軟路由VS高性能路由,該怎麼選擇?

當了皇帝又想成仙


在這裡介紹的兩個基於軟件的路由器相比,思科的產品是“基於硬件”的想法有點誤導。思科的路由器包含電源,內部總線,內存(主),存儲(閃存),處理器和操作系統,就像任何PC一樣。它們還具有專用的網卡(包含在“模塊”中),能夠處理幾乎所有可以想象的連接。

簡而言之,思科的硬件不過是帶有模塊化插件的專用計算機。主要區別在於,思科的操作系統(稱為“ IOS”)包括路由軟件,而我們評測的軟路由器產品則在Windows系列操作系統上運行。結果是,思科路由器的各個子系統之間的兼容性問題幾乎不存在。以下是一些其他方面的比較。

成本

思科路由器相對比較小貴,流行於中小型企業,這取決於子網的數量和吞吐量支持,上行鏈路的類型和速度,安全選項以及您是否需要語音支持。讓我們以當今使用的一種更常見的路由器-Cisco 4500-M為例。它的吞吐能力類似於我們測試的系統。4500-M支持一個155M位/秒的ATM OC-3模塊,兩個T-1端口,最高支持2.048M位/秒和16個128K位/秒的低速端口。800 MHz的PC可以處理這麼多的帶寬,這不足為奇。儘管4500-M的組件經過優化可僅做一件事-路由-但其精簡指令集計算處理器僅為100 MHz,其主內存最高可容納32M字節。

當然,成本不是全部,思科路由的性能也不錯。4500-M與同等配置的軟件/ PC產品相比,具有許多優勢,包括更多內置的LAN和WAN協議,優化的WAN服務以及集中安裝和管理互聯網絡基礎結構的能力。此外,與在Windows上作為應用程序或服務運行的產品相比,使用Cisco或其他主流路由器產品的正常運行時間等級更高。它仍然比我們審查的任何一個軟路由器(包括服務器硬件)貴不少,而且還不包括租用經Cisco認證的安裝程序的服務。

產品位置

Tiny Software的WinRoute Pro更適合放在複雜機構,而Vicomsoft的Internet網關更適合公司辦公室,特別是因為它可以處理複雜機構甚至撥號用戶的多重連接(通過彙總的遠程-訪問服務器)。一些公司開始按照其特定的安全要求來處理其工作組,並將其置於諸如此類的基於軟件的網絡地址轉換(NAT)路由器之後。

兩種產品都可以滿足擁有5,000名或更多用戶的大型公司的需求嗎?許多這樣的公司通常只用一條或兩條T-1線連接到Internet,而帶寬不到5M比特/秒。兩種產品在高速PC上的吞吐量都可以達到其六倍。但是,如果使用DHCP,Internet Gateway會將自己限制為1,024個用戶,並且如果有幾十個人使用,WinRoute Pro的電子郵件服務將增加大量開銷。您是否會在如此龐大和多樣化的環境中使用這些產品,將完全取決於您當前和將來的互聯網絡需求。大多數此類公司將需要思科高端路由器產品線提供的功能大大多樣化。

可靠性

如果您將這些產品安裝在乾淨的系統上,具有最新的Service Pack和安全補丁,並且不加載任何其他軟件並啟用NAT,則它們的安全性與Cisco提供的產品一樣安全。“死亡藍屏”是一種現象,通常與尖端的視頻卡(及其新編寫的驅動程序)或錯誤的網卡驅動程序有關。

儘管NAT最初是為IP整合和保護而設計的,但它不是在操作系統內部運行,而是將其自身安裝在硬件層和IP堆棧之間,因此可以不受限制地訪問和控制所有數據包,然後再對其進行處理。任何傷害。結果是提高了安全性。NAT是Internet網關和WinRoute Pro不可或缺的組成部分,而Cisco在其IOS中使用NAT並在IOS 12.0版及更高版本中具有完整的NAT功能。兩種實現都遵循RFC 1631,該協議詳細描述了IP NAT。

思科在NAT的實現方面具有很深的互聯網工作經驗,因為它不僅可以從內部隱藏內部用戶的IP地址,而且還可以從內部隱藏內部源地址的IP地址,這很好。使潛在的惡意員工隱藏關鍵網絡工作資源的方法。

如果您想將壞蛋排除在網絡之外,那麼就安全級別而言,兩者之間確實沒有任何區別。甚至Cisco在PIX中對NAT的使用也與在IOS中的使用基本相同。儘管如此,思科的路由器在抵禦拒絕服務攻擊方面仍表現出明顯的優勢,這主要是因為思科的IOS既是操作系統,也是集成在一個軟件包中的路由/安全軟件。這不僅比Windows更緊湊,更簡單,而且趨向於更快,並且只要思科得知一種新型攻擊就可以快速更新-就像賽門鐵克可以更新其病毒定義文件一樣每月一次。與Windows相比,Cisco的方法更簡潔,更簡單,並且往往要快得多。


