什麼“留學生”!


1.5萬孩子滯留英國?家長朋友:難道國家的發展跟不上你的需求?

中國留學生


所以,我要給這個話題中的“小留學生”加上引號。

再者,這個話題為什麼會在頭條上掀起“軒然大波”,網友們為什麼會吵翻了天,他們的觀點是:

不同意國家包機接回 !

原因:

1.網友們認為:這些孩子的監護人在孩子這麼小的時候就把他們送到國外去學習,從小就缺少本國文化的薰陶,以後再回來建設自己國家的可能性很小。他們這這樣做本就沒打算要讓孩子回來,這是在為別的國家培養後備人才,所以不能接回。

2.網友們認為:現在國內的疫情防控趨於樂觀狀態,而全球尤其是歐洲,正處在爆發高峰期。這些寄宿在國外家庭中的孩子,長期和外國人在一起生活,而且“監護”他們的大多是中老年人,而這些人都是病毒易感人群。誰也保不住孩子們沒有受到傳染,這些孩子回來,勢必給正在趨於好轉的國家帶來麻煩。

3.網友們認為:雖然這些滯留國外的小孩是無辜的,但根源是誰?這是家長種下的苦果,是他們當初的選擇間接造成,那麼,這些苦果就讓他們來嘗!

......

諸如此類的評論不勝枚舉,但就一個觀點:不同意接回!


1.5萬孩子滯留英國?家長朋友:難道國家的發展跟不上你的需求?


以至於一個孩子的媽媽在看到這些評論之後,大呼國人“仇富”,於是又是一波“聲討”,激烈程度勝過之前。

面對這樣的情況和網友們的評論,米蘭是這樣想的:

  • 這些孩子大多處於青春期,正是叛逆時期,在國內的家長朋友們都為了引導孩子順利渡過這個“特殊期”煞費苦心,還是不是出個“么蛾子”,讓父母親痛苦不已。而這些孩子的父母親,根據孩子的年齡推算,大都是七零末或八零後,你們怎麼放心把這麼小的孩子送到異國他鄉?
  • .作為平常人,“望子成龍”“望女成鳳”的思想誰都有,誰不希望自己的孩子出人頭地。只是不要忘了你是一箇中國人,即使你想讓孩子到國外去接受一些先進的文化理念,享受更好的教育資源。但是怎麼滴也要讓孩子在國內先接受一下九年義務教育,學習一些國家的優秀傳統文化,這樣孩子以後到國外,中西合璧,不是更完美嗎?
  • 既然這些監護人都是八零後和七零末人,也就見證了國家的發展變化,目睹了國家的日新月異。現在的中國正在向世界展示她的大國風采和大國風範。無論是科技、經濟、文化、交通、教育......都取得了不朽的成績,讓世界刮目相看。就連許多旅居海外的科技人員也都陸續向國內迴歸。難道日益強大的國家還跟不上你的需求,讓你把那麼小的孩子送到異國他鄉?


1.5萬孩子滯留英國?家長朋友:難道國家的發展跟不上你的需求?


這僅僅是我的一點看法,總之,不管怎樣,我們的國家都不會袖手旁觀,一定會想辦法把這些孩子接回來。只是給一些嚮往“西方文化”的家長朋友們提個醒,孩子還小,還有許多選擇的時候,希望你們三思而後行!

諸位同仁,針對此事,你是怎麼想的?

我是米蘭,一線語文教師兼班主任,喜歡讀書,喜歡說說教育現象,歡迎關注、交流、分享!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