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企業復工按下“快捷鍵”大興破解村莊防控人員返崗難題

為企業復工按下“快捷鍵”大興破解村莊防控人員返崗難題

(圖為緩衝區)

隨著企業復工復產的步伐加快,位於大興區的北京生物醫藥產業基地的企業出現“有崗無工”現象,而大量接納企業員工的周邊村莊防控形勢依然嚴峻。企業員工的返崗需求和村莊防疫硬任務,這一矛盾怎麼破解?大興區北臧村鎮做“緩衝”,充分發揮“北臧十條”的效果,服務好企業員工返崗的“最後一公里”,確保疫情防控不鬆勁、復工復產高效化。

回京人員返崗有了“緩衝區”

李朋輝是華克醫療(北京)股份公司工程部的經理,在今年二月份,剛剛經歷了人生中最難忘的七天。2月1日出發前往武漢,到2月8日返京,他和2名同事順利完成雷神山醫院的CT室防護設施安裝,施工期間他們只睡了幾個小時。回到北京後先是在生物醫藥產業基地隔離點完成了14天的隔離,隨後他與租住地大興區北臧村鎮聯繫,住進了鎮裡安排的“緩衝區”。

“他們是真正的英雄,一定要為他們做好最周到的服務。”大興區北臧村鎮為疫情嚴重地區返京人員專門安排了居住點,醫護人員上門進行防疫指導,鎮裡工作人員送來慰問品,保證他們的正常生活起居。

北臧村鎮地處大興區西南部,由於緊靠北京生物醫藥產業基地,很多企業員工租住在周邊村莊。在嚴格落實北京市防控工作“四方責任“的同時,北臧村鎮始終把服務周邊企業放在同等重要的位置。在2月初推出服務周邊企業的“北臧十條”,規範了企業員工辦理進出村的出入證流程。截至3月12日,共為107家企業的1176名員工辦理了出入證,不僅如此,還為企業聯繫對接了多處員工集中居住的村莊公寓。

“北臧速度”讓企業吃下“定心丸”

2月11日,正是全國防疫物資供應最吃緊的時候,位於生物醫藥產業基地的北京昊碩科技有限公司緊急招募10名流水線工人。當天中午發佈招聘信息,當天下午北臧村鎮社保所就從全鎮動員了40餘名符合條件的村民前往企業面試,保障了企業按時投產。“北臧速度”讓生物醫藥產業基地的企業吃了“定心丸”。

大興區北臧村鎮社保所負責人介紹,一方面,北臧村社保主動對接企業,詳細摸排用工需求,瞭解企業穩崗和缺工情況,建立企業用工臺賬,徵集企業用工需求崗位1000餘個。另一方面,為有效減少疫情對就業形勢的負面影響,為企業與求職者建立“一對一”就業推薦服務,有針對性地開展招聘,及時為企業發佈用工需求信息,對未錄取人員開展就業跟蹤服務,幫助應聘者和企業建立勞動關係,建立就業服務跟蹤臺賬,做到“一人一冊一跟蹤”。同時,依託村級就業指導員的聯繫渠道,對有就業意願的求職者開展經常性走訪,有的放矢建立企業需求人才“儲備庫”,不定期向生物醫藥產業基地企業輸送人才。

點對點輸送 居民就業不再難

大興區北臧村鎮西大營村西慶路三巷居民閆利利這兩天特別開心,她拿到了新工作第一個月的工資。由於疫情影響她原先的企業一直無法復工,正當她在家裡為收入發愁的時候,村級就業指導員給她送來了以嶺藥業的招聘信息,並協助她辦理了健康證明。如今她和其他44名北臧村鎮居民已經在以嶺藥業上崗一個月。疫情發生以來,大興區北臧村鎮接訴即辦,解決群眾就業難題,為求職者和企業搭起橋樑,已為以嶺藥業、九州通藥業等大型企業“點對點”輸送275名求職者,實現了為企業“最後一公里”的輸送,有效緩解了企業用工緊缺和求職者找工作難的 “兩難”問題。

由於今年疫情影響,春季的企業招聘和求職者就業形勢不樂觀,為此大興區北臧村鎮摸排調查了全鎮求職者情況及全鎮140餘名高校畢業生的就業意向,已為675名有就業意願的求職者和22名高校畢業生提供了“一對一”的崗位推薦,採取短信、微信、電話等方式向每人推薦至少2個以上就業崗位,部分求職者已與企業建立聯繫,等待企業通知面試、入職。北京商報記者方彬楠(大興區委宣傳部/供圖)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