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克時艱,民主黨派為抗疫攻堅戰熱血出征

在這場新冠肺炎疫情的阻擊戰中,西馬街道江漢北路社區群眾工作隊,有兩個特別的身影,他們是兩位來自民主黨派的下沉幹部。在黨和人民需要的時候,第一時間行動起來,在不同領域盡職、奉獻,無懼出征這場沒有硝煙的戰役。

挺身請戰,衝鋒在前

“婆婆,這是您的藥”,說話的是民進武漢市委的一名機關幹部羅藝。二月下旬,他通過網絡,報名參加“武漢志願者關愛行動”,成為了江岸區西馬街江漢北路社區的一名志願者,隨後編入社區群眾工作隊,接替生病住院的網格員,承擔起第二網格的網格員工作。

每天,羅藝除了為居民團購和發放生活物資,代買藥品及生活必需品,為高齡老人家庭贈送生活物資之外,還十分關注社區內衛生條件,以及居民、下沉黨員和志願者的自身防護。

江漢北路社區所轄的小區都是老舊小區,一方面衛生條件並不好;另一方面,居民中老年人佔比較高。在抗擊疫情中,有效預防病毒傳播和感染是非常關鍵的。羅藝及時向民進武漢市委會的領導報告,得到了領導的高度關注和十分重視,多方聯繫了外地的兄弟民進會組織,終於募集到了民進深圳市委會捐贈的一批酒精噴霧。

沒有耽擱,羅毅馬上將這批物資運送到裡江漢北路社區,社區的領導十分感動,立即組織將這批物資分發到小區居民、下沉黨員幹部和志願者手中。羅藝說:“將抗疫物資用在最需要的地方,更好地助力我們的城市贏得這場疫情防控阻擊戰的最終勝利!”

發揮優勢,服務民生

疫情期間,每次下樓取回團購的石材,絕對是“宅”在家中的居民最驚險有刺激的事情。面對取回的有限品種和有限數量的食材,如何實現“色香味意形”的完美呈現,也成了掌勺人思考最多的事。

武漢市第一商業學校餐飲旅遊專業部副主任常福曾是一名民革成員,作為非遺傳承人和“大城工匠”,常福曾發揮烹飪專長,化身網絡“播主”,開設“每日一菜”在線課堂,通過網絡視頻手把手教社區居民把常見的禽肉蛋蔬菜,做成美味佳繞,為艱辛的抗疫生活注入暖暖的“柴火溫情”。

常福曾說:“疫情期間,老百姓們越發要吃得好、吃得健康,加上美食帶來的愉悅心情,才能更好地抵禦病毒”。考慮到疫情期間食材數量和品種有限,“每日一菜”選取的菜譜,都是比較大眾的,居民們可以通過社區團購獲得。常大師還說:“堅持學下來,10天將能學會做一桌不重樣的家宴菜。”

“快看啊,今天的做菜視頻發了!”每天,“每日一菜”的視頻海報一經發布,微鄰里的群裡就會熱鬧起來:“看到大師做菜,嘴巴就流涎”,“那你趕快去做撒”,“太好了,今天晚上就做這個菜”……“其實,通過網絡,我們的‘每日一菜’可以走出江北社區,惠及更多的居民”,常福曾介紹:“後期根據實際情況,我們還將增加西餐、麵點等視頻,讓市民“宅”家的生活有滋有味。”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