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孝霞:摘野棗子


周孝霞:摘野棗子


唸叨了許久要去老家的山上摘野棗,總因這樣那樣的原因沒能去成,今天終於能去了。此時卻不由得讓我想起了三十年前,那年是我和小夥伴們第一次也僅有的一次結伴去摘野棗,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若干年後,老師要我們寫一篇有關家鄉的文章,我便寫了《摘棗子》,據說老師在批改我的作文時嚥了不少口水,第二天將我的作文當範文在課堂上朗讀時,我留意了同桌,似乎也有吞嚥的動作……

周孝霞:摘野棗子


午飯後稍作休息,13:30準時出發。騎行的均速在24碼左右,花了兩個多小時到達目的地,只因是三十年前去的,一切只能是稍有印象,要想摘到棗子只能問人了。好在我老家的人都很好客,毫不吝惜山上的棗子,詳細地給我們介紹了路線。我們沿著所指路線走去,有點失望,別說棗子,連路都沒有,一眼望去滿山是望不到邊的野草,野草的高度都有一米左右。


三十年前山上的野草長不了這樣高,就會被砍回家燒飯了,如今人們用的都是煤氣天然氣,山上的野草不再受到關注。這可苦了我們,既然來了總要有所得吧,我們推著車在一米多高的草叢裡爬著山,時時得留意腳下的一切:蛇?刺?樹樁?泥坑?不但要確保人不能受傷,車也不能有礙,可謂是每走一步顧盼三分,毫無音信的棗子已令我們有了尋找退路的動機了。也正因為左顧右盼,每走一步都要細看一下車輪有無受傷,看著看著看到了希望,車輪壓倒的草叢中居然睡著一顆亮晶晶的棗子,其貌不揚的小棗子此時不知有多可愛。


周孝霞:摘野棗子


接下來,展現在眼前的就是棗樹的容顏了,樹高大多數都在一尺左右,它們在一米高的野草前毫無自卑之意,渾身掛滿了紅紅綠綠的果實在微風吹拂下,幸福知足地向我們招著手。啊,太可愛了,同伴要去摘,我趕緊去制止,一定要她讓我將它們先拍下來再說,同伴無奈,只得剋制著。棗樹越來越多,美景不斷,我又要摘棗又要拍照,同時想到泡棗子的酒還沒有買,擔心回去太晚買不到酒,便又電話通知家裡人去買酒。那不斷招手的棗樹,那一望無邊的山頭,我努力地提醒著自己“不要太貪心,不要太貪心”,棗子是摘不盡的,風景是無限的,時間是有限的,體力也是有限的。可當時的感覺就是覺得人只有一雙手實在不夠用。看看時間已不早,否則一定會電話邀人來採摘的。就這樣一會兒的功夫,所摘的棗子已足夠泡酒,看看天色已晚,貪心的同伴在我的一再催促下,才戀戀不捨地下了山。


周孝霞:摘野棗子


摘棗的過程中,先看到樹再看到棗,或者先看到棗再看到樹都不奇怪,奇怪的是一次我看到草叢中有幾顆棗子,當時以為是從哪棵樹上被風吹落的,當我準備撿起它們的時候才發現,它們不是從哪裡吹來的,它們就土生土長在那裡,要想帶它們走依然要費力去摘,少花力氣是不行的,棗樹在哪裡呢?我扒開毛草找了半天才找到一段不足十公分的袖珍棗樹,上面居然結了四五個野棗。那一瞬,令我感慨不已,猛然間,“敬重生命”一詞浮現在我的腦海,不足十公分的棗樹居然也孕育了四五個果實,雖身處劣勢,自身條件也有限,在大夥兒都忙著開花結果的時候,它也沒閒著,在秋天來臨的時候它也為秋準備了禮物,你能輕視它的那份用生命孕育的大禮嗎?


周孝霞:摘野棗子


因為時間太緊,我們雖然餘興未了,想想還有兩小時的騎行路程,只好匆忙趕路。拎著沉甸甸的揹包,幸福知足地向那座孕育著棗樹的大山道了別。一想到醇紅美麗,可口醉人的棗子燒,吐液腺不知不覺地加速分泌起來,騎車的節奏一不留神已衝到近30碼,回家路此時已顯得很近很近。


周孝霞:摘野棗子


最憶是巢州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