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代皇帝、王爺、阿哥和妃子們的伙食如何?

小女子京


以乾隆時期的規矩來舉例,清朝皇家的飲食是講究葷素搭配,營養均衡的。

乾隆重養生,規定皇帝、太后、皇后的飲食標準是:每次進膳用全份膳48品,每天用盤肉16斤、湯肉10斤、豬肉10斤、羊兩隻、雞5只、鴨3只、蔬菜19斤、蘿蔔60個、蔥6斤、玉泉酒4兩、青醬3斤、醋2斤以及米麵、香油、奶酒、酥油、蜂蜜、白糖、芝麻、核桃仁、黑棗等,皇后以下妃嬪依次遞減。


清朝皇帝吃飯和明朝不同,明帝吃飯是一日三餐,而清帝吃飯是一日兩餐,這是源於漁獵文化的兩餐習俗,一般都是早上六點用早膳,中午十二點用晚膳,過午不吃,只是有時加班熬夜的話,會讓御膳房加點夜宵。

比如雍正皇帝是個典型的工作狂,他把理政的地方從乾清宮搬到養心殿最主要的原因之一就是養心殿正前方就是御膳房,方便他工作餓了可以開點小灶,但清宮有規矩:食不過三箸。就是沒道菜最多下三筷子,然後就要撤掉。所以我們看清宮皇帝的畫像,無一不是瘦骨嶙峋的,康熙皇帝甚至像是個從貧民窟出來的逃饑荒者。


雖然皇家吃得少,但康熙以下的皇帝還算是比較節儉的,還是以雍正舉例,他規定:剩飯剩菜不可拋棄溝渠,可與服役人吃,人不能吃可喂貓狗,貓狗不食則曬乾了喂鳥獸。

清道光後,列強入侵,割地賠銀,國庫入不敷出,皇家的伙食自然也要減少了,以道光皇帝為例:取消了夏季提供西瓜的慣例,只進涼水,早午兩頓只限於“五品菜式”,也就是主食五種,副食五種,而他自己在做太子之時,“日買燒餅五個”,他和福晉各兩個,剩下一個給兒子。這當然也是道光崇尚節儉的原因。

而且乾隆有個兒子,同樣也是摳門之極,下令府內每天只能喝白粥,還下令把死去的馬拿來分食。所以雖然清宮皇子養尊處優,但也得小心碰到摳門的皇子。



一貳一橙


內廷帝后們的日常膳食,每天都是按分例撥給的。據《清會典》的記載:

皇帝盤肉二十二斤,湯肉五斤,豬油一斤,羊二隻,雞二隻、鴨三隻,當年雞三隻,還有六十頭乳牛的乳茶(每頭每日交二斤),玉泉山泉水十二罐,油一斤,茶葉十包。

皇后盤肉十六斤,菜肉十斤,雞一隻,鴨一隻,二十五頭乳牛的乳茶,泉水十二罐,茶葉十包;

貴妃盤肉六斤,菜肉三斤八兩,每月雞、鴨各七隻,例用乳牛四頭。

以下層層遞減,至常在盤肉三斤八兩,菜肉一斤八兩,每月雞五隻,乳茶按分例內用,茶葉五包。

皇子盤肉四斤,菜肉二斤,每月鴨十隻。

皇子福晉盤肉十二斤,菜肉八斤。

側福晉盤肉六斤,菜肉四斤。

皇子、福晉等例用『乳』牛八頭,茶葉五包。

以上分例也只是大致而言,因為御茶膳房每年從皇莊和各地繳來的“腥物”中,就包括有數量可觀的鹿、麅、獐、鹿尾、鹿舌、野豬、野雞、樹雞、虎骨等野味,還有各種魚類,以及燕窩、百合、山『藥』、筍、山韭菜、小菜根等等,其他副食供應未述及。

可以看出來,古代貴族的伙食標準,放在今天都算高的了,更何況缺吃少喝的封建社會,可謂民脂民膏,好在現在社會變了,物質也極大豐富了,但我們也應該好好的節約每一顆糧食。




用戶缺失


據史料記載,清朝皇帝每餐標準是一百二十道菜,還有各種點心、水果之類,真正的山珍海味。雖然皇帝有時也象徵性的節約,但大多數還是按標準配給,據說慈禧每頓飯都要上百道菜,還有所謂的“滿漢全席”,為此每頓飯要花費掉上萬兩銀子。以上所謂的“滿漢全席”、上百道菜和王爺就沒有多大關係,清朝的王爺伙食大多是固定的,也是大眾化的,主食永遠是米飯。早餐吃些油條、燒餅、吊爐馬蹄。午晚餐吃些雞類、肉類配些拍黃瓜、拌菠菜之類的,唯一體現身份的是每餐必備兩個熟食,如醬肉、小肚等。清代阿哥的身份像將軍,伙食也就是四菜一湯吧。妃子的伙食是按照身份配給的,以豬肉計算,皇后每天配給大約25斤豬肉,貴妃可以配給大約10斤豬肉,妃子可以得到大約8斤豬肉,還有各種新鮮蔬菜水果。所以說伙食的配給多少是身份地位的象徵。


歷史興趣


有人問,清代皇帝每天的伙食標準到底有多好?下面就來詳細介紹一下。

清代皇帝的伙食並不是一成不變的,不同時代有著不同的標準,咱們僅介紹一下乾隆和光緒兩個時期,對清宮膳食就能有個大致的體認了。

乾隆朝:盤肉二十二斤,湯肉五斤,豬油一斤,羊兩隻,雞五隻(其中當年雞3只),鴨三隻,白菜、菠菜、香菜、芹菜、韭菜等共十九斤,大蘿蔔、水蘿蔔、胡蘿蔔共六十個,包瓜、冬瓜各一個,苤藍、幹蕹菜各六斤,蔥六斤,玉泉酒四兩,醬和清醬各三斤,醋二斤。

這是一些主要食材,此外還有不少臨時添加的菜品和副食,我們可以再參見一下他一頓飯的標準,按《日常膳底檔》乾隆四十五年正月二十四未時晚膳:

燕窩掛爐鴨子掛爐肉野意熱鍋一品、蓮子肉丁瓤鴨子熱鍋一品、野雞熱鍋一品、肥雞酒燉東坡一品、羊西爾佔一品、冬筍爆炒雞一品、蒸肥雞燒狍肉鹿尾攢盤一品、掛爐鴨子攢盤一品、象眼小饅首一品、白麵絲糕䕷子米麵糕一品、羊肉餡合手包子一品。

此外,尚有各色盒子小菜,全部菜品大概有20種。

到了光緒朝,烹飪技法有了很大改進,菜品種類也大大增加了,且不言“添安盛宴”那種比較特殊的飲食,就日常飲食,我們不妨對比一下,按《日常膳底檔》光緒二十一年正月糙卷條”:

口蘑肥雞、三鮮鴨子、肥雞絲木耳、肘子、燉吊子、肉片燉白菜、大炒肉、雞湯白菜、味羊肉汆黃瓜、豆秧汆銀魚、鮮蝦丸子、肉片燉蘿蔔白菜、排骨、醬包肉、瓤冬瓜、燻雞絲、溜脊髓、裡脊丁黃瓜醬、肉片燜芸扁豆、冬筍絲炒肉、包三樣、炒木須肉、炸汁、小蔥炒肉、口蘑羅漢麵筋、烹掐菜、蘇造五香肉、豬肉絲湯、脂油方脯白蜂糕、豆腐湯、老米膳、溪膳、早稻粳米粥、甜漿粥、煏米粥、小米粥。

兩相對比,清代皇帝的伙食標準就比較清楚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