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說清朝鼎盛時期的版圖,是中國有史以來最完美的版圖?

為什麼說清朝鼎盛時期的版圖,是中國有史以來最完美的版圖?要回到這個問題,先要做個限定,那就是以中國人自己畫的歷史地圖為準,拿各個大一統王朝的版圖與新中國的版圖作對比。不這樣的話,這個問題無解。

第一,從版圖大小上說,能與清朝一比的朝代只有唐朝、元朝、明朝、民國。同為鼎盛時期,清朝版圖達到1320萬平方公里,唐朝1240萬平方公里,元朝1375平方公里,明朝1000萬平方公里,民國1145萬平方公里(名義上)。

為什麼說清朝鼎盛時期的版圖,是中國有史以來最完美的版圖?

像秦朝、漢朝,雖然在當時是世界上數一數二的強國大國,但畢竟時間太久遠,生產力和科技都跟不上後面的朝代,導致在版圖對比上處於劣勢。至於隋朝,因為時間太短了,讓其沒有充分的時間來進行版圖擴張。

第二,從維持鼎盛時期版圖的時間長短上講,清朝是最久的,維持了100多年。即便後來割了不少地,也讓1145萬平方公里的土地維持了70多年,並將其交到了民國手中。至於其他朝代,像唐朝、明朝和民國,維持了30多年,元朝維持了90多年。維持的時間越久,這地對中國才更有歸屬感。

為什麼說清朝鼎盛時期的版圖,是中國有史以來最完美的版圖?

第三,從領土構成上講,清朝的版圖囊括了民國、新中國的版圖,有增無減。而其他朝代,不是缺這就是缺那。如唐朝,疆域雖東起外東北,朝鮮半島;南抵越南順化一帶;西達中亞鹹海以及伊朗、阿富汗;北包貝加爾湖至葉尼塞河下流一帶,但就是沒青藏高原和雲貴高原。

最關鍵的是,唐朝有內蒙古的時候,沒整個東北地區,只有遼寧那麼一點點。有外東北(包括庫頁島)的時候,沒內蒙古。而且,新疆和外東北時不時也會沒有,這就很尷尬了。

為什麼說清朝鼎盛時期的版圖,是中國有史以來最完美的版圖?

又如元朝,雖然北邊疆域包含了貝加爾湖至葉尼塞河下流一帶,東邊還佔了整個朝鮮半島。可是,元朝沒有新疆。至於明朝和民國,就不說了,前者領土缺的太多,後者是大號印度。

第四,在國際上,對清朝版圖的爭議是最小的,基本與國內的看法是一致。為什麼呢?因為清朝是中國主權形成時期。它和俄羅斯等簽訂了一些列的條約,將鼎盛時期1320萬平方公里的土地給主權化了。即便到了後面籤條約割了不少地,清朝也在名義上將1145萬平方公里的領土交給了民國。

為什麼說清朝鼎盛時期的版圖,是中國有史以來最完美的版圖?

那領土主權化有什麼好處呢?簡而言之就是主權化的土地,即使國家暫時沒有力量控制,但是國際上依然承認屬於中國,除非重新簽訂條約。最為典型的就是外蒙了,它於1921年單方面宣佈獨立。可在當時國際上,除了蘇聯,沒有任何一個國家承認它是個國家。

直到1946年,民國正式同意並承認外蒙獨立後,國際上才將其視為一個國家。後來,外蒙還鬧了一個笑話:戰後日本向受害國賠款,外蒙(蒙古國)見後也跑去要。日本直接拒絕,說:“當時你還是中國的一個省,中國都放棄要賠款了,你怎麼能夠來要呢?”

為什麼說清朝鼎盛時期的版圖,是中國有史以來最完美的版圖?

最重要的是,臺灣直到鄭成功時期(這時明朝已亡)才正式納入中國版圖之中,成為中國的領土。之後,清朝從鄭氏手中取得臺灣,設立臺灣府,由福建管轄。1885年,清庭升臺灣府為臺灣省,加強了寶島臺灣同祖國大陸的聯繫,鞏固了祖國的東南海防。

​當然了,清朝的版圖只能說是中國有史以來最完美的版圖,而不能說是中國最完美的地圖。因為越南、朝鮮半島這兩地中國統治了那麼久,最後還是讓其獨立了。(喜歡的話多多關注,多多點贊,多多收藏,轉發和評論,謝謝!本人其他文章也很精彩,歡迎品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