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法女生歸國講述:馬克龍被吐槽,父母堅持讓我回家,俄國人坐飛機也不戴口罩


留法女生歸國講述:馬克龍被吐槽,父母堅持讓我回家,俄國人坐飛機也不戴口罩

日前,留法女生張筱(化名)回到了中國。

機票是家人幫買的,花了三萬多元人民幣。她坦言,早前被通知部分航班取消時已不想回國,“我家就我一個,獨生女,家人非常擔心,堅持買票讓我回國。”

回到西安隔離期間,其所住酒店曾被隔離留學生吐槽,“滿是汙漬,甚至還漏水”,進而引發網絡爭議。

3月23日,在接受瀟湘晨報記者採訪時,張筱解釋,反映問題不是嫌棄隔離條件,而是同學還要上網課,那裡還沒網絡,“後來我們被轉移到了新的酒店,這個乾淨衛生,大家很知足。”


【1】畢業後打算回國發展

我是西安人,今年24歲。三年前到法國讀研,專業是應用外語,本科學的是計算機。

我特別喜歡外語,雖然高中學的是理科,但是本科志願我填的都是外語院校,結果卻被調劑到了計算機專業。

我很不喜歡計算機專業,所以在畢業之後決定去學外語。當時其實想去西班牙巴塞羅那,但是巴塞羅那屬於加泰羅尼亞地區,國內教授加泰羅尼亞語的比較少,最後就決定去法國。

法國研究生是讀兩年,但是我讀了預科,所以一共是3年時間。現在學的專業可選擇的方向也挺多的,我準備走翻譯這條路。

來到法國之後是一個人租房子住。畢竟法國有學生租房的補助,單人的話可以享受最高大概160歐元的補助。

法國和中國的文化差異挺大的。我印象最深的是法國人吃飯不把海鮮和其它肉類混著吃,比如我們一桌菜有魚蝦和豬肉,那他們這頓飯就會只吃魚蝦或者豬肉,因為她們覺著混著吃會生病,這點讓我覺得挺不能理解的。

那些能夠在法國長期生活的人要麼是朋友很多,要麼就是家人在那邊。

我也有挺多外國朋友,但是不管關係有多好,還是覺得差異挺大,所以等研究生畢業之後我還是想要回國。

【2】“你們真的會吃蝙蝠嗎”

去年9月開學去法國之後,我就一直待在那邊,今年1月份突然聽說武漢出現疫情。

身邊有一個同學是湖北黃岡人,所以我也一直密切關注國內疫情。我同學說他父母在黃岡的家裡,看到小區有人被救護車抬走,不敢出門。

過年的時候注意到,武漢以外城市也開始限行了,我比較擔心父母,他們就跟我說不會外出,讓我放心。

話雖如此,我依然擔心,因為我爸的單位沒發推遲上班的通知,覺得還是挺不安全的,好在後來發了通知,決定暫時不復工。

由於國內疫情,很多留學生都自發地買口罩和防護品捐贈到國內,我聽到朋友說有捐贈的活動就買了一起捐了,也不知道捐到哪裡去了。

我媽告訴我說家裡的口罩夠用,就沒有給家裡寄了。

國內最嚴重的時候,法國大概有12個左右的患者,他們基本都是在封城之前來歐洲旅遊的,其中還有80多歲的老爺子。

雖然推特和臉書等社交軟件上出現了很多對中國人不友好的聲音,但是我身邊的外國人都挺友好的,他們最多就只問我,“你們真的會吃蝙蝠嗎?”

我就和他們解釋,身邊幾乎從沒見過這樣的人,是非常罕見的,大家也都對有這種喜好的人不理解。

【3】“謝謝,祝您聖誕愉快”

國內疫情穩定後,歐洲開始大規模暴發,先是意大利,然後慢慢的擴散到整個歐洲。

法國面對疫情做得還是挺堅決的,一下子就把邊境都封鎖了。包括我所在的斯特拉斯堡一共有4個省是重災區,在3月17號中午的時候就開始封城,當時封了大東部、法蘭西島等幾個大區。

相較於法國人,我買物資的時間還算是比較早的, 2月底3月初的時候,法國疫情蔓延速度加快,我就開始囤積物資了。每天早上或者下午下班之前我會去超市買一點水、衛生紙和吃的。

