始於分餐,不止於“雙贏”

始於分餐,不止於“雙贏”

實習記者 陳楚珺

春分已過,漢江之濱處處自是仲春景緻。然而,劉飛眼中的春天仍舊沒有到來。

"雖然現在開業了,但很多人還是不敢來聚餐。"睿智實業集團副總經理劉飛近日對記者說:作為漢濱區第一家復工的餐飲企業,每天的營業額沒能趕上往日的零頭。

但在他眼中這都是正常的。疫情剛剛緩解,聚餐風險太大。劉飛覺得,以前,中餐聚會是主流,一個包間,一張圓桌,除了常規地提供一雙公筷,很難做到分餐制。但這次疫情過後,我覺得顧客會更注重飲食衛生,對分餐的接受程度會更高。

實際上,"分餐"的"常規"正來源於它的必要。對於所有餐飲企業,產品都包括有形的菜品和無形的服務兩部分。"合食制"服務是一種增加就餐者間傳染疾病機率的缺陷產品。而"分餐制"既能保護消費者健康,又有利於餐飲企業完善管理制度 ,規避風險。

具體該如何推行"分餐"?安康市巴釐海餐飲董事長黃亞軍覺得,就像疫情一開始有些人也不戴口罩,被引導後會漸漸明白了必要性,大家就很自覺了,而"分餐"的關鍵就在引導。

"我們的主力店是做自助餐的,餐品旁就有公用的餐具,但顧客回到座位上會同桌共食,這時候我們就必須加強宣傳和引導。"服務人員主動引導,桌上放溫馨提示的桌牌,在潛移默化中讓顧客明白"分餐"是出於健康和安全的必要,黃亞軍認為這正是可行的方向。

同樣認為應該開闊思路的,還有安康市美味故事餐飲有限公司總經理李榮興。"復工之前,我們的管理層和普通員工都在通過線上會議統一培訓。"他知道,提前做好行業技能和服務意識的培訓,在這次"大洗牌"中多少能為自己和員工們增加些籌碼。

通過這輪考驗,市場留下更富有活力和競爭力的企業。消費者自身健康和其他需求得到進一步滿足,甚至政府在公共衛生安全保障的工作中,一部分隱患也得以排除。但李榮興相信,"分餐"只是一個開始,真正的考驗在後頭。

"疫情結束以後,大家的安全和衛生意識會有所提升,推行分餐制是水到渠成。"雖然認為分餐制只是頭一波浪,但同時,李榮興也將此看作一個啟示。"比如,除注重分餐,我們是不是應該堅決抵制野生動物流入市場?可不可以進行素菜菜式創新,引導消費者均衡健康飲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