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跟出身在底層的人,越追求穩定工作”你怎麼看?

時光瀲灩滴墨盛放1


大家好,我不認同這樣說法。只能說一部分生活跟出身在底層的人追求穩定工作,不能一棍子打死一群人,也不能一顆老鼠屎壞了一鍋粥。也有從生活底層一步一步白手起家的,沒有多少人天生就是富二代。

  • 根據我自身就是一個很好的例子,我的家庭也是不富裕的,父母都是農民工,更沒有能認識有錢的朋友圈,家庭條件屬於能吃飽飯的那種,沒有大魚大肉。
  • 今年我三十五歲了,從初中畢業就出來了,畢業那年我才十六歲。畢業出來我就很努力的工作。我很小的時候就發現了,絕不能和父母一樣,打一輩子工。看見父母捨不得吃,喝,穿,也不會讓自己的孩子重演父母的那一代,我一定要讓他們過上舒服的日子,所以我一直都在很努力,改變生活狀況。
  • 經過我多年的努力,皇天不負有心人,終於讓我有了一番事業,壓力越大,動力越大。只有在被壓力壓的無法生活了,自己一無所有了,自己還怕啥,啥也不怕了。機會是留給有準備好的人,我相信每個人都有發財的夢想,只不過安於現狀,吃得苦中苦,方為人上人。



飛飛和你打電話


說的好像這樣的人就不堪一般。

上帝創造了很多人類,並不是為讓大家都過一樣的生活,他把男人和女人按不的性格排列組合出了不同的樣式,讓他們自由發展又結出令他意想不到新的男男女女。

好像社會有分工,也有階層,但對於上帝來說只有男人和女人,眾生都平等。他們享受一樣的快樂和不快樂。他們的七情六慾都會促使他們奮鬥爭取自己想要的生活。雖然這讓一部分看起來很光鮮,另一部分人秀普通,只是他們追求的快樂不同罷了,你真能說出誰更快樂嗎?有錢人會把自己定義為高階層的生活方式,更加會以高貴來標傍自己,但這並不影響他們像普通勞動人民一樣,被遺棄被傷害被痛苦被絕症包圍。另一方面他們也有愛情,有黑心,有狂暴,有低迷,你看這和不富有的人並沒有不同,即使他們可以享受更多的物質,更多的金錢也會讓他們玩弄人心,但這些慾望的滿足仍然脫不開生老病死。正所謂越是追求什麼,就越是為這些東西痛苦。痛苦不好嗎?有時候未必,所有的人都會痛苦,即使你再有錢,你可以多維持生命的時間,但你也承受更多的人情冷暖。上帝真的還是在這裡送給了每一人公平。無論你是哪一層次,都會有你們慾望帶來的痛苦,無人可以例外。所以呀,真的不是我們不去追求什麼,而是無論你爭取的再多,最終你還是會希望無慾無求的,那你何必一開始就去追求呢?只不過多跑了幾圈而已。穩定工作就是穩定的生活,就是平凡帶給我們的快樂。


造夢小兵


讀著問題題目,總感覺彆嘴,反覆讀了幾遍,似乎明白了。不就是說,出身底層的人追求穩定工作的想法強烈嗎?對吧?

拿自己說事兒吧!高考落榜後,又去補習班學習倆月,深感家裡負擔太重,還有弟弟妹妹需要讀書。於是,偷偷回到村裡報名參軍了。希望自己能在部隊考上軍校。怎奈選擇錯誤,錯失考軍校的唯一一次機會。還好,有軍械專業在身,轉了士官。

後來,轉業到地方工作。心裡就一個想法,安排一個能分配福利房的單位就好!於是,選擇了現在的國企。

說以上簡要經歷就是交代自己出身在農村,就是個底層人。當時提醒自己沒要求過高,因為,由於有考軍校錯失機遇的潛在心裡打擊,在我選擇單位上沒有過高要求了。有一個穩定的單位足矣。

走進單位,踏實工作和學習,一路走過來,也算是平安順暢。一直到現在的管理崗位幹著,也挺好的,知足。這就如同提問說的吧,工作是很穩定的!收入也很穩定,生活就因此也穩定了。

這次疫情的發生,充分證明了最初我選擇接收單位的正確性!