大魔王Hacker


推薦軟路由,一個小主機裝愛快,弄個路由器當ap

在掛一個玩客雲做下載器,裝點小電影啥的、可以自動備份自己手機的照片和視頻等

圖片有點亂湊活看看

總價玩客雲65(絕育老母雞)➕小主機170(愛快系統)+斐訊k2做AP➕交換機68



pppgus


針對每一個問答都本著絕不大膽胡說,只管小心求證的態度,瘋評科技來解答您的提問。


軟路由和高性能路由怎麼選擇,確實是個難題,如果我們仔細分析下就知道,軟路由就是軟件功能多來彌補硬件處理能力差的問題,達到優化網絡的目的;同樣的,高性能路由則是用硬件處理能力強來彌補軟件功能少的缺憾,保持網絡的穩定可靠。下面不妨來仔細分析下。


軟路由的多功能性

所謂軟路由就是可以自由組裝硬件和路由操作系統的一種說法。既然可以自由組裝,很顯然,硬件兼容性和穩定性無法得到保證,路由操作系統可以隨意流轉,說明其內置的算法處理能力不強。換句通俗話語來說,就是以多來取勝。

我們來看看上圖中軟路由的功能界面,幾乎是市面上所有的主流技術都涉及到了,看起來真的挺厲害的。

也正因為這樣的原因,個人也曾經在運營小區寬帶時用過,當時最主要是看中了其多撥的功能,也就是將一條寬帶進行多次撥號,相當於有多條寬帶,然後利用其獨有的PCC或NTH多線負載均衡技術,將內部所有流量平均分攤到幾條寬帶上。通過購買主板+I7的cpu和強力英特爾網卡,有一陣還用的真挺好的,但當流量較高時,其處理連接數能力不行,各種無法找到原因的故障,令人鬱悶不已。

不過在辦公室用的上網用軟路由,效果還是可以的,幾年來沒出過什麼故障。

它還有一個好用的功能就是用來當做各種撥號客戶端或服務器,設置應用非常方便。


軟路由總體給我的感覺就是處理較小的數據能力,其靈活多變的功能值得推薦,但在重要場景上則顯得穩定性不足。


高性能路由的單一性

高性能路由器往往有強勁的數據處理能力,在交換容量,轉發性能,單板能力上強悍,在處理大的數據時很穩定,能保證業務的可靠運行。

正因為強大的功能,使其單一性凸顯,無法同時處理更多的業務需求,這也成了一個短板。

因此,這類設備在一般場景難以見到,殺雞焉能用牛刀呢,骨幹網上才需要用到這種高性能的路由的。


如何輕鬆讓寬帶物盡其用?

對於家庭和企業來說,既希望能保持網絡通暢,完美髮揮寬帶作用,又能做到少花錢,節約成本是很重要的,那麼以較小代價讓寬帶物盡其用就是必需的。


對於家庭和小企業來說,價美物廉的軟路由還是值得推薦的,儘管其操作似乎沒那麼傻瓜式,但是隻要有一定的網絡基礎,學習這個其實並不難,在一次設定後,後期也基本不用動了,頂多做做微調,可以讓人安心的。


對於大企業或運營寬帶產品的公司來說,軟路由還是不要用了,節約了成本,會增加故障率,降低使用體驗,使用高性能的路由才是首選,比較穩定大於一切的。


想要傻瓜式暢遊互聯網並不難,只要用心去了解這些產品,用對了地方,選擇也就順理成章了。網絡規模較小的場景以靈活性優先,用軟路由,規模較大的以穩定優先,選擇高性能路由器。


瘋評科技


一個高具性價比的推薦、去轉轉或者拼夕夕買改好閃存和散熱的斐訊k3、梅林固件、自用穩的一匹!




YAMAHA灬


軟路由可玩性高,性價比優秀,需要花一定時間來學習配置,高性能品牌路由由廠家硬件軟件統一生產,對新手來說配置入門簡單,出廠前經過嚴格測試運行較穩定並且支持APP管理。若你愛好DIY,軟路由是不錯的選擇,若你只是單純想有個高速穩定的網絡環境,高性能路由器是你最佳的選擇。

高性能路由器怎麼挑選?

目前市場上出貨量最大的家用無線路由器價位基本在百元左右,這個價位的無線路由器性能是比較弱的,基本上家用無線路由器產品要求高性能,建議購買千元價位的無線路由器產品,比如華碩的RT-AC86U,或者LINKSYS MR9000X。

那麼不懂技術的用戶挑選家用高性能無線路由器需要側重哪些參數呢?

