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朱棣當年謀反成功的主要原因是什麼?

創業狗的故事


  朱棣為什麼會篡位成功,個人認為有以下幾點原因:

1. 口號喊的正。在古代,臣子要對抗君主是大逆不道的行為,是不被擁戴的。朱棣篡位的理由是“清君側”,名義上是幫助皇帝剷除奸臣,實則是給自己篡位找理由。濟南一戰,朱棣久攻不下,命令炮轟濟南城牆,守將鐵鉉命人找來了一塊巨木,上面刻上了朱元璋的名諱,掛在濟南城牆上。朱棣看到後氣急敗壞,但就是不敢炮轟。因為一旦炮轟,就徹底證明自己是在謀朝篡位。

2. 卓越的軍事才能。朱棣在軍營中出生,自幼在戰火中成長,一步步成為一名出色的將軍。而他自幼跟隨學習的都是名將,如以謀略著稱的徐達,善於突襲的常遇春,善於側擊的李文忠等,在他們身上,朱棣逐漸掌握了贏得戰爭的奧秘。朱標去世後,朱元璋大肆屠殺戰功卓著的將領,只留下一個善於防守的耿炳文。這也在一定程度上註定了朱棣是那個時代最為卓越的將領,從而成就了朱棣。

3. 對手的不成熟。朱允炆還是太子的時候,一次朱棣竟拍著他的背說“不意兒乃有今天”。恰巧被朱元璋看到,於是朱元璋狠狠的訓斥了朱棣,而朱允炆竟告訴朱元璋他們是在鬧著玩。這在側面反映出朱允炆婦人之仁。在將大軍交給耿炳文時,朱允炆下了一道荒唐的詔令,勿使朕背上殺叔之名,這無疑給戰爭中的朱棣加上了一件 “防彈衣”,可見其是一個優柔寡斷的人。

4. 對手用人不當。朱允炆過分依賴黃子澄、齊泰以及方孝孺,這三人都是誇誇其談,既無才能,也不懂軍事,簡單的說就是書呆子。在這三人的建議下,朱允炆先後錯失了幾次擒殺朱棣的機會,甚至還將朱棣主動派來作為人質的兩個兒子放了回去,說是穩定朱棣。實際上當時朱棣要造反,已經是人盡皆知的事了,可見其目光之短淺,水平之拙劣。而任用軍事白痴李景隆,也是這三個人的主意,甚至李景隆兵敗當了逃兵回來也未治其罪,這也為最終李景隆打開城門,引朱棣進京埋下了伏筆。

5. 厚黑學高人的指點。可以說,姚廣孝是那個時代眼光長遠,胸懷韜略的謀士,幾乎無人出其右。沒有他,朱棣是不可能成功的。他之於朱棣,有兩個重要意義。一是他是朱棣的引路人,精神導師。他的存在堅定了朱棣篡位的決心,激發了朱棣的潛能。二是他是具有創造性思維的人,能看到別人看不到的地方,解決別人解決不掉的問題。當朱棣屢次攻擊濟南不順時,是他告訴朱棣,其實可以不用進攻濟南,只要繞道攻克徐州,宿州即可兵鋒直指都城---南京。如果沒有這個提議,恐怕朱棣早已軍心渙散,兵敗身亡了。

6. 莫名其妙的好運。雖說朱棣軍事才能過硬,但也不是沒有對手。好幾次,朱棣都被打敗,幾乎絕望了,但是莫名其妙的運氣導致其反敗為勝。據記載,有兩次都是大風的原因,一次將敵軍主帥旗子吹斷,導致敵軍潰逃。另一次則是大風引起了沙塵暴,迎著敵軍進攻的方向,吹向敵軍。如果沒有這兩次好運,恐怕朱棣早已失敗。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