所以,我感覺問題中的說法有一些道理。

僅此而已。有不妥之處見諒!謝謝閱讀!



水中浮萍圖文集


歡樂頌中,曲筱綃說過一句話:什麼叫侷限呢,侷限就是砍柴的以為皇帝拿金扁擔。

邱瑩瑩的父親是從農村走到縣城的,在修理廠打工掙錢,從劇情看母親是家庭婦女。

除夕夜一家人為了邱瑩瑩五千元的年終獎而歡呼雀躍,邱瑩瑩的母親說女兒的年終獎比丈夫一個月的工資還多。

由此可見邱瑩瑩的家境一般,可以說是底層家庭。

雖然邱瑩瑩的父親一直鼓勵她立足大城市,但是她自己其實一直追求的是安穩。

她想回老家考個公務員安安穩穩過日子,失戀失業了哭著求父親帶她回家去,過完年回到上海和關雎爾聊天,也說是想找個有錢人嫁了。

雖人在上海,但邱瑩瑩沒有奮鬥的目標和動力,她一心求安穩。

和她一樣求安穩的還有樊勝美。

樊勝美同樣來自底層家庭,有賺錢能力不強但重男輕女的父母,有指望她買房子養孩子的“吸血鬼”一樣的哥嫂,她的家庭就是一個無底的麻煩洞。

來自這樣家庭的樊勝美雖然考上了大學,成為大都市一名看似光鮮亮麗的白領。

實際上她對待工作投機取巧,信奉“辦公室哲學”,不敢承擔責任,工作上只能混個“中游蕩蕩”。

她希望能早日擺脫群租房的生活,過上有房有車的安穩日子,但她想要的的安定是男人給她的,不是通過自己去奮鬥。

三十多歲還沒找到有錢男人願意為她的美貌買單,無奈接受了萬年備胎王柏川的追求。

一直沒見她有多喜歡王柏川,她和王柏川在一起也是為了一份作為女神被膜拜的穩定的愛情,期望王柏川給她創造一個穩定的生活。

生活中,我們也能見到很多像邱瑩瑩和樊勝美這樣的人,來自農村或城市底層的寒門學子,孜孜不倦地考公務員,考事業單位編制,削尖腦袋想要進入國企。

為什麼,因為他們來自底層的父母和出身底層的他們自己都覺得,這樣的一份工作更穩定,有了一份穩定的工作,就能迎來安穩的人生。

為什麼越是出身底層的人越是追求安定呢?

因為家庭出身決定了他們的認知侷限。

小時候的貧困經驗讓他們極度缺乏安全感,再也不想過那種貧窮的日子,認為安穩的工作和生活是人生最美好的幸福。


小輝帶你世界


這個觀點不完全成立。我們村的人都出身底層和生活在底層,但是我們村大多數人都不追求穩定的工作。

講一下我們村現在的生活水平,放眼村裡都是高低不平的土路,一下雨泥巴沾滿鞋底。外村人都不願意來我們村,尤其是外村的姑娘不願意嫁到我們村,所以我們村有一部分小夥子是在外地打工的時候領個外省的媳婦兒回來,有的新媳婦兒來了之後,過一段時間過不下去又走了。

為什麼我們村這麼窮呢?一方面因為我們村處在三個縣城的交界處,是典型的三不管地帶。另一方面村子特別小,只有幾百戶人家,上學都要跑到距離三四里地外的其他村子。所以我們村子基本屬於各方面都相對落後的村子。

從改革開放後村裡的人陸陸續續出去外面打工了,直到03年前後幾十年過去了,村裡一批又一批出去打工的人都沒能改變貧窮。

大概06年村子裡有一些人開廢品收購站發了財,有人承包建築裝修工程發了財,有人開蔬菜店早餐店糧油店發了財等等。不管是做什麼,共同點就是他們不再打工了,而是紛紛出去創業了,有開店的,有開公司的,都自立門戶了。

目前村裡很多人都在城市買房落戶了,孩子也都被接到城市上學了,有在新疆的,有在東北的,有在北京的,有在廣州的等等,一年只有過年回來一趟。我們對門的嬸兒在陝西買了兩套房,在我們縣城還買了一套房。我叔叔靠在上海賣早餐也在城市買了房子車子,孩子也在上海上學了。就這樣大多數人都富了起來。