①路由器處理器採用四核處理器(最好是高通的)

②路由器內存容量512M為參照標準

③支持4x4 MIMO

④支持MU-MIMO

⑤標備高增益天線

基本上按照上述參數對比,就可以挑選到比較合適的家用高性能無線路由器產品。

市場上流行的軟路由產品

市場上比較流行並且穩定性較好的軟路由產品有極路由,愛快,高格,海蜘蛛等。但是軟路由產品基本不帶WIFI模塊,需要另外添加,對於家庭用戶來講需要一定的調試能力。

基本上上述幾款軟路由產品都已經比較穩定了,且大部分都有免費版,對於動手能力強願意學習的人來說是比較好的選擇。推薦家庭用戶使用愛快或極路由,這裡給大家簡單介紹一下軟路由的優勢功能。

①上網行為管理功能。

②上網記錄和統計功能。

③ 支持用戶自定義擴展多種插件。

④支持NAS。

⑤路由性能較強。

總的來說,雖然軟路由具備一定的優勢,但畢竟軟路由屬於小眾化產品,適合對這一塊感興趣願意自己動手DIY的朋友,選擇一款高性能的品牌路由器對於普通家庭用戶來說更適用、省心。

以上僅個人淺見,歡迎指正探討,如果你喜歡我的回答,請點贊,謝謝!


電腦優分享


說下我的個人觀點:軟路由甚至比高端的硬路由要好。1.軟路由硬件功能就在於解碼加密之類的,wifi功能基本不用,術業有專攻。2.軟路由系統開放,言下之意,你可以高階玩法。我現在的配置:光貓負責轉換信號,軟路由負責撥號,后街交換機,再接ap面板。電信1000M測速下行1050M左右。直接用光貓撥號下行900M封頂,用交換機撥號800M封頂。


喝雪碧的技術


我都有,都用過,這兩個如在以前,我支持硬路由,因為簡單,方便,軟路由的缺點,線多,(光貓,軟路由,交換機,無線ap,需要多少網線,不好看)費電,佔地,而現在我支持軟路由,因為wifi6,我買了個tp的便宜wifi6做ap,很簡單很便宜的用到了,比每個千元的wifi值多了,而且說不定以後會有wifi7


淺吟的唱


軟路由和高性能路由器怎麼選,主要看需求。什麼樣的需求,決定了什麼樣的方案,方案決定了採用什麼樣的設備。

 

比如說,我們使用的場景,需要很多組播應用,那麼這種場景,高性能路由器肯定是首選。再比如說,我們應用的場景,路由信息很多,需要存儲的表項很多,那麼選擇高速路由就很有必要。

 

相反,如果我們需求側重於部署和遷移方便,後期維護、擴展等需求明顯,並且性能需求沒有那麼明顯,關鍵成本要求又恨突出,那麼軟件路由就比較有優勢

 

為什麼有這樣的區別呢?

高性能路由器,主要是裡面使用了很多硬件協處理器。比如高性能的轉發芯片,高性能高容量的查找表項、高性能高吞吐量的交換網絡。

 

比如查表協處理器,這些在商業路由器上必須用到的,所有的網絡設備處理成千上萬的報文,每個報文都需要查表,根據表項轉發,丟棄,修改,上報等,表項查找的快慢,表項的大小,這些直接影響轉發性能,所以這些表項,在商業路由器中,都是硬件查找協助處理,可不要小看這些協處理器,每一個報文,從進入網絡設備,到出網路設備,少則十多張表項要查詢,多則而是多個表項要查詢,入口統計表,入口acl表,入口流策略表,入口端口鏡像表,入口黑名單表,路由表,mac表,NAT表,隧道表,組播表,交換網qos隊列表,出口鏡像表,出口策略表,出口統計表,等等等等,這些只是我幾年前開發經驗,隨機說出的幾個,事實上,需要查詢的表項多到您茫然。所有的這些表,軟路由查找的表,無法和商業芯片比擬的。

 

另外,還有一個重要的部分,商業路由器,中間有一個核心部分,交換網。

這個軟件路由器根本無法做,這個交換網是多有硬件隊列組成,可以調度各種流,對各種流做qos,對各種流做組播複製。我們知道,軟件最怕的就是複製拷貝,因為要頻繁訪問IO,而在商業路由器上,這些性能消耗大的處理,依靠交換網完成。如果你維護過軟體網絡設備,你會感覺到,如果啟動組播或者配置qos,軟體網絡性能就上不來了,這些都是軟件本身的限制導致的,

 

綜上所述,選什麼樣的網絡設備,取決於網絡方案,而網路方案取決於應用需求。即,我們拿網絡做什麼?能滿足需求的條件下,結合可維護性,經濟性多方面選擇。

 

 

 


紫金大課堂


對於路由器的選擇,我個人觀點是看個人需求和預算。

問題1:軟路由還是硬路由?

答:如果不需要軟路由特有功能的情況下。選擇硬路由。

問題2:如何傻瓜式跑滿帶寬?

答:對於200M及以下寬帶:超五類或更高規格網線和千兆網口的路由器。對於200M至500M寬帶:超五類及以上規格網線和千兆網口且無線速率1900及以上路由器。500M至1G寬帶:六類及以上規格網線,千兆以上網口路由器。

特別注意:網絡面板和水晶頭規格不應低於網線規格。任何時候都是一分價錢一分貨。


監門衛瘋子


\n

{!-- PGC_VIDEO:{"thumb_height": 360, "vposter": "http://p0.pstatp.com/origin/tos-cn-i-0022/10d375ade7f74b95b83485a87512aeb7\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