平時在法國出去吃會多一些,畢竟自己一個人住。我一個人太無聊,於是就整天和另外兩個留學生朋友待在一起,去超市也是三個人戴著口罩一起去,沒有接觸其他人。

學校從3月16號開始停課,我也基本沒有外出了,當時法國的增速已經比較快,而且歐洲那邊覺得非患者就不要戴口罩,所以戴口罩的人很少。

法國的官員們在疫情剛爆發的時候也不重視,馬克龍3月12日還發推特:“我們什麼也不會放棄,尤其不會放棄曬太陽喝咖啡、聽音樂會,夏天開party,何況我們的抵抗精神,法蘭西共和國那麼強大。”

當時這條推特下面有人回覆說:“謝謝您的信心,祝您聖誕愉快。”(言外之意是他還活在過去),看到這個我都快笑瘋了。法國政府後來還是決定要限制民眾外出,法國人也是從17號封城開始真正重視起來。

在意大利和法國,出門必須要帶一個以你個人名義擔保的聲明書,我當時就比較好奇,想著以個人的名譽擔保,那我不要我的名譽,是不是可以想去哪就去哪。

法國也有人完全不做防護措施的。3月初我跟法國朋友一起出去開卡丁車,就我們幾個中國留學生戴了口罩,法國朋友啥都沒準備,卡丁車園地也沒人管這個問題。

因為在家實在太無聊了,我就去參加像卡丁車或者壁球這樣不需要很多交流的活動,要是法國的朋友叫我去開Party,我都說:“我不去我不去。”

【4】兩千左右的機票現在要3萬

學校已經正式停課,網課的課時也不多,我就決定回國。

買機票的過程很波折,前前後後買了3張。我最開始買的是3月16日巴黎到廣州的直飛,票價是2萬7千多人民幣,但是我想和黃岡的朋友一起回來,所以就退了票重新買了一張18號巴黎飛上海。

15號的晚上收到通知,說飛機被取消了,看到這個情況我就不太想回國了,覺得太折騰了。

16號有消息說法國總統會宣佈封城,我家就我一個,家人看到之後非常擔心,讓我回來,我媽就給我買了一張17號的機票,從巴黎轉莫斯科飛北京。

這趟飛機在買票的時候只剩一張了,黃岡的同學沒有買到票就沒辦法回來。

在疫情期間留學生歸國都需要直系親屬進行報備,所以我父母就去幫我跑這些程序,和西安當地的防疫部門聯繫,做好回國的手續。

這次的機票就要3萬多了,以前回國一般都是2000元左右,最貴也才四、五千這樣子。我還有朋友是包機回來的,每個人的費用在15萬元左右。

如果要我花15萬買一張機票的話,我肯定選擇不回來了,除非當地打仗了,不然我肯定不會花這麼多錢。

【5】戰鬥民族果然彪悍

16號晚上,我就住到了巴黎戴高樂機場旁的酒店,次日正式出發。乘這班飛機者挺多的,也不知道有無潛在的新冠肺炎攜帶者,所以我在飛機上不敢和人接觸,都是一個人待著。

那天坐的是俄航,飛機上的中國人全程都戴著口罩,有些甚至都裝備上了護目鏡和防護服。我在上飛機之前買了一盒手套,但是沒有買到護目鏡,還買了10個N95的口罩,是在斯特拉斯堡當地的中國超市買的,28元/個。

座位旁邊有一個俄羅斯人,他全程沒有做任何防護,在飛機上該吃該喝一樣不落,我內心覺得戰鬥民族果然彪悍。

我媽在看到有人說莫斯科現在不讓轉機,她特別著急,給大使館和機場都打了電話,最後知道只有從意大利來的不允許轉機之後,才放下心來。

到了莫斯科,我本來以為會有很多的檢查程序,結果也沒有人檢測體溫之類的,只是讓我們在飛機上填了張表,但是最後表也沒有人收。

我們在莫斯科停留4個小時,因為在飛機上沒敢吃喝,所以在休息室稍微吃了些東西,填了填肚子。然後就在候機廳待著,準備上回北京的飛機。

莫斯科回北京的飛機上基本都是中國人,大家都戴著口罩,全程基本零交流。以前回國也是自己一個人,所以還比較習慣,就是戴著口罩特別不舒服,因為N95口罩勒得耳朵特別疼。

我的座位前邊坐著一對俄羅斯母女,她們是不戴口罩的,臨下飛機才戴上。

【6】6000元的經濟艙

18號早上9點多的時候飛機在北京落地,比預計時間早到了半個小時。北京海關有人上飛機來給我們做檢測,讓申報有異常的人員提前下飛機,當時下了十來個人。體溫檢測是抽查,所以檢測過程也很迅速。

