君子有三樂

人之一生,追求快樂,究竟何為快樂?人們對於快樂的理解,總是眾說紛紜、莫衷一是。口渴難耐時,一杯可口的淡茶就是快樂;飢寒交迫時,一件遮風擋寒的棉衣就是快樂;睏乏疲倦時,一個酣暢香甜的睡眠就是快樂。


孟子曰:“君子有三樂,父母俱存,兄弟無故,一樂也;仰不愧於天,俯不怍於人,二樂也;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三樂也。”


翻譯成現代漢語就是:“君子有三大快樂,父母健在,兄弟平安,這是第一大快樂;上不愧對於天,下不愧對於人,這是第二大快樂;得到天下優秀的人才進行教育,這是第三大快樂。”


君子有三樂


一、天倫之樂:“父母俱存,兄弟無故”


中國文化尤其是儒家文化,特別重視人倫親情之樂,名之曰天倫之樂。


雖然每個人都在家庭中誕生,但卻並不是每個人都能享有這種天倫之樂,一次意外就可以無情地奪去親人的生命,一次爭吵就可以暗淡兄弟姐妹的情誼,天倫之樂看似有血緣的保障,但卻是很脆弱的,所以父母兄弟都健在而沒有災患,豈不是君子一大樂事!


須知不能享此天倫之樂者在在皆是,孤兒父母雙亡,單親家庭的孩子父母難聚,留守兒童一年難見父母一面,車禍時時在意外,病魔時時在作怪,兄弟隙於閻牆也不在少數,天倫之樂,豈非難得!豈能不珍惜!


君子有三樂


二、成德之樂:“仰不愧於天,俯不怍於人”


俯仰無愧於天地人我,這是君子的第二種快樂——成德之樂。


成就自己的德行,這是做人的本分。一個人道德感越強,就越容易生起愧疚感,因他時時反觀自己的言行,時時反省自己對家庭、對朋友、對社會的未盡分處,孟子所說的俯仰無愧,實是為我們確立了道德檢驗的心理標準。


君子有三樂


三、師友之樂:“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


師友之樂突出表現在師生關係中,對老師們來說,得到天下優秀的學生而教育之,是他們最大的快樂;而學子們青出於藍而勝於藍,則是他們最大的欣慰。


春秋戰國時期著名的思想家、謀略家教育家——鬼谷子,深明剛柔之勢,通曉縱橫捭闔之術。著名的軍事家孫臏,縱橫家蘇秦、張儀都出自他的門下。鬼谷子將自己畢生所學授予弟子,他的得意弟子們在各諸侯國脫穎而出、叱吒風雲,輔助明君,成一方霸業,留千秋功名。這也應是作為師者的榮幸和快樂吧。


天倫之樂,成德之樂,師友之樂,雖然在孟子看來是君子才有的三種快樂,但其實是我們每個人都渴望擁有的三種快樂,天倫之樂源自天然的血緣關係,成德之樂出於人之為人的道德實踐,師友之樂雖集中體現在師生關係中,但也表現在父母望子女成才的期望中。快樂雖然因人而異,但君子三樂卻是快樂的最大公約數,需要我們去珍惜、守護。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