援鄂醫生給兒子帶特產,帶回了所有人當年的噩夢


上週末,有位“夢想成真”的小學生登上了熱搜。

援鄂醫生給兒子帶特產,帶回了所有人當年的噩夢


原來,小男孩的爸爸是支援黃岡的醫護人員,父子倆在視頻聊天中,爸爸想給孩子帶點“土特產”回去,結果孩子張口就要“黃岡密卷”!這位一言九鼎的父親在離開湖北之前,果然給兒子火速安排了一整套“黃岡密卷”。保守估計,這些夠孩子做三年的。

援鄂醫生給兒子帶特產,帶回了所有人當年的噩夢


得到消息的孩子,先是驚得張大嘴巴,接著笑容逐漸凝固。

援鄂醫生給兒子帶特產,帶回了所有人當年的噩夢


援鄂醫生給兒子帶特產,帶回了所有人當年的噩夢


畢竟是見過世面,這孩子忍住了即將奪眶而出的眼淚,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勢扭轉了局勢,拍著胸脯說:“我以後會努力學習,將來做一個對社會有用的人。”

援鄂醫生給兒子帶特產,帶回了所有人當年的噩夢


果然是真·英雄好漢,網友們紛紛為男孩溢出屏幕的求生欲點贊。

援鄂醫生給兒子帶特產,帶回了所有人當年的噩夢


因為這個插曲,曾經稱霸全國書店教輔書區的“黃岡密卷”,也由此回到了大眾的視野。

援鄂醫生給兒子帶特產,帶回了所有人當年的噩夢


“黃岡密卷”牌試卷不是黃岡中學出的?“對不起,我們不熟”如今,在教輔書市場上,“黃岡出品”早已不如當年那般火爆。但你若跟90後以及更早以前的人提起黃岡,那大概是所有學子的神話(以及做不完卷的夢魘)。

援鄂醫生給兒子帶特產,帶回了所有人當年的噩夢


我們大多以為,“黃岡密卷”就是那所著名的“黃岡中學”裡流出的一些秘密試題。實際上,他們之間雖有淵源,卻並沒有直接關係。國家知識產權局下轄的《中國知識產權報》曾在期刊發的文章《“黃岡”之爭靠什麼?》中透露,《黃岡密卷》主編是華中師範大學考試研究院考試科學研究中心主任王后雄。

王后雄講課(資料圖)王后雄系湖北黃岡人,曾是黃岡縣一中的化學老師,曾被評為湖北省特級教師,並多次參加高考命題工作。多年來,他主編的黃岡系列教輔已在市面上打響品牌知名度,在競爭激烈的教輔市場中佔據重要地位。

援鄂醫生給兒子帶特產,帶回了所有人當年的噩夢


但是,其中的試題並非黃岡中學的在職老師所出,現在學校的學生不會去做《黃岡密卷》。黃岡中學的一名負責人曾闢謠,說學校在十幾年前曾經出過兩本試題集,但是他們現在早已不出教輔材料了。王后雄也為此做出回應,表示他主編的黃岡系列教輔,完全是黃岡教育方法、經驗、理念的提煉和體現,而不是借用或濫用了“黃岡”這個品牌。事實上,“黃岡密卷”這個書名早已經成功註冊為商標。所以,“黃岡密卷”實際上叫做“黃岡密卷牌”試卷,而不是黃岡中學秘密出的卷。

援鄂醫生給兒子帶特產,帶回了所有人當年的噩夢


黃岡中學=高考聖殿?“不要迷戀哥,哥只是應試教育下的傳說”湖北省黃岡中學,是無數學子的神級殿堂。在上世紀八九十年代的中國教育界,黃岡中學可謂是一枝獨秀,締造了牢不可破的神話。

援鄂醫生給兒子帶特產,帶回了所有人當年的噩夢


1977年,我國正式恢復高考制度,黃岡中學在全地區擇優選拔了23名學生組成“尖子班”。這個班當年高考成績讓人驚詫:所有學生都考進了重點大學,並囊括當年湖北省總分第一、二、三、五、六名,僅失第四名。1980年,黃岡中學再次拿到全省第一名,自此“黃岡神話”的稱號不脛而走。

援鄂醫生給兒子帶特產,帶回了所有人當年的噩夢


黃岡市是鄂東南的地級市,下轄的9個縣中有5個是國家級貧困縣,經濟發展水平排在全省的倒數幾位。這裡沒有支柱性的工業基礎,大多數人靠農業和服務業維持生計,年輕人多外出打工。黃岡中學的很多學生,都是來自貧困的農村地區。在一個極度貧困的地區,“考出去”是黃岡人對孩子最樸實而殷切的渴望。

援鄂醫生給兒子帶特產,帶回了所有人當年的噩夢


正如白巖松所說:“高考制度的恢復,不僅僅是恢復一場考試,而是多少代中國人的公平、尊嚴、夢想”。所以,黃岡中學的神話其實與如今的毛坦廠中學、衡水中學都是如出一轍的,模式無非是“學生苦讀、老師苦教、家長苦幫”。從政府部門到學校,再到每一個普通的家庭,無人不重視教育。因為對於他們來說,這所學校是寒門學子最大的希望,曾為無數人鋪開了一條通往美好生活的道路。

