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宋滅亡與對手強大有關係嗎?為什麼說崖山一戰被滅的是文化精華?

大馬哈魚12


宋之亡,根本原因是宋朝太文弱,宋朝軍隊是敗仗專業戶,只要有對手就可能滅亡,不管對手強大不強大。

當然,元軍強大也是原因之一。一支能橫掃亞歐大陸的無敵之師,要滅南宋只是時間問題。當年元蒙建立了世界上最強大的軍隊,它的強大在於它的作戰樣式有別於各族,在當時可以說是最先進的戰法。每有交戰,必以重裝騎兵開路,遇敵時重騎兵兩翼分開,輕騎兵中央突出,一陣弓箭滅敵於二十步之外。別人的刀槍只有在數步之內才能格鬥,也就是說一般軍隊還來不及出手就被滅了。輕騎一出即退,等敵方攻來又由重騎兵擋住。他們就憑這種戰法橫掃天下所向披靡。

而反觀宋軍,歷來將帥不得自專,敵人進攻了擺什麼樣的陣法防禦都要報呈御批,焉有不敗之理?別說南宋,就是北宋,楊家將也死的冤,老潘家被人罵得冤,實際都是御批制惹的禍,戰場情況瞬息萬變而戰將不能臨機決斷,貽誤戰機自速其亡。

說崖山一戰被滅的是文化精華,那是因為宋朝重文采而元朝重武輕文,南宋君臣是當時的文化精英。南宋被滅後,元蒙無文,元朝歷代蒙古王公貴族,能與漢族文人比肩的只有薩都剌一人。皇帝都不識漢字,各級官員自然上行下效,以武這榮,以文為恥,造成元蒙一朝人有民間文化,缺少官方文化。


深圳鄭海洲


公元1279年,南宋被元朝軍隊打敗,盛極一時的大宋王朝就此結束了。宋朝失敗後,左丞相陸秀夫投海自盡,楊太妃也以身殉國,喪命大海。可以說,此戰堪稱中國史上最慘烈的亡國之戰。今天,就給大家解讀關於導致南宋滅亡的關鍵性戰役,至今仍困擾著大家的三個疑問。

第一,南宋的領導為什麼會選擇,將所有的軍隊都集中在崖山以此來和元軍開展對抗?因為崖山的地理位置並不是很好,按照宋軍以往的慣例,他們都會選擇崖山以南的一個海域駐守軍隊,利用海島來和元軍對戰。

然而,在宋朝滅亡的關鍵性一戰中,宋軍選擇駐紮崖山,崖山的方向和元軍追擊的方向剛好相同,相當於宋軍朝元軍自投羅網。再加上宋軍在崖山作戰的方向剛好逆風,給戰鬥增加了不少阻力,因此許多人不理解宋軍選擇崖山作戰的目的。

有人說,可能是宋軍已經看清了形勢,知道孱弱的宋軍內部力量無法對抗強大強悍的蒙古元軍,出於鄉土情節的緣故,將作戰大軍從海域轉到了陸地。

第二,元宋作戰,宋朝擁有20萬的兵力,而元軍只有區區2萬。相差如此巨大的實力,是什麼因素導致了宋軍的失敗呢?而且元宋之間的那場戰役是在海邊,蒙古人擅長騎射,在海域,他們的騎兵優勢根本無法充分地發揮,按理說宋軍在陸戰方便比較佔優勢,然而為何最後還是敗在了元軍手裡?

有人說,元宋軍隊不僅數量上差距甚遠,在軍隊士氣和軍隊內部人員構成上也相差天壤之別。別看宋軍有20萬人,但是這些人都是各地的勤王軍隊中東拼西湊的組成的。

而且在元軍的追擊下,宋軍屢戰屢敗,士氣低落,作戰時根本沒有統一性。而元軍雖然人少,但是一路高歌猛進,屢戰屢勝,越戰越勇,和宋軍作戰時士氣高漲,眾志成城。由此可見,這一點可能是宋軍失敗的關鍵性因素。

第三,當時的南宋軍隊將領張世傑指揮方法上有些讓人看不懂,南宋的水師力量很龐大,但是他卻決定讓所有人在海港之中待戰,狹小擁擠的海面讓人數眾多的宋軍顯得十分擁擠,最大的作戰潛能也無法充分發揮,張世傑為何這麼做呢?崖山海戰到底是一個什麼樣的經過?

當時元軍兵臨山下,張世傑借用了三國曹軍“赤壁大戰”的作戰策略。他先將數百艘戰艦連在一起,然後讓南宋末代皇帝的船位於最中間。元軍將領張弘範建議使用火攻,可以將宋軍的連環船燒個精光,但是有人提出反對意見,火攻極大可能會造成宋軍趁亂逃跑,很難一舉殲滅。

既然火攻行不通,張弘範開始另闢蹊徑。張弘範先派一支隊伍正面進攻宋軍,引開敵人的注意力後,他悄悄帶著一支精兵隊伍俯身在甲板上靠近宋軍的船隻。一聲號令,這支精兵隊伍就攻破了宋軍七八艘戰船。眼看形勢不對,張世傑立刻斬斷繩索進行突圍。



靜一號普洱茶


南宋之亡非亡於趙昺,亡於高宗,實亡於太祖,始亡於石敬瑭。公元936年,石敬瑭割讓燕雲十六州於契丹。從此,中原農耕民族失去了對抗北方遊牧民族的最堅實的一道防線。北宋年間,無論是遼或者是金,鐵蹄洶洶,在平坦的河北平原來去如風,肆無忌憚。後來西夏的崛起更讓北宋政府失去了騎兵寶貴戰馬最後的來源之地,也丟失了冷兵器現戰場上最厲害的機動兵種。所以兩宋之間,一直以步兵對抗騎兵,勝不能追,敗不能走,整個軍事力量的優勢完全傾向於遊牧名族。太祖得國不正,極具手下大將重蹈黃袍加身之故事。於是杯酒釋兵權,重文抑武之制度的形成也成了北宋政府冗官冗兵現象。這種現象給北宋政府帶來了沉重的財政壓力。內部消耗巨大的同時由於軍事上的毫無建樹,不得不採用歲幣等手段迎合遊牧民族,更造成了經濟上的崩潰。高宗繼位,私心甚重,殺岳飛父子及張憲等大將。戰略戰術上出現重大失誤。雖有海上貿易與江南水鄉糧食的高產勉力維持,但其統治已羸弱不堪。無有蒙古與女真人的連年大戰,或金或蒙早已馬踏江南,那來南宋偏安一百餘年的局面。再者,無論是盟金抗遼還是聯蒙擊金都是南宋政府政治和軍事上嚴重短視的愚蠢作為,進一步為南宋政府的覆滅埋下禍根。崖山之戰只是南宋迴光返照,也是漢民族最後悲慘壯烈的尊嚴之戰。陸秀夫背幼帝投海,十幾萬文人自盡,華夏民族被蒙古黑暗統治的時代到來。雖有幾位包括忽必烈在內的蒙古皇帝也醉心漢文化的薰陶,但不可否認在那個歷史時期,漢文化遭到嚴重的摧殘。孔聖門徒有骨氣的為南宋盡忠,更多的無良酸儒甘做元庭走狗,何能為漢文化帶來繼承和發展。崖山之後無中華,史書斑斑誠不欺人也!



我們需要真情


南宋最大的對手從表面上看是北方外族,但實際上還是朝廷內部的腐朽造成的。


山霖其李


主要是對方的強大,其次是南宋自身的腐敗。


漳水源汪玉平


那以色列為什麼不滅了敘利亞呀?


手機用戶60747532937


是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