總之,現在高薪聘請他們,他們都不會要求安穩的工作了,創業和勤勞改變了他們的命運,也改變他們的下一代,就是我們這一代的命運。由於他們的勤勞致富讓我們接受了良好的教育,也讓我們傳承了一份像他們一樣不安分的心。


苦瓜炒黃瓜


不能一概而論。

部分出生與生活在底層的人,追求穩定的工作,與生活環境有關,也與個人性格有關。

對我國絕大多數生活在縣城及以下的人而言,有穩定工作的人(教師,醫生,公務員等),生活有保障,工作壓力也不大,是絕大多數農村人羨慕的對象。但在大城市,有穩定工作的人,生活不是很舒心。如果沒有家庭支持,憑自身的工資收入,很難買車買房。環境逼迫他們必須奮力拼搏,承受極大壓力和風險,改變境遇,為自己和家人爭取較好的生活。

我出生在川東北大巴山區農村,憑自己的能力通過高考有了穩定的工作,在鎮上一所中學從教並結婚生子。但我的性格中天生就有"不安分"、"愛折騰“的基因,下過海,然後到縣中,到省城。下海是受當時大環境影響,到縣中是受"人往高處走“的驅駛,到省城是看到了當時大城市教育教學設施設備和教育理念教學方法等與小縣城的差距。

有人安於現狀,渴望穩定;有人喜歡不斷嘗試、追求人生的高點。對個人而言,沒有對錯,喜歡就好。對社會對事業而言,我更喜歡永不滿足,接受挑戰,為社會和自己創造更大的價值。

我們這一代,很多人被保爾-柯察金的那段名言終身激勵著:"當你回首往事時,不因虛度年華而悔恨,也不會為碌碌無為而羞恥,這樣在臨終時就能夠說,我把整個生命和全部精力獻給了最壯麗的事業。",也為自己創造美好生活。


特級在線


為什麼一半對一半錯呢,雖然人生總有不得已,但是選擇權在自己手中。

先說說為什麼對吧。

對,恰恰是人生的悲哀。

生活越出身在底層的人,越追求穩定工作。這句話在一定程度上是對的,而且恰好道出了底層人民生活的辛酸。

這部分人往往是中年人,上有老下有小,正處在人生壓力最大的階段。

因為出身底層,從小家庭就不富裕,家裡存款很少或者基本沒有存款。長大後既沒有諾大的家業繼承,自己也因為沒有資本只能打工或者找份一般薪酬的工作。等到結婚、買房子已經掏空了整個家庭,甚至還背上不少債務。在房價漲上天又居高不下的現在,這是絕大多數底層中年人的人生軌跡。

為什麼越是底層的人越是追求穩定工作呢?因為他們輸不起。自己身上有房貸這座大山壓著,工作不穩定,失業一兩個月就可能斷供。房子對中國人意味著什麼,意味著家啊!下面有嗷嗷待哺的小孩,工作不穩定,如果失業小孩可能就沒有奶粉,沒有尿不溼,或者沒有下個月的學雜費了,孩子是父母的一切啊!上面有老人,父母為了自己付出了全部,他們身體不好,住院的時候,需要自己有份穩定的工作能夠按時交上住院費啊!

不是他們想要追求穩定,而是生活逼迫他們追求穩定!這是很多中國中年人的生活現狀,也是中年人生活的悲哀。

錯,是因為人生不甘於平凡。

越是出身底層的人,越是追求穩定的工作,對於新一代的年輕人,我覺得是不合適的。

為什麼這麼說呢,我就是其中的一份子。我們這一代出身底層的年輕人,從小就在學會吃苦,吃苦也不是白吃的,我們心中都有一個願望,就是長大後一定要改變貧苦的現狀,讓父母過上好日子,讓自己揚眉吐氣,讓自己的孩子不再重複我們的生活。

為了實現這個目標,我們學習好的拼命學習,學習不好的也另謀出路。像我的同學裡面,學習好的都進了大公司,進入公司後開始跳槽,越跳槽工資越高。學習不好的,就開始想法設法做生意,開旅行社的、開輔導班的,幹什麼的都有,收入也都很不錯。對於我們來說,工作穩定不是第一考慮要素,掙錢越來越多才是第一位的。


無論怎樣,生活在底層的人都在拼搏努力,無論是哪種方式,都希望我們的生活越來越好!