援鄂醫生給兒子帶特產,帶回了所有人當年的噩夢


於是,藉著應試教育的東風,秉持著知識改變命運的理念,這裡聚集了大量的優秀學生。他們為了考上好大學,卯著勁兒,強化學習、題海訓練,加上骨幹教師的猜題術、應試套路。當答題已訓練成條件反射的動作,標準答案已滾瓜爛熟到自動書寫,更多學生就得以通過高考進入名校,鑄起名校神話。又因為學校的成績優異,吸引了大批優秀又有責任心的好教師。這些龐大的高考工廠進入了一種不曾停歇的循環中。

援鄂醫生給兒子帶特產,帶回了所有人當年的噩夢


高考、奧賽和教輔資料是黃岡中學傲視群雄的三大法寶,尤其是奧賽。據廣州日報報道,2007年之前,黃岡中學獲得了11金5銀2銅共18塊國際奧賽獎牌。而那些歷屆奧賽之星的照片,依舊掛在學校的官網上,見證著當年的輝煌。

援鄂醫生給兒子帶特產,帶回了所有人當年的噩夢


就這樣,“黃岡神話”就這樣走上神壇之巔,成為當年應試教育為王的體制之下,最負盛名的高考殿堂。

援鄂醫生給兒子帶特產,帶回了所有人當年的噩夢


走下神壇的黃岡神話“我不在江湖,但江湖上仍有我的傳說”黃岡神話究竟是從什麼時候開始沒落的呢?新世紀之後,近20年湖北產生的高考狀元中,黃岡中學只佔了1個。2007年以後,再也沒有拿到過國際奧賽獎牌。隨著高考制度改革、新課標改革,高考對於教材和試卷的考查重點正在發生變化。同時,奧賽與高考保送脫鉤,讓黃岡引以為傲的一大法寶失效不少。最致命的改變是,曾經的全國統一試卷不再被許多省市地區使用,而是出臺了分省命題的政策,黃岡中學善於押題命題的最後法寶,也逐漸失去了往日的優勢。

援鄂醫生給兒子帶特產,帶回了所有人當年的噩夢


黃岡神話本身並沒有停止運轉,可是外部環境的鉅變卻逐漸導致了它的隕落。當“素質教育”的浪潮席捲全國時,這些在經濟上的極度落後與教育上的極度重視的落後地區,終於還是掉隊了。他們引以為傲的應試套路玩不轉了,如今的考場上,除了拼“閱題總數”,更要拼“閱歷深度”。

援鄂醫生給兒子帶特產,帶回了所有人當年的噩夢


貧窮地區的學校,印得起如海的試卷,卻沒有資金配齊電腦,聘請外教,給孩子看看大海以外的世界。卑微的家庭,拼命打工能給孩子攢得起一年的學費,卻沒有更多的錢讓孩子走出大山增長閱歷,建立宏大的世界觀。如果說“黃岡神話”是來自小城市敢於“逆流而上”的勇氣,曾經與之並駕齊驅的“海淀神話”,更像是給擁有優質教育資源的孩子們“錦上添花”。

援鄂醫生給兒子帶特產,帶回了所有人當年的噩夢


大城市的孩子在素質教育之外,還能擁有“黃岡質量”的應試教育——這令本就先人一步的大城大校,在高考領域更加求仁得仁。與大城市站在同一起跑線上的“黃岡式”中學,卻只能眼看著對手蹬上風火輪,遠遠地甩開自己。

援鄂醫生給兒子帶特產,帶回了所有人當年的噩夢


2004年,學校搬到了位於開發區的新校區後,由於佔地面積大,消耗了大量的財力物力,學校也因此債臺高築。很長一段時間內,黃岡中學老師的工資未見漲幅,不少老師被武漢等地的學校高薪挖走,還有不少出走珠三角、長三角等地,併成為當地的骨幹老師。同時,湖北其他中學也會物色考上黃高的優秀學生,用減免費用或貧困補助的優待方式,把優質生源帶走。

援鄂醫生給兒子帶特產,帶回了所有人當年的噩夢


這些,都是黃岡中學的財力所不能及的。另外,學校每年都會招收三四百名“擇校生”,他們只要支付一定的擇校費就能夠進校學習。水平參差不齊的學生進入黃高,稀釋了優質生源,影響了學校的高升學率。連當地老百姓都感慨:“黃岡太窮了,留不住人啊!”▼ ▼ ▼ ▼ ▼ ▼ ▼ ▼ ▼

事實上,如果單論狀元出產率,也許黃岡中學已不再神奇。但每年七八百名“一本”上線畢業生的,或許也說不上“淪落”。針對這一窘境,當地政府也曾要出臺 “振興品牌計劃”,即制定“一本上線率提高1個百分點,考取清華、北大人數突破25人”等指標,然後使用行政、財政辦法,製造神話。

援鄂醫生給兒子帶特產,帶回了所有人當年的噩夢


援鄂醫生給兒子帶特產,帶回了所有人當年的噩夢


畢竟,在“知識改變命運”的大背景下,太多寒門之子需要希望,而對於大多數人來說,高考依舊是他們唯一能靠近理想的路,因為這條路上,才能看得見比現在更加美好的人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