檢測完之後有專車拉我們去北京順義區的中國國際展覽中心新館,找自己的省份。和以往不一樣,大早上北京的道路一點也不堵,只用了一個多小時就到了目的地。

每個省安排不一樣,像我知道的河南就可以坐高鐵回去,但是我們陝西是不建議坐火車或者高鐵的,我就買了當天下午回西安的機票。也有部分人選擇在北京先住一晚,第二天再統一去機場。

北京回西安的飛機上有一個男孩子,他花了6000多買的頭等艙的票,結果沒讓他坐,因為國際轉機的統一被安排到後排。

當時飛機上的人不多,前面稀稀疏疏的,最後幾排坐滿了,都是國際轉機回國的。

下了飛機,我們統一被送到機場附近陝西省分流的場所,填完住址等信息之後,就等著所在區的負責人統一拉我們到指定酒店隔離。

我在分流的地方等了很久,從晚上8點多一直到12點才被拉走。每個區的管理不盡相同,我是雁塔區負責的,在我等待的時候,有的區已經送走三撥人了。

【7】隔離酒店沒有熱水

西安雁塔區給我們統一安排了××酒店作為隔離點,他們說另一家隔離酒店已滿員了。

聽到××酒店的時候我還覺得挺好的,因為這是一家涉外四星酒店,條件和環境應該都不錯。

結果到酒店之後,我們是被人帶著從側門進去的,當時都不知道還有這麼一個門。我也不知道我們住的這棟樓是新樓、老樓還是就只有這幾層是老房子。

進了房間以後發現,房間很多設施是壞的,浴室不乾淨,也沒有熱水。房間裡也特別冷,現在西安的溫度也有20多度,我也不知道為什麼會那麼冷。

我身體還比較好,蓋兩床被子還能挺過去,我們一起的有個女生穿大衣蓋兩床被子都覺得冷。其實我屬於心比較寬的人,如果要我熬的話我也能熬14天。

因為確實比較冷,父母就給我送了棉褲、棉衣和熱水袋什麼的。醫護人員也是和我們住在一起的,他們住在一樓,有些房間甚至還漏水。

這麼說不是嫌棄隔離條件,而是這裡還沒網,不少學生要上網課,不方便。後來,我們同行的一個女生將這個事情發了微博,引起了挺多人關注的。

最終也不知道是哪個環節起了作用,20號晚上吃晚飯的時候他們就通知我們轉移。

我們轉移到新酒店已凌晨一點多,住進去以後挺開心的,因為這個起碼乾淨衛生,不是破破爛爛的。我們在××酒店是420元一天,現在這個新的酒店是270元一天,200的房費和70的餐費,大家也很知足了。

現在這家酒店離××酒店也就不到兩個拐彎的距離。醫護人員應該也挺開心的,因為他們是和我們住一起的,現在換到了這個環境還不錯的酒店,他們住的房間應該也會好很多。

【8】法國朋友沒口罩了只好去買

我是西安本地人,但是因為在隔離,所以也沒辦法和父母見面,他們只能一週來送一次東西。每個隔離酒店的規定也不一樣,我有些朋友在另外的酒店,那邊的話不允許有人來送東西。

我們三餐都是酒店提供的,也允許我們點外賣,只是不能夠點熟食,比如做好的炒菜這些,可以買點薯片這樣的零食。

每天都會有人給我們送餐,之前在××酒店的時候是先敲門,然後把餐盤放在門口的桌子上。現在這家酒店還沒有擺上桌子,醫護人員全程都穿著防護服、防護服、手套、口罩、護目鏡,然後把餐盤遞到我們手上,再量一下體溫。

除了測體溫之外暫時沒有別的檢查項目,醫護人員都特別好,有什麼需要都可以跟他們說。這幾天他們跟著我們一塊兒折騰也特別辛苦。

學校也開始上網課了,在酒店除了上課、玩手機之外也沒有別的事情可以做,我就要父母送東西的時候順便帶幾本書,打算看看書消磨時間。

這段時間也看到了網上有很多批評回國人員的聲音,但是我覺得最主要還是有些人不守規矩導致的,而且我對於一些比較極端的看法都不會理會。

最近還和一個法國朋友聊天,他從國內疫情爆發的時候就比較關注,大概兩三週前我就跟他說,你得去買口罩,買洗手液什麼的,他不聽,他還在安慰我,說沒事,我們肯定會好起來的。

前天和他視頻的時候發現他戴著口罩和手套去超市,然後他還說該去買口罩了,手頭上就只剩這最後一個了。


口述 | 留法女生 張筱

採訪 | 瀟湘晨報記者 廖如雲 實習生吳迪 譚思慧 李博超

(本文由樹木計劃作者【瀟湘晨報】創作,在今日頭條獨家發佈,未經授權,不得轉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