喜得浮生半日閒


這個社會大多是如此,到底是為什麼越窮的人越安於現狀,不善於改變呢?[what]

第一,生活在底層的人,由於生活所迫,大多著眼於眼下的利益(了不考慮不行啊,這是吃了上頓沒有下頓的日子),很難從長遠考慮。

第二,生活圈子所致,這個圈子裡的人收入相當貧富差距不大,更容易滿足當下的生活,比上不足比下有餘的思想。

第三,生活經不起風險,本身僅限滿足基本的日常生活,投資,創業這種先投資後有回報的事對他們來說是難以承擔的。

確實如此,就像我自己,每個月的基本工資要教育孩子,贍養老人,房貸,還沒敢買車,這幾項已經壓的我喘不過氣,趕上這次疫情,眼睜睜公司效益不好,到現在都沒有復工,面臨失業的風險,想想都可怕。

窮人輸不起,輸了便沒有飯吃,比起經歷風險,一份穩定的還能照顧家的工作就顯得尤為重要了,累不怕,怕斷了頓[流淚]

但最後想說窮並不妨礙於我們擁有高尚的品格,正如俄國作家,托爾斯泰《窮人》所描述的,本就生活貧窮的漁夫夫婦卻收養了鄰居兩個孤兒,這種品行跟窮富無關。做生活的窮人難以改變,但是一定要做精神的“富人”!





我是我無我


不太認同這句話。細讀這句話,話的背後有明顯的價值判斷。甚至有鄙視意味。

其一,真實現象:白富美、高富帥,父母給錢玩玩。有的直接成功做了ceo這其中不是一種一開始就立馬追求的穩定嘛!

其二,很多中產讓孩子考公務員,買官等。這不更是一種求穩定嘛!

恰恰相反的是很多底層的工友。一方面沒有資源。另外一方面根本沒有選擇權利穩定。舉個例子一旦經濟不好,很多工廠用的都是臨時工。這讓勞動者穩定了。

甚至還看到一個現象,就是很多底層老百姓,他們攢點錢就各種去創業。


靈叔說法


如果我們沒有富裕的家庭環境,我們只能靠自己改變自己。這是生活在最底層的人心中的吶喊,他們的確比出生在一般家庭或者富裕家庭的人越有改變目前環境的迫切需求。他們越追求穩定的工作,就會越有動力。

我也是出生在一個底層的家庭,我的父親是一個臨時的工人,工作時有時無,母親是一個臨時的清潔工人,“臨時”這兩個字使得我母親的工資不到正式編制清潔工人的一半。她每天起早摸黑,推著那笨重的垃圾場在大街小巷,打掃了十幾年,但仍然脫不了“臨時”這兩個字。因為她來自農村,文化低,沒有當時非常稀罕的城市戶口,進入不了編制。父母不穩定的工作,導致家庭生活收入非常卑微。每次我們兩姐弟交學費的時候,父母愁眉不展,母親三番四次到親戚借錢,我永遠也忘記不了別人鄙視的眼光和刻薄的言語。十幾二十載與家人共度艱苦的點滴是我一生難忘的記憶,我時刻憧憬著哪天住上寬敞的樓房,拿著穩定的收入,而不再是家人天天顛簸,為三餐為學費日夜顛倒埋頭苦幹。我的確比任何人有著這樣的渴望!

但是,這樣的渴望和追求對於出生在底層的人不是見不得人的事,而是他們奮鬥的動力!生活在底層的我,從小學起就比比別的孩子更刻苦學習,更懂得禮貌待人,更勤奮幫忙做家務,走出社會我對待工作也是兢兢業業,因為我從來沒有放棄過對穩定工作和生活的追求,對回報自己家人的渴望!

命運對待每一個人是公平的,通過堅持不懈的努力得到追求的目標,這是生活在底層的人的生活座右銘。加油!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