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東寧陽王家臨邑:也曾藏龍臥虎,更有鳳凰涅槃

說到農村、農民,羅中立的油畫《父親》就不由得浮現在眼前——一位憨厚純樸典型的黃土高原上的老農民的形象。

山東寧陽王家臨邑:也曾藏龍臥虎,更有鳳凰涅槃

畫中人物頭裹白布、手端舊碗且在陽光照射下滿臉黝黑,似歲月的刀刻出、又似五線譜譜寫的皺紋印在臉上,大粒而欲滴的汗珠,還有凸出的眉弓與凹陷的眼睛,高挺的鼻樑、寬厚的鼻翼以及鼻樑右側粗黑大顆的苦命痣,僅剩一顆門牙、半張的嘴、乾裂的唇和手中端著的這碗渾水,形成呼應,似乎這老人剛經過一陣辛苦的勞作,口乾舌燥,正想端著水喝,突然來了一個熟悉或陌生的人,老人眼光注視著這人的情景。

或者如莫言筆下影視劇中"頭扎羊肚毛巾,古銅色臉堂上刻滿皺紋,穿青布白腰大襠褲,腳蹬大頭布鞋,說話時露出兩顆被劣質香菸燻黃的門牙,光知道`嘿嘿嘿′傻笑的人″的形象。

山東寧陽王家臨邑:也曾藏龍臥虎,更有鳳凰涅槃

如果拋開城鄉藩籬和地域偏見,劉姥姥進大觀園時眼花繚亂,看到一架自鳴鐘報時就被嚇了一跳,與從小沒見過莊稼的城市少年初到農村看到麥田驚呼"好大一片韭菜",兩者並無本質的區別。

人的格局與胸懷不同,見識自然也就不同,並不是因為身上貼著"農民″"城裡人″"專家″的標籤而不同——有的人平生未出遠門,卻能洞察世界細緻入微,識人斷事談天下比那些所謂"知識分子″有過之而無不如。

慧哥老家,山東寧陽城西一個叫做王家臨邑的小村莊,這裡的人們,雖然有著農村戶籍的標籤,但你若深入瞭解這裡的居民,就會完全顛覆你對農民的認知。

慧哥前鄰有一族人,生於五十年代,對人情世故諳熟於心,坊間鄰里紅白喜事都熱心操持,且語言得體,思維敏捷,接人待物滴水不漏,遠勝電視上那些講課的禮儀專家——上世紀八十年代末就有被稱為電子腦袋,形容其慮事嚴謹周密,應急應變快速而準確。如今雖然年過六十,使用智能電子產品不輸年輕一代。

有的人雖然身居農村,卻因"腹有詩書氣自華″——慧哥有一本家大哥,年屆花甲,教書育人一生,桃李滿天下,身為學校領導卻不失農民的敦厚與質樸,更為難能可貴者讀書不輟,於書法和文學藝術俱有造詣,橫論天下縱論歷史往往一語中的,且能洞察世道人心,與時俱進,網絡技能堪與年輕人媲美。

古人尚有"秀才不出門便知天下事″,更何況在這個信息爆炸的年代,互聯網的廣泛應用,各種媒介無孔不入的滲透,世界已成了一個地球村,城市只不過是人口稠密高樓林立馬路多設施先進的村子而已,那些"一畝三分地″"小農意識″之類標籤不應該隨意地貼在現代農民的身上,倒是那些自以為精英階層的在四季開著空調的辦公室裡臆想著農民還是莫言小說中的形象的人有些小肚雞腸了。

前些日子與一位老家寧陽華豐現在濟南運營大健康產業的網友說起:寧陽人在寧陽可能只是一條蟲,離開寧陽拚搏奮鬥就是一條龍。

王家臨邑小村不大,只有五百人左右,但僅在濟南發展的就有上百人,事業的的佼佼者也有數人之多,雖然他們有的文化程度不高,但他們憑著農民特有的堅韌意去,經過多年的商場打拼,如今早已脫胎換骨,鳳凰涅槃,成為都市裡的弄潮兒。

hw是一位七零後,慧哥西鄰。下學不久即擠在了湧入濟南的人潮裡,他白手起家,憑一己之力創業,如今已是一家不鏽鋼裝飾公司的老闆——濟南東部許多居民區和商業街的鋼結構工程,都是他的作品,農民的淳樸讓他既獲得了豐厚的利益回報,更贏得了良好的口碑。當年的農村少年已華麗變身為商業精英,更難能可貴的是:業餘時間酷愛書法的他專攻毛體,其字暢若流水,飄若行雲,磅礴大氣,堪成一家。

慧哥的本家郭氏三兄弟和一位族侄,上世紀八十年代末即在濟南擺地攤銷售水果,從零起步,一步步做強做大,如今的生意遍佈濟南、淄博、臨沂等山東主要城市,進貨渠道遍及越南、緬甸、泰國、老撾和中國南方各省,其營銷方式以大客戶批發為主——江北水果看濟南,濟南的水果價格基本上長江以北水果市場的晴雨表。

慧哥胞弟,從十六歲那年就立志不在莊稼地刨食,闖蕩濟南,從學徒工開始做餚肉加工,憑著心靈手巧和傳統食品手藝的執著,做出的養膳齋脫骨扒蹄扒雞在上世紀九十年代初即獲當時最高獎項:山東省食品工業系統銀獎。後來自己創業,從事北京烤鴨製作加工,靠質量和誠信贏得了顧客信任,如今已是濟南大潤發各連鎖超市的北京烤鴨供貨商和運營者……

山東寧陽王家臨邑:也曾藏龍臥虎,更有鳳凰涅槃

現代的青年農民無論生活方式還是生活質量與城裡的同齡人相比也毫不遜色。

山東寧陽王家臨邑:也曾藏龍臥虎,更有鳳凰涅槃

筆者本人就是一個六五後僅有高中文化的農民,經營祖傳手藝原生態豆芽為生,2017年因寧陽縣城創衛而失業,此後即為濟南和地泰安以及縣城寧陽的幾家公司做網絡宣傳和公眾號運營工作,現在應聘大眾報業駐濱州記者站工作,偶而還在頭條上寫篇文章——領導們的一致評價就是"慧哥顛覆了我們對六O後和農民的認知″!

山東寧陽王家臨邑:也曾藏龍臥虎,更有鳳凰